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培忙”,白居易的诗句是对中国几千年北方农村夏收的生动写照。我小时候,以至到青年,对夏收的“培忙”及辛苦,有亲身体验。夏收最苦的是妇女,炎炎烈日下,用镰一镰一镰的将麦割倒,然后男人们用牛车,或马车一车一车往回拉运,运到场里再搭成大麦积。地里拉运完后,再把麦摊开,一场一场的碾打,这中间即是好天气,也得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搞结束 。记得有一年天气打搅,三天两头下雨 ,结果场里 两个月后才结束,当时好多麦子在麦垛上都出芽了。
那时夏收人们很忙,所谓“绣女”都要下床给人们帮忙。麦子一熟,就要赶着收,最怕的是大风把麦吹落。麦放倒在地,要赶的拉运,运到场里要搭成麦积,那是防雨。麦场周围放好多水缸,那是防火。夏收人们没黑没明的干,所谓“龙口夺食”,一年的口粮寄希望于此。“民以食为天”,还有什么事比吃饭重要?
上世纪 七十年代到 八十年代初,关中平原还是用镰割麦用牛车拉运 , 那时 还见有南原上的麦客到平原 来割麦挣钱。八十年代中后期,人们开始用一种割麦机收麦,用三轮、四轮车拉运碾打,一下子解放了农村妇女劳动力。大约九十年代中后期,又逐步出现了联合收割机,收、打、扬都是现场完成,农民只是管把粮食往回运,不干晾几天,干的话可直接入仓。过去一月到两月完成的事,现在几个小时即可完成。还有快的,这里收过,后边就来了播种机,一会儿功夫,又种完了。难怪有人开玩笑说收种完的人:“你到忙罢了!”关中人过去一直把麦场里忙毕叫“忙罢”。到了“忙罢”,人们辛苦一场,要出门走亲戚,互相看望。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忙罢”实在“罢”得太快,这种“忙后”出门的风俗慢慢的给淡化了,以至现在大多数人把这一重要的事免掉了。这也是社会发展影响社会风俗的一个明证。
从妇女用镰割麦,到用割麦机割麦,再到普遍用联合收割机收麦,老牛、大车、碌础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近30年夏收的变化,记载着历史前进的脚步,印证着中国政府在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功。(2009、6、10)
-全文完-
▷ 进入守拙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