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个科幻电影,说是人类发明了一种能够透视人的思想的机器,不管是有什么“私字一闪念”,立即就会被记录在机器里。这样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人确保绝对的忠诚,绝对的大公无私,绝对的勤勤恳恳。可事情的结局你也是可以想象到的。除了掌握机器的这个人,天下就没有一个好人了。而后来不小心,这个掌管机器的人也被老板发现了瑕疵,最后老板就只剩下自己孤家寡人了。
这当然是个幻想。不过也记得一段颇像现实的故事。说是一条警犬能分辨好人坏人。结果当一个老太太向警局报了失窃案以后,警察就带狗来了,同时将数十个邻居一起找来。警察说了这条狗的聪明,说狗只要是盯着谁谁就是嫌疑犯就会被定罪。而如果在狗认出之前自首的话可以免于处罚。结果狗很快就盯出来了一个,而剩下的邻居居然同时都自首了自己的违法行为!
能够看透大脑的机器但愿不要发明出来,这灵验的狗最好也尽快死掉。毕竟俗人都有一些自己不可告人的隐私,哪怕他自称是绝对的道德楷模。天下究竟有没有十足的好人,这个问题不知道答案。大概除了刚生下来的婴儿,就只有看不见的上帝了。可如今这铺天盖地的网络,真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了看透人体的功能,只要是不小心成了被警察怀疑的对象,就如同生活在了一台24小时录像高分辨率的显微镜下,要解脱出来还真不容易。
29岁的清华大学硕士周森锋,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市长。这件事放在十年前,不管从哪个角度说都是好事,都值得媒体正面宣传。可如今一再强调保持低调的市长,恐怕是再也难以保持自己的低调了。
父母,岳父岳母,兄弟姊妹,三亲六故,这些实实在在的大活人,如今已经被全面的公开在了显微镜下。就是从出生到现在的每一天生活,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照片,很可能都会被人挖掘出来,一不小心,就在自己的光辉形象上,抹下一道浓重的黑色。
至少,就是这一周不到的战绩来看,周市长已经有两处硬伤,在汨汨流血了:一处是一张照片显示周森锋下乡视察时一位年龄更大的官员为其打伞,那姿势绝对年纪不大架子大,与最年轻市长着力培养的官员平民作风形成强烈反差;二处是发现其在清华大学的硕士论文明显涉嫌抄袭。
不知道周市长自己在上学期间是否受过应急处理的训练,或者现在市长是否有权调集专家组织一个班子专门应对网民的诽谤和陷害。反正到现在为止,听到的所有的官方反应都相当尴尬。从危机处理的角度看,“不回应”本身就意味着默许,默许就意味着还会有倍数更大的显微镜。而一旦回应不当,造成一个谎言需十个谎言来弥补的程度,就算是清华的硕士,也会感到力不从心的。
就照片来说,至少让现在还是农民的父母,或者尚在辖下的父母们看见,应该不是值得提倡的辉煌形象。而论文抄袭,尽管已经是整个中国高校普遍的潜规则,可别人抄袭你就可以抄袭吗?正如你是市长而别人一辈子也不是市长一样。而组织部门发出“自己不能掌握情况,责任在学校、导师与发表其论文的刊物”这解释,就如同负责“替党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的逯军局长的组织部说“逯军的话是个人行为,组织部也管不了”一样,只会自取其辱!
如果说市长享受别人打伞是道德问题的话,那么论文抄袭就有关法律制度了。对于一个前程无量的年轻市长,将前程毁在这样一个“泥丸”下,是不是有点不甘心呢?然而假如周市长真的在显微镜下露出了一些不想被人知晓的原形,对于中国中国官场来说,倒也是值得庆幸的一点进步。假如所有的不堪入目的官员都在显微镜下露了原形,无疑中国的官场文化,将是一片宇天晴的和谐盛世!当中国的每一个官员都这样生活在显微镜下,实在也是中国13亿人的大幸。
毛主[xi]说过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这雪亮的显微镜,应该胜过最专业的纪检书记,也会更早更好的避免“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宝森”的悲剧。
突然想起国家曾有文件禁止炒作名人,现在觉得都很矛盾:所有的名人都是因为炒作才诞生出来的,不让炒作哪来的名人?“名”到什么程度就不能再“炒作”了?现在的周市长也是名人了,不知道他是不是有更符合科学发展的手段,来保持自己的低调,禁止被别人炒作?而一旦成了名人,想不成名都难。那就只好在显微镜下如履薄冰的活着了。这难道不正是很多人盼望,也是本来就该这样的吗?
当然,到现在为止,还是真诚的希望周森峰的森是孔繁森的森,而不是王宝森的森!
于木鱼宅
2009-6-25
-全文完-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