幸临南昌,千年洪都,滕王阁楼,傲立江渚。一篇滕王阁序承载了千年不衰的人文雅兴,名扬垂青,流芳百世,虽经历史的沉浮更迭,多次在兵燹与新建之间徘徊复兴,如今它依然展示着熠熠魅力让世人诚服,一座集现代科技的滕王阁楼矗立在赣江岸边供游人消遣欣赏。
两次途径南昌,我都做了匆匆的过客,未能顾及这美景名楼,这次横心寄宿一晚,不能再与滕王阁失之交臂。在八一广场下了机场专线大巴,热心的“的姐”载着穿行在去滕王阁方向的路上,一会出租车就停靠在滕王阁旁的“多轮多宾馆”门前,住宿登记时又好言讨要了一间濒临赣江倚窗可望滕王阁的1223房间,下榻周到的服务设施让人体会到“宾至如归”内在含义。它带给人一份温馨,一份藏匿心灵深处淡淡的惬意。
翌日,晨曦初露,凭栏一览赣江波涛滚滚,红谷滩上牧牛低头嚼草,绿翠掩映的滕王阁生气勃勃,朝霞沐浴下鎏金灿烂,流古千载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可遥望起伏的西山朦胧隐隐约约,南浦云烟氤氲,近可伸臂触摸阁楼飞檐翘角;低头滔滔奔流的赣江悠悠流畅就在脚下,北望宏伟的八一大桥宛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东西两岸。
南昌的天气,多数是雾蒙蒙,雨淅沥,晴朗的天空游客实难相遇,所幸即日晴空碧云,揣着虔诚的心境游览滕王阁寻觅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靓景。
王勃用他的绝言妙笔摹绘一幅晚霞的艳丽景观天下无极,迁就了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故郡得以蜚声名扬。
清早,参观滕王阁游客就已人流涌动,阁院里的景观目不暇接,层层都有动人的故事传说,那传说犹如拨动琴弦的玉指,散发的韵律使游人产生禅悟幻觉,也许我来的不是时候。连日天气晴朗,江面滔滔的江水似乎缺少往日的沄沄之势,温柔平静。但却能欣赏到鱼儿轻盈绝妙的蹦跳靓影,这场景,使人自然想起了奥运体坛健儿花样游泳,她们的绝技和鱼儿完全可以媲美。
波光粼粼的赣江只有逆流运输沙石的航船,我苦苦在搜寻那一叶舟楫,睁大眼睛寻觅那孤鹜凫游的踪影,或者展翅翾翾的鷁鸟。假如此时飞来一只海鸥我也会惊呼狂欢,也许海鸥能替代孤鹜的精灵了却我荡漾期待的心扉,真切目睹王勃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景观。
漫步到六楼我依然找不到才子笔锋中旷世的景色描摹。但是,身在阁顶,登峰造极,头顶苍天,尚可揽月,炎热酷暑,凉风习习,远眺那绵绵的西山,虽说算不上崔嵬,如果绝少它的点缀,古人的绝言妙画将无法下笔,它好比婷婷婀娜的少女委婉清幽,自古山水相依,树鸟相栖,鱼水相融。观景实则有其二:一则实物景观;二则意会景观。意会的景观只能禅悟心领神会了。
还有那一幅挥洒酣杨,工笔重彩“百蝶图”的蝶影画境不知道何年出现?也许李元婴昔日盖世丹青杰作蝶飞奇观永远沉湎。
滕王阁当今建筑虽然高耸如云,气势轩昂,超越了历代的修葺、新建。但是它的复建已经失去原有的风味和艺术魅力,更让人遗憾的是缺少原有或近乎原有历史的痕迹(姑且我之所见)。
千年的流转岁月,沧桑的巨变耕耘。西山侧立如屏,青翠欲滴,南浦水气旖旎无缘瞻观,唯有静卧的西山沉寂亘古不变,用凝重的身姿装点洪都这块富有传奇色彩的江山,依然深邃、神奇、静美……
夕阳如曦,晚霞镀金。游人挪步,惋惜驻留。千年的人文景观恐难再现,历史的画卷已经成为尘烟飘渺飞逝,奉献给游人的只是印记在心里久久的感叹……
傍晚倚窗,缕缕凉风,灯火璀璨,喧嚷城市悄然进入夜静人稀酣眠时辰。望着望着,鉴古感怀那屈原、徐孺子、苏云卿……儒士豪杰英灵奇迹般的显现,这滔滔的江水不知带走了多少英雄豪杰壮举悲愤的泪水?不知洗涤卷走了多少污泥浊水?不知净化了多少人们贪婪的心灵?才有历代滕王阁延续盛不衰歇的恢宏,幂幂之国王勃或李元婴感激涕零,一个筑阁,一个歌颂。不然,曾经已经健忘的名字为甚么屡屡从新聊起。
窗外滕王阁旁歌舞厅悠扬的旋律伴奏,彷佛滕王阁六楼那翩翩起舞的舞姿在旋转,婉转的曲子让人飘摇欲坠,古筝音韵的铿然有声,把人们瞬间带到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奢靡风驰意境,介乎清净的心绪又燃起了愤恨的抗争。
这楼阁,经历千年演绎了多少人间悲合?
这楼阁,歌舞升腾,凑出多少了薄如蝉翅的靡靡音符?
这楼阁,歌功颂德宣扬了多少暴君仁义礼智信;
这楼阁,糟践了多少民间艺术雏鹰为己享用;
这楼阁,达官贵人或戏曲圣祖汤显祖“牡丹亭”一夜成名;
这阁楼,临风把酒,赋诗叙怀,文采飞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这阁楼……一般的名流人文骚客神灵,都无法撞击我心中那份圣洁的鸣钟。望着这楼阁不免想起白天瞻仰徐亭、苏居那牵绊人心的情境,坦然撩拨我心扉的唯有那安邦济民,清廉扶正,居安思危,安于贫困的徐孺子、苏云卿是人民世代敬仰的楷模精英。眼随心移,定格的目标痴痴凝望着徐亭、苏居方位。
“拜谒徐亭仰高风,苏云卿居访古人”,徐亭的西湖虽小,藏掖的懿德精髓,然滔滔赣江之水难以覆载;徐亭固然不高,就像一叶孤舟飘荡浩瀚的大海,可它的懿范直穿云霄,堪比滕王阁那寰宇瞩目的奇景辉煌。徐孺子是当时有名的节操高尚之儒士,被人称为“南州高士,《后汉书》中有其传,他出身贫寒,知识渊源,汉桓帝亲自派人备厚,他也拒绝出仕为官。他不苟且偷生随波逐流,只是按自己的生活信条,亲自耕作,甘于清贫,布衣简食,淡薄以明志,言传以身教。高风以亮节,平心以安逸。西湖之水虽然有限,可它汇集了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懿德人民代代怀念;徐亭虽然不大,可它囊括了世代民族气节精华相依流传!
苏公圃虽不起眼,一泓碧水环绕的一个小诸州而已,苏圃春菜更是平凡,正是这平凡中孕育着不平凡的人物。苏云卿自南宋隐居以来,依然潜心静读,自耕自织,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不愿出仕为官,后来,为躲避官府的纠缠,悄悄逃走了,不知所终。然以,苏圃不大,那春菜收获的菜籽遍撒华夏,把精神文明的种子传递万家;那苏堤的小桥虽说玲珑,并不耀眼,可它架起的是一道铮铮民族精英的七色彩虹,让正义驱散邪恶,让光明闪光炫耀;苏堤上的杨柳成荫,看似淡漠并不扎眼,可它纤细袅娜的柳枝,摇曳吹拂沁心肺腑的春风,催化感动人们善良的心灵;苏公圃的花朵枝繁叶茂,信手采撷一枚花朵,都会散发郁金香浓芬芳,一个苏圃,凝集成为一个巨大的天然气囊慢慢释放那醉人的芳香……“徐苏懿德”。
月光的皓洁,远处西山的夜幕朦胧让我眷恋,它宛如万里长城蜿蜒的一座夜景深邃,凝重,望着它,觉得那里也许是飘渺的仙境,似乎山神送来了灵动,在这寂静的夜晚或许是最佳的排解净化时刻,想着世事炎凉,人情淡漠,官风败坏,遏制不止,唯我微薄的民力岂能扭转风气的羁绊,摒弃一切杂念,心境空明,心空一碧万顷,尘埃不染。徐亭、苏圃的瞻仰就是中华民族教育的楷模典范,亦是启迪我们效仿,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地方别去馋铲;束缚住不该伸出的手就别贪婪;系牢心里的系带,不该腿跨越的地方别再乱串。天下虽大,滴水汇集长江,个人家庭影响民风国安。
《滕王阁》过多的传奇故事人物我无精力一一去拜谒,独有缅怀衷心耿耿民族事业安危的人文雅士。古人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徐、苏二公视官爵如草芥,视金钱如粪土的亮节得以流传秉承,正是王勃的滕王阁高调吟唱,引荐来了许多的人文骚客舞笔弄墨光临南昌,来而不游非礼也!因它,我们记忆犹新追念,因它,我们访古寻宗,“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徐苏的精神就像那西山不变奕奕青青,其名永驻,其声永留!
愿我们的人生就像那洪都的芸芸众生为民肝脑涂地,千古留传,永不褪色,甘做一滴水默默注入滔滔的赣江奔流不息……
-全文完-
▷ 进入庆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