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牛眠山形似牛眠——《就游集》之二十九曾新

发表于-2009年06月25日 晚上8:14评论-2条

在贡井天池山以南旭水河以北的一片像半轮明月样的平地中央,兀然凸起一座圆不溜秋的小山岗,人们叫它牛眠山。

牛眠山方圆不过百十米,相对高度不过一二十米,要算自贡叫得出名儿的山中之小不点儿了。虽然牛眠山是山之小不点儿,甚至说不上是什么“山”,但是它的知名度不一定就比它的一些长兄长姊低多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究其原因,在于它的灵性使然。

据一些耄耋老人说,原先这座兀然矗立于贡井最平坦最开阔地带的山并不存在。这里只是旭水河八里秦淮流过的小盆地。其间一片水田,数间茅屋,鸡犬之声相闻,耕耘之影稀疏,那时虽不是刀耕火种,但用今天的眼光去看,也是绝对的原始:荷锄下地,使牛耕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仅此而已。倒也有点世外桃源的味儿。

有一天,一农夫赶着一头大水牛翻着地,尽管慢慢悠悠,还是累得汗流浃背,肚子也饿得咕咕直叫,牛也累得气喘嘘嘘。农夫停下来,把牛栓在一棵大树上,在田边水凼里捧了几捧清水喝下肚去后,觉得甜滋滋的,就自各儿坐下来歇气。此时正值“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的节令,歇着歇着,他不禁软绵绵地打起瞌睡来。牛儿也卧在地上眯缝着眼一动不动了。

农夫刚刚入睡,即见一个头顶两个月牙形犄角的庞然大物,在他没有耕作完的田地里拖着铧犁飞也似地劳作着……

等农夫醒来的时候,惊奇地发现那一片田地已经翻完了,可是自己的牛儿不见了。更惊奇的是他自己打盹的地方居然长高了,成了一座小山岗。农夫摸摸脑袋自言自语道:“莫非是我遇着神仙了?”他看看这座山很像是自己的那头水牛卧在地上打瞌睡的样子啊!

后来这山就叫牛眠山了。

明代,牛眠山以南的一大片地成了任两江总督的贡井旺族吴姓家族的花园和宅地之所在地。有人说吴姓家族即那农夫的后裔。后来,在牛眠山上除硕大无朋的黄桷树外,就只长满了青草和贡井人称做“马儿杆”的苇科植物。到了20世纪初叶,这牛眠山也还是一座荒草山。1938年在牛眠山以北的郭家湾建立了私立旭川中学。1948年校董会经由川康盐务管理局征收的公益金项下挪出3000元钱,在牛眠山给旭川中学盖起一座能够容纳1000人的大礼堂。这建筑是砖木结构,设计得特别的地方是:两侧各六根砖柱都上小下大成直角梯形状,为的是加大承受六品大跨度房架的“蹬力”。这礼堂叫“剑霜堂”,由荣县才子赵熙先生榜书后镌刻于门楣。剑霜堂曾于1988年和1998年进行过较大的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始建时的面貌,特别是它的前大门还颇具古堡遗风哩!

至今,坐落在牛眠山上的剑霜堂是保存不多的贡井民国时期西洋建筑之一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牛眠山和剑霜堂默默地注视着一群又一群的旭川学子走出旭川中学,踏上人生的旅途,遍及全国乃至海外。我想,它们如果有知的话,定然能够感受到时光的荏苒,人世的沧桑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说的是世间事物,大凡是有人文内涵的,都将长存于更迭不绝的人类之心的。牛眠山虽小,却以它所传递的人文信息而给贡井的文化建构以一木一石。故尔它也构建了自己的文化人格。这难道不令人长忆不绝么?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曾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世间凡事皆是如此,
作者的文章给人思索。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带来的美文,晚上好!at:2009年06月25日 晚上9:26

曾新-回复谢谢了! at:2009年06月25日 晚上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