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民俗文化,就是依附人们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产生的。包括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仪礼、民间观念、民间文学等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俗文化同样受到世人的青睐。如中国的年俗、京剧、武术、国学、国画、中医,等等,还有传统的清明、端午、六月六、七夕、九月九等节日。最稀世的是那些曾经祖祖辈辈、城市乡村、大街小巷祈祷丰收的舞狮跳龙、扭秧歌等活动。正是这些传统的活动,对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使每个公民对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有认同感,用一颗赤子之心来建设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使国人团结在一起。
民俗文化随着社会发展推陈出新,但其本质不能变,因为民俗文化除了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集体性的同时,使人们认识历史且增强民族认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一直在延续,一直在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从现实生活中看,从国家到民族,从民族到家庭,民俗文化在制约、规范人类行为的过程中,一直在发挥着其他意识形态无法取代的作用。
延续而创造,继承以发展。重视民俗文化,就是要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挖掘再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比较完整的民俗文化。在条件成熟下,可以发展旅游业,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民族的聚合力。
民俗文化的发展和推广,需要热爱、尊崇的有志有识之士,投入到宣传、继承、发展中来。更需要教育、宣传、文化等部门提供宽广的宣传平台,尤其是教育部门要鼎力推广。与此同时,要通过举办各种交流会、论坛、乡村旅游节等形式,将民俗文化搬进公共场所宣传,使民俗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发展。(文/唐长泉)
-全文完-
▷ 进入唐长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