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论语》的真谛是什么木白风清

发表于-2009年06月20日 中午12:36评论-9条

《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封面有一段话写道:《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的“真谛”,也不是让人们去追求“快乐的生活”。大家知道,孔子的一生并不快乐,《论语》里就有不少“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一类的牢骚话。孔子一生都在为实现一个统治者能够受到约束,并能行仁于天下的社会秩序而奋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终生到处奔波,临死前他对子贡说,“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就是说“我的人生价值不能实现了”。这是他因为无法实现其人生理想而发出的最后悲叹。孔子是带着遗憾进入坟墓的,孔子本人不快乐,可以说孔子终生追求正义与真理,追求创建和谐社会,为天下安定,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奋斗。《论语》的真谛是告诉人们,怎样才是完美人格,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怎样做才能使天下太平和谐。

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我国封建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到古人对它的推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积极入世,勇于担当,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自我完善为前提,治理好家庭为基础,平定天下为己任,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论语》至今仍然在现实社会中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并及于法律等各个层面。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所以说,读《论语》,一定不能忽视它的政治思想。 

“以德治国”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是:用政法来诱导民众,用刑罚来整顿民众,百姓只能暂时免于犯罪却缺乏道德感;用德育来诱导民众,用礼节来整顿民众,有羞耻感才能不犯罪。在这里,孔子举出两种不同的治国方针——以政令和刑罚为核心的“法治”与以道德和礼仪为核心的“德治”。孔子在比较这两种治国方针后认为法治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德治”比“法治”更有优越性,因为德治能使民众有知耻之心,从而在心中树立一个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荣辱观,这样民众在做某件事之前就会先用自己的荣辱观去衡量这个行为,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符合礼法的决定。通过德治,民众不仅明白了是非,而且也会了解到领导者的用心良苦,从而达到“有耻且格”的目的,这就是孔子的德治思想。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用天象比喻政治生活,领导者如果实行德治,民众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极星一样自动围绕着你转。在这里孔子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人问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孔子就是用道德来感染众人的,因此,孔子虽然没有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但在精神上却是一个领导者,孔子也正是希望那些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的领导者也能像他一样,通过高尚的道德来领导民众。

孔子认为"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记载一件事,孔子路过泰山,看到一妇人在一座坟墓前哭得非常悲哀。他让子路去问,说听到您的哭声,肯定是有极为沉痛的忧伤之事,妇人回答说,是的,我一家三代人死于虎口,先是公公,后是丈夫,最近儿子又被虎吃掉了。孔子问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答,这里政情乎和,无苛政。孔子听后对其弟子说,你们要记住,苛刻残暴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猛可怕!这个故事拆射出来民众对暴政的抗议,也从另一个极端反映出孔子以德治国的愿望。

在讲德治时,孔子也不是完全不要刑治。郑国出现许多"盗贼",聚集在芦苇丛中。执政者太叔发兵攻剿,把人全杀光了。对这伴事,孔子的意见:治事光靠宽大不行,只有严厉也不行。应当是么"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认为宽猛相济,政事才会谐和。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 

孔子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使民也义"。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类似的提法还有:"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就是要统治者注意节约费用,爱惜人力,役使百姓,不违农时,他还主张"惠民,"给民以恩惠,提倡"庶"、"富"、"教"。这样就能做到"近者悦,远者来"(《子路》),"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就他个人说,也注意对人的关怀,一次他家的马棚着火,他退朝回家,便问道:"伤人么?不问马,"(《乡党》)这些就是孔子的"仁"的体现,把人当作人,并给以起码的生活条件。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愿望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孔子还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悬殊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来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有国"指的是诸侯,"有家"是指大夫,就是说当权者,不要着急财富不多,应当怕的是财富不均:不要着急于人民太少,应当怕的是境内不安。因此他认为:"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同上)假如财富均平,假无所谓贫穷:境内和谐,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

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已,正己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君和师应当是一体。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会上行下效,自然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他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礼记?中庸》)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在孔子看来,要使政权巩固,要使统治者能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最根本的、最能长久起作用的办法,就是以德服人,以德治国。因此,统治者必须以德修身。孔子认为,作为统治者,道德修养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而是“修己以安百姓。”

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平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他的弟子仲弓问他如何搞好政治,他回答的要点之一,即"举贤才"。 他曾打比方说“犁牛为之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棒舍诸?”(《雍也篇》)意思是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必须突破门第界限,选拔出身贫寒而又很有才德的人作政府官吏,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政治主张。同时,孔子提出选拔贤能是“民服”的重要条件,强调管理人才不要总是揪住小过错不放,必须“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篇》)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国君要举用正直的人,把他们放置在邪曲的人之上,这样民众就会在心里和行动上服从于执政者。贪官污吏和其他邪曲小人掌权,民众自然敌视,乃至对抗,即便迫于高压而沉默,其心也是不服的。

孔子在用人上并不责全求备。他说:君子"及其使人也,器之"。"器之"就是某一方面的特长,君子用人册其所长分配工作,而小人"及其使人也,求备也。"(《子路》)小人用人,则百般挑剔,求全责备。孔子反对"求备于一人"。他的弟子曾子说:"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易事也。"(《说苑?雅言》)所以,孔子不但善于培养人才也。很会发现和使用人才。

两千多年前,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周游列国,皓首穷经,但在那个礼乐崩溃的年代,他的这个愿望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chan*]党的领导下,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德治国”才能真正付诸实施,孔子所期望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那种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才真正成为现实。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木白风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云生云灭自在风点评:

《论语》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有着影响深远的著作,里面记载着儒家最重要的理论、学说,千百年来,已经引发了多少才华卓绝者的智慧,到如今仍然能对我们有所启迪。
研读《论语》的真谛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的渊源和秉持的信念,与国与人都有现实的意义。

文章评论共[9]个
燎原百击-评论

学习一下,问好。at:2009年06月20日 晚上10:21

木白风清-回复问候朋友!祝快乐! at:2009年06月20日 晚上10:23

探殿窥堂-评论

赞同作者的观点,《论语》不是要给人快乐,而是要完善人格。at:2009年06月20日 晚上11:03

木白风清-回复谢谢朋友的关注,祝快乐!! at:2009年06月21日 早上9:22

帘外落花-评论

的确,at:2009年06月21日 凌晨0:29

木白风清-回复谢谢朋友的关注,祝快乐!! at:2009年06月21日 早上9:22

梓菲-评论

咳 咳。。。。到饭饭的时间了。。。菲还没吃呢?!!嘻嘻。。。主人看着办吧,别假装不在家哟。。at:2009年06月21日 中午12:04

木白风清-回复是该吃饭了!谢谢朋友的关注呦!! at:2009年06月21日 中午1:20

疾风步-评论

不同的人读论语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后世历朝尊儒,崇儒的方式并不一定就是孔子的本意。恐怕只有地底下的孔子才知道《论语》的真谛到底是什么。at:2009年06月24日 中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