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记忆没错,大概是满洲里南下百余公里左右、距新巴尔虎右旗一半路途的地方,突兀地在杳无一物的公路旁出现了一个歪歪的小牌子,小木牌上写有一行字:成吉思汗拴马桩。拴马桩三个字还加了引号,显然肯找一块烂木板钉牌子并写上字的人是别有用心的。车上有好几位有考据癖的好古之士,不用多说,立马将车子驶下公路去寻找那劳什子“拴马桩”。沿着草原小路,绕过几个漫岗,掠过一二牧人家,约一小时左右,远远的真就出现了栅栏和旗幡,悬着的心便也放下了。这么几天的草原之行,最担心的就是怕迷路。草原够坦荡、够博大,可也够迷茫,一辆小车在草原上寻路,恰如一片树叶漂在大海上,四顾茫茫,东西莫辨,误入一条辙印,极可能谬之千里,不是耍的.
渐近围栏,便听满耳呼啸,深沉浩大,发聋振聩,疑为海哭的声音。弃车奔到近前一看,大家顿时呆了:眼前果然是一片波涛汹涌、浩瀚无边的大海,还有海鸥在头顶上下翻飞!同行的人不禁失声大叫:这不是大海吗!?先前是知道有个呼伦湖在这附近的草原上,可是想不到这么大,这样的气势逼人!更想不到方圆八百里的我国第五大淡水湖竟这样不动声色地藏在草原深处!后来看资料才知道,这湖是被称作:“草原上的明珠”的;一湖如珠尚且如此宽大,把它当一颗明珠捧在怀里的呼伦贝尔草原该有多么博大,便可想而知了。这还不算,据说,距此湖南下约百余公里处,还有个比呼伦湖更小些的贝尔湖,两湖之间有乌尔逊河相连,相传为已变成水神的贝尔姑娘所开掘,以便和她日夜思念的姐姐呼伦姑娘相会。平时(枯水时期),两湖(两姐妹)各据一方,遥相呼应,若是遇到发大水的时节,便会各率千溪万流,漫地席卷,相奔相拥,融会为一体想那景象,一定极为壮观,惜乎此行是看不到了——也千万别让我们看到,最好草原上的牧民也不要看到了;还是让她们各自老老实实呆着吧,为了草原上的牛羊骏马别沦为鱼鳖。
时近傍晚,乌云翻滚,巨浪翻腾,云怒浪吼,呼伦湖犹如被囚禁于草原之笼的硕大猛兽,令人不寒而栗。惊恐中突然想到“拴马桩”,忙问当地人。那位正忙着煮肉的蒙古族青年用手一指,只见伸进湖中一尖嘴崖石上建一亭子,亭子对面不远处的水中兀立一乱石堆成的石峰,所谓成吉思汗的“拴马桩”,就指的是它。
水中的一座石峰成了成吉思汗的“拴马桩”?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不知来历,也无人介绍。就是有人来介绍来历,以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怕也只是些既缺少美感也缺少想象力的陈腐故事,如我们通常在旅游景点遭遇的又离谱又牵强的导游解说。回来后查一下资料,成吉思汗先生确在呼伦贝尔草原拴过战马,这我信;这一带是成先生后来统一蒙古高原、纵横欧亚(兼及北非)大陆的主要根据地、发祥地之一,每天下马后总要找个地方拴马——至于那湖中的“拴马桩”,据说,是他老人家主动袭击世仇塔塔尔人,反被早有准备的塔塔尔人追杀过来,幸亏遇着湖中有个石崖,便躲藏其后,逃过一劫。所以,若说它是成吉思汗“藏马石”可能还贴切些,但后人偏说是“拴马桩”。可能就顾及了成先生的形象,大概多少有点替圣人讳的意思了——这且不管他,反正那匹“所向无敌”的战马是看不到也想象不到了,我实实在在看到的是,那座被称为“拴马桩”的石峰却如一枚巨大的石钉(或石楔),把一片悸动的大海牢牢地铆在了草原上。
比喻总是蹩脚的。不过,“犹如石钉铆住了一片大海”总比把一座湖中的石峰强行当成成吉思汗的“拴马桩”贴切些,意象的味道也浓些——我以为。再说了,见着了这么大 的草原这么大的水这么博大的胸怀,来点诗意的追捧似不为过。
后记:2003年暮春,我和几位文学朋友来到了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小住数日,归来后得此篇。
思考尚未完美,望文友指点,泰不胜感激!
-全文完-
▷ 进入taige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