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国民财富的分配大致有三个层次:第一次分配是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实现。第二次分配主要通过税收实现,政府以税收围基础实现转移支付,使无力从市场中获得起码生存资源的弱者,能从政府提供的转移支付中获益,维持基本生存。第三次分配则是在社会组织高度发育的基础上,通过志愿者和千姿百态的ngo(非政府组织),实现社会的自我救助。现在一个普遍的趋势是,文明水准越高的国家,第二次分配的继续保持其重要性的同时,第三次分配对社会公正的贡献越来越大,对穷人的生存状况愈来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穷仍能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红利,穷仍能得其所哉,所以穷人一般没有强烈的生存压力,这是好多发达国家的的现状。我们来看看美国的穷人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生活。
先说住房。联邦政府规定,只要符合低收入条件,即两口之家年收入不超过45350元,三口之家不超过51050元,四口之家不超过56700元,五口之家不超过61250元,均可申请廉租住房。申请一旦获准,则不仅房租低于市场价,而且只需交纳不超过家收入的30%的租金,差额部分可凭住房券乡政府兑取现金。
除了对穷人租房的关照外,如果穷人购房他将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优惠。2003年,布什总统签署了补助无房户买房法案:凡没有足够的钱支付头款的家庭,均可申请低收入家庭特别资助,政府将免费为他们缴纳头款和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据统计,过去35年时间里,美国主要用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的支出高达1万亿美元。
穷人住房补贴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但比起美国的公共医疗开支,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在美国,只要你年满65岁,就可持有一张“老人证明”;如果你没有职业和足够产业,还可持有一张“穷人证明”。持有“老人证明”的,医疗费用可报销80%,持有“穷人证明”者,医疗费用可全部报销。
假如三项福利都无缘享有,别急,美国穷人还可以申请其他地方性的免费保险计划。所以,美国的老弱病残穷根本不需喂看病发愁,只要还有办法就,无论采取什么医疗手段,医院都会全力抢救,然后帮他们找钱报销。美国并无一个全民医保体系,夫人和中产阶级很难从中受益,主要是照顾老弱病残穷。
此外,还有各种名目的其他福利项目,中小学教育补助、高等教育补助、养老补助、失业补助等等。社会福利支出已占到联邦政府将近一半的非利息支出,相当于美国gdp的9%。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覆盖了穷人生活得各个领域。所以,美国的穷人,往往只是收入意义上的穷人,而不是生活意义上的穷人。
穷人必须受到照顾,已是发达国家的共识。正是以这样的共识为基础,生长出发达国家一整套的慈善文化、公益文化。这一切得益于美国经济的高度发达,与其以所得税为主体的财政税制,以及征收财产税、遗产税,即保证社会财富的二次有效分配,政府又集中了大量可用财力。同时美国高度发达的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保障了公民社会对慈善事业、公益事业的主导权。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国民的生存状况。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农民开始走出农村,去城市寻梦。几多辛酸,几多欢笑,尝尽世间酸甜苦辣。今天,每年有2.26亿乡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和进入城市就业,成为农民工,已占到中国建筑业的80%、制造业的60%和服务业的50%的人数,可以说,没有他们粗糙的双手,就没有今天崛起的大国,是他们创造了世界工厂,创造了所谓的中国奇迹。
让我们来看一份调查,一起走近他们。据调查数据显示,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不足千元,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的农民工的月收入超过了1500元。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大多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有的农民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据调查,农民工没有购买和参加保险的情况居多。 调查者还发现,农民工生病时一般能撑则撑,撑不过去再到药店买药吃。在对占总数三分之二的不上正规医院看病的农民工进行调查时了解到,不上正规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一是费用太高,二是没有去医院看病的习惯,三是没钱看病。
也许,收入、吃喝、看病都还是一些随意的话题,而更深一层,农民工的性生活问题则显得有些难于启齿了。对于生理处于性欲旺盛期的年轻农民工来说,性压抑已经成了他们感情生活的一大痛楚。《瞭望东方周刊》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在回答“多久过一次性生活”一项的显示中,选择“一星期过三次以上性生活”的男性农民工寥寥无几,而女性农民工是0%; 在“据您所知,其他跟您一样在城市打工的人很久没过性生活了,他们会选择干什么”这一道选择题时,男性农民工21%选择“找小姐”、18%选择“整夜睡不着”、18%选择“喝酒麻醉自己”、25%选择“看黄色录像”或“讲黄色笑话”;女性农民工有一部分选择“拼命干活发泄”,一部分选择“强忍着”。已婚夫妻因打工而两地分居,长期没有性生活时,一根电话线,就成了夫妻间倾诉感情的主要渠道,不少农民工通过“给家里打电话”来度过漫漫长夜。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来说,即使他们赚了不少钱回家,一定程度改善了家庭生活,但对他们自己而言,生活又有什么幸福可言?
再回过头看看他们的家园,如今的农村已非昔日田园。打工者出走的乡村已是一幅破败景象。“3861部队”,除了妇女儿童,剩下就是老人了。土地勉强在种,只能维持生计。“一个月吃不上几斤猪肉,一辈子买不起一套房子”。 2005年,中国结束了长达三四千年的农业税政策。只是农业仍然无利可图,因为无形成本并未减少。眼下正当金融危机,有人重提“离土不离乡”,“回乡再创业”。可以想象,大城市都没生意做,农村何来机会?
上学贵,上学难。难倒的都是乡下人。教育问题成为一套经典的讲述模式:全家人供一个最聪明的孩子上学,其他的兄弟姐妹养家糊口挣学费。这造成另外一个负担,当孩子大学毕业后,他的肩上不仅扛着自己的前途,还有对一家人付出的回报。所以,农村的孩子进入城市勤奋、上进、敏感、自尊。还有一点,就是活得累,他不是为自己一个人活,他要为一家人而活。子弟跃农门,唯一读书去。去城市上大学,拥有城市户口,从而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一些农家女上了大学,“宁做三奶,不嫁穷人”就是不想回到她们不堪回首的故乡。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但社会的另一个面,富人真富,社会贫富差距正在扩大。不少富人开着宝马,招摇过市,花起钱来一掷千金,但说起慈善事业、公益事业,又总是找不到他们的身影。无怪乎国人仇富,富人呢总觉没有安全感,平时走动只好带上保镖,据说有些富人每年雇保镖花费就得上亿。
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是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带着感情去投入,不是一种施舍,而是基于良心的回报!因为在经历了漫长的城市和农村一国两制政策下,农村几乎被遗忘,政策在二十多年内一直向城市倾斜,超过70%的公共设施都建设在了城市,教育、医疗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设施同样在城市中聚集。尽管中国有70%人口在农村,30%在城市,但是在卫生的财政支出方面,医疗费用有70%用在城市,只有30%用在农村,城镇的30%人口占用了70%的卫生资源。中国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辛勤耕耘保障了我们的粮食安全,城市建设用地使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城市的高楼大厦又无不凝结他们的汗水。农民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这么大的贡献,我们没有理由不拿出发展中积累的一部分财富去反哺我们的衣食父母。
值得庆幸的是,党的十七大已提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十七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久将会破蛹而出,再加上已推出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将指日可待!
-全文完-
▷ 进入木白风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