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闰土后传曹光雄

发表于-2009年06月28日 晚上9:48评论-0条

邱中海与沈义平是从小学到初中的同班同学。要不是沈义平曾两次救过邱中海,那邱中海是无论如何活不到今天,更没有今天的荣华富贵了。

头次,他俩还在读五年级时,一天中午,邱中海硬拉着沈义平偷着下河游泳。游着,游着,邱中海脚抽筋,沉到河底呼哧呼哧地连呛了几口水,眼看就要被河神掳去的危急时刻,是沈义平一个猛子扎下去,犹如海豚灵活又有劲地将他托出水面,划到岸边。总算留着一口气,把腹腔和肺部的水给吐了出来。

又有一回,是上初中时学校组织下乡支农。那天,又是邱中海拉着沈义平离开群体去摘杨梅,他滑倒在石崖下,下面是深谷,邱中海一手死攥住的那棵小树的浅根就要松动,立刻就会坠落粉身碎骨。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沈义平眼明手快地将邱中海拖住,奋力将他救了上来。

后来,邱中海升了高中,却没有考取大学,便参加工作,到县政府一个局的股里当了一个小干部。而沈义平却从农校中专毕业后,回到农村老家农技站当了个小农技员。

再以后,这俩人的命运就天差地别了。邱中海从股员到股长,再到局长,不久就又升任了副县长。而沈义平却在原地只迈进了一小步,当了个农技站长。俩人的家庭随之也悬殊很 大:邱中海娶了一个大专毕业生的老婆,在县建筑设计院工作。他俩口子的工资收入,加上外快,在县城自然算是上等的了;沈义平呢,娶了一个农妇为妻,成了农村人口的“半边户”,沈父长年卧病在床,妻子身体也不好,不能干重活。农忙时,他还得充当责任田的主要劳动力,家里收入全靠他那点死工资。

老天爷常常也有不公道的时候,他将人世间的事,分成了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邱中海便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沈义平则是处在恶性循环之列了。

那天,邱中海接到市委组织部通知,决定他参加市委党校党政干部大专函授班学习,并发来了《马克思主义基础》、《语文》、《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学》、《哲学》等函授课本,说是学习两年,以自学为主,每年搞三至四次面授讲课,每半年一次开卷考试,即从书上找答案抄就是。学费以干部培训名目由财政支出。

邱的妻子见他大专函授学习如此轻松,既不花钱,又不动脑子,便颇有感触地说:

“你们当官的什么都好办,这明摆着是送大专文凭给你的。我们进正规大学,得凭全国统一高考录取分数线入学,门门功课严格考试过关,毕业前还要实习,实习之后还得进行论文答辩。那真像是制造‘红旗’牌轿车那样,是靠手工一锤子一锤子地敲打出来的。你们倒好,不进大学校门,照常工作,照常游山逛水,自己不但不交学费,还照常拿工资。想不到当年你大学都考不起,如今上头竟把大学文凭送上门来。要说起来,还真有点不公平!”

邱中海笑嘻嘻地说:

“要不,怎么会谁都想当官呢!说到交学费嘛,我在工作中为公家争来项目,招了商引了资,所创造的价值,这不比学费多得多呀!再说呢,我的上级包括上级的上级,每年到我这来检查工作,哪次我薄待了他们?这个‘学费’交的,就是清华、北大也没有这么昂贵呀!虽然我花的是公家的钱,但这个钱也是我掌管批的字呀,也要我舍得孝敬他们呀!”

就这样,邱中海轻松地拿到了大专文凭,之后不久就升任了县委副书记、县长。后来又照例参加省委党校党政干部本科班学习。这回虽然是人到校全日制地学了两年,但也是等于自由自在地休养了两年。学习嘛,那当然是走了一下过场,但借此机会搞个人的事,那确是非常认真的。一是他有充分的时间,到省委、省府各厅走动,更加密切了关系。不等毕业,就谋到了升任副市长的官位;二是为自己的孩子上省重点大学本科的问题也联系解决了。

一日,邱中海对妻子平心而论自嘲地说:

“说来可笑,我又是大专,又是本科,将来说不定还会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其实我学到了多少东西?与你们上正规大学比,连皮毛都没学到,这我心里还不清楚呀?!但是我到了这个位置,上头不照顾也得照顾,因为这关系到他们配备什么素质的班子!你讲‘挂羊头卖狗肉’也好,说‘打肿脸充胖子’也好,反正这都是形势的需要啊!”

至于沈义平则惨了,他的两个孩子,一个读到高中,一个读到初中,因为各级政府对教育投资严重不足,致使教育乱收费(据一些教育专家保守测算,近十年全国教育乱收费达两千亿元),沈义平实在负担不起两个孩子的昂贵学费,眼看就要辍学了。沈妻知道他和邱副市长是老同学关系,便在百般无奈中,要他硬起头皮去求助于邱中海,看能否请他出面为孩子贷得一笔款读书。

沈义平不得已从县里赶到市里,找到市政府。开始,那门卫见沈义平穿着打扮一副十足的农民样,怕他是来上访闹事的,就盘查了又盘查。最后,门卫听说他是邱副市长的老同学,心里明白,这也肯定是给邱副市长添麻烦的,便挡驾说:

“邱市长到省里开会去了,不在家。”

此时,沈义平不由得联想起上初中读过的課文《故乡》中鲁迅的描写,自己仿佛成了“闰土”,邱中海已成为“老爷”,此时早已不同彼时,见上一面都难了。心中难免哀叹起来:唉,真是马瘦毛长,人穷志短,告贷都无门啊!

后来,邱中海下县来检查工作,虽然与沈义平于田头相遇,但因随行者前呼后拥,也没有时间坐下来单独与他叙谈。而且沈义平在此之前也曾听说时下有种说法,道是“救急不救穷”,并有贷款利息不低的信息传来,也就打消了求助念头。

无奈,沈家两个孩子只有甘守清贫,在家务农了。全国像沈义平的孩子这般真正需要受教育、摄取知识、却辍学的不知有多少?而像邱中海这样文凭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又有多少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曹光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学坏的大少爷点评:

以《润土后传》命名这则微型小说,还欠妥当。小说本身的立意、文笔,结构都比较优秀,期待下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