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9年6月24日中午,我和同事终于登上了心往已久的五岳之尊——东岳泰山。总的印象,它不愧为我大中华之名山,确切的说它是王者之山。它的王者风范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你站在远处,从正面看去,即今天泰安市的新盖的政府大楼正南望去(政府大楼背靠泰山,远看如一盆景,据导游介绍,政府大楼盖时选址据说也是讲风水文化的,是叫香港一大师看的),泰山整体给人以“稳”“重”而亲切的感觉,而不是像有些山给人一种高傲、险危的感觉,从这里你也能体会出古人创造的成语“稳如泰山”“重如泰山”的真正含义。
其次泰山面南坐北,如帝王之临朝,人们从南面来登山,一路都是朝拜“皇帝”,特别是十八盘开始到南天门,这一段路,陡峭难走,人们简直是在跪着匍匐前进,有几人不气喘吁吁?仰望玉皇顶,谁不在顶礼膜拜?但是 十八盘与华山的千尺幢相比,路较宽,也没有陡峭的接近垂直,所以人们不会望而生畏,更不会就回心(华山千尺幢下有“回心石”)。所以泰山本身对登山的人们有一个暗含的启示:尽管泰山如帝王至尊,但它高而不险,“王候将相也要凡人做”(吴敬梓词句),“王后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再是走在天街上,如同走进天宫,自由漫步,心情舒畅。登上玉皇顶,环顾四面,一览众山小,群峰罗列如儿孙,王者之气油然而生。难怪古代皇帝都来泰山封禅(祭祀天地典礼),在此“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皇帝就认为他是当然的天的儿子,汉武大帝亲立的那块无字碑就竖在那里。现代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压根儿看不起汉武和秦始皇,说他们“略输文采”,所以没听说过毛泽东到过泰山。是毛泽东一贯爱反潮流,蔑视这王者之山,还是不愿意让人们把他当封建帝王对待?人们不得而知。但是现在的泰山,悬崖峭壁上却刻上了不少的毛泽东诗词,好像增添了它的王者之气,但这究竟符合不符合毛泽东的意愿呢,人们同样不得而知。
在泰山,我没见到秦李斯丞相的碑刻,甚为遗憾。我知道李斯丞相为皇帝的统治出谋划策,最后的下场却很不好。有人说,李斯死于贪。但是,不管怎么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斯丞相,和普通老百姓的命运都掌握在皇帝手中,都是皇帝的臣民,在封建皇权制度下,除皇帝外,所有人的命运蝼蚁不如。。看来真正的王者,不在于你是否来泰山封禅,而在于你心中有没有人民。你是把以人为本爱护人民作为治国之本呢,还是以镇压人民屠戮人民为快而私天下呢?是自己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呢,还是自己也像其他公民一样受制于国家法律之下,这必成为衡量是不是真正王者的试金石。
(2009年6月28日)
-全文完-
▷ 进入守拙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