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的心情真是遭透了。我一度梦见自己死在一片草地上,很安静,周围并无一人。奇怪的是,醒来后,不仅不感到恐惧,却是很羡慕,很想那梦成为现实。因为只有在那样的状况中,我的身心才能无比轻松。
周六请丈夫陪我去大邑县鹤鸣山散心。居然先到了一处新开发的“道源圣城”景点。那山门,那照壁,那玉琮,那道观,真是气势恢宏,说让我震撼都不为过。到处是草坪,鲜花,树木,流水,那样干净。一到此地,顿觉空气清新,呼吸一下,仿佛整个肺都被清洗了一遍。原来是恩威集团的老总投资修建的,而这仅仅是第一期工程,以后还会建更多的景点。它的背后的山上才是著名的道教发源地——鹤鸣山。据考证,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就是在鹤鸣山创办了“五斗米道”的。两者相比,“圣城”显然要先声夺人,吸人眼球得多。尤其是沿着数级石梯而上的“老君阁”,在一座孤峰上,居高临下,好似在向四周传道授经。偶尔有一些游客,都是那么少言寡语的,所以我以为这里比青城山都还要好。我同“老君阁”的道姑聊了一会儿。她告诉我,她是辽宁人,结过婚,后离了,后来出了家。她前年来到了这里。本是安排在鹤鸣山的,“圣城”建好后,她就守“老君阁”了。她的头发挽成了一个不高不矮的发髻,只用一根竹筷别着。身上的衣服也只是黑白两色,非常素净。她大约40来岁,清瘦苗条。虽然脸上有些许皱纹,但依然可见她五官的秀丽。没有一点装饰,就是朴素干净。她一说话,是明显的东北口音,但是很温婉,总是面带微笑。我生平第一次与道姑这么谈话,我简直被她给迷住了。她的那种淡然,那种安静,就是我追求了许久却始终得不到的东西。我们说起了老子,庄子,说起道家的无为清净柔弱,说起了万物的有用与无用,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多日来读的书派上了用场。若不是丈夫一直催我,我真想一直和她聊下去。
而真正的“道源”——鹤鸣山也给了我一些惊喜。尽管有如下不足:房子比较陈旧,却又谈不上古朴,跟新津的“老君山”差不多。人倒是较多,可大多是喝茶打牌的,没有几个人去关心观里的道家仙人。但是山上有一墙壁,大草“道法自然”四字,小字则是五千言的《道德经》全文,绿色的字,黑色的底色,非常漂亮。遗憾的是我实在认不清书法家的落款,就不敢乱念。还有一口井,说是神泉。我像其他人一样,随手舀了一杯来喝,水质真的很好,清凉舒爽到了心底。其实,这里,真的也很好。
我们在去往鹤鸣山的路上,还见到许多卖李子的人,多是大娘。为了照顾她们的生意,我和丈夫分别到两个大娘那里各自称了3斤。他买的是一块五一斤的,我买的是两块一斤的。原以为只是大小的差别,可一对比,竟然是差不多大的。丈夫取笑我,说我又上当了。然而回家一吃才知道,他买的李子竟然十之八九是有虫的。说实在的,那皮上的虫眼不仔细看还不容易看出来呢。方才醒悟,受骗的是他。他直呼大娘为人太不厚道了,怎么能卖这种李子给顾客呢?他接着说,看来道家思想对此地的老百姓并没有什么教育作用啊。张天师如果还在世的话,他会怎么给这些百姓讲道理呢?
大娘之事是渺小的,她即使这样也赚不了多少钱,而这个社会欺世盗名,尔虞我诈,搞出不少大坏事的人实在太多。他们就是要与人斗,而且抱着一定赢的想法。与人斗,真是其乐无穷吗?反正我不这样认为。比如我现在的身份是教师,我面对的是学生,虽然他们是未成年人,但我确实很怕我的个别学生。我觉得自己在他们面前是那么的软弱无力。我不喜欢跟他们“斗智斗勇”,我只想安安静静地传授知识而已。可是我不得不花最大的力气去管束他们,无休止地做思想工作,并且又起不到任何作用。外行人根本无法想象我们的身心俱疲的感觉。我一想起来,就头疼,就觉得累,甚至觉得活着简直没什么意思。我确实好想逃,就像那位道姑一样静静地守着一座小山峰,守着一个老君阁,无论你对它说什么,它都听着。它只是默默无闻地让你去领会大道无边的道家思想,达到无为的境界,多好啊!
我从来没有这么倦怠过,绝望过。
我真的好想逃。
-全文完-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