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孩子的成长,内心有很多感触,不知道如何将之一一道出,才能满足家长的需要。今天就谈谈孩子成长中关键的心理问题。
每一个人降临世界,都是“性本善”的。但为什么孩子的成长中,却慢慢地缺少善意,惹出家长和教师无法接纳的言行呢?有的与父母对着干,有的与教师顶牛,有的厌学,有的偏科,有的过早地离开学校,有的过早地谈情说爱……总之,孩子不能按家长、教师预定的方向发展。出现这样的现象时,大人往往把责任全部推到孩子身上,孩子也无力反驳。于是家长、教师与孩子间构成相互不能逾越的鸿沟,矛盾成为现实生活、学习中始终存在的问题。
其实,做任何事情成败的关键,都取决于人的心情,年幼年长如此。好的心情,会把事情办好,圆满达到预期的目标;坏的的心情,不仅办不好事情,而且越办越糟。成年人的体验更深刻,在单位上,假如领导认可自己的工作实绩,自己就会千方百计的将工作办好,其间不无存在若干困难,但都会迎难而上,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相反即使能完成的工作,也会消极怠工,处处与领导作对,此时假如领导不反思,就会引出上下级关系的恶化,工作一团糟。
为什么呢?成年人也需要领导的鼓励。那么孩子呢,就更渴望家长和教师在学习、生活中的赞赏,认可他们一点一滴的闪光点——对一件小事、一个举动、一段作文中的好句、一次书写中板书优美的字等等的发现。对此及时进行一句表扬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称赞的拇指扬起,还是作业中的肯定、辅导中的指点、活动中的关心……孩子都会无声地接纳你,尊重你,跟随你,并向你渴望的方向顺利发展。但我们的家长、教师忽略了这些细微的认可,只有空洞的鼓励,没有真切地让孩子感知你的爱。有时家长、教师还进行严厉的批评,不是以事论事,而且小题大做,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人格侮辱。同时举例某家某某如何的优秀,你怎么这样等等。大人似乎句句有理,事实上孩子不会向你的要求靠近,即使当时答应改过,但心里仍是反感,最后还是向消极的方向越走越远。
家长、教师的做法是不妥的,孩子也有酸甜苦辣的感受。对愉悦事情的接纳,也有对反感事物的抵触。如成人在单位上工作的心情一样,而且这种心情比成人更急切。所以好心情构建好的举止,好的行动去向。家长、教师要十分注意营造的良好氛围,设身处地,因势利导,从点滴开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静心地精心思考。
(2)
孩子成长中学习的优劣,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这里仅仅谈谈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
我曾到教室里听课,很多教师的教学是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若问教学过程怎样,其实都是教参中的现成模式。且很多教师是理论到理论,没有联系生活实际。教学过程空洞乏味,缺少学科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又高于生产生活的现实,将一门富有活力充满精彩的学科内容,演变成无聊僵硬的的书本知识。加之个体没有深入系统地熟悉学科内容,也不清楚所讲知识都是小学初中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而是断章取义、缺乏整体性。还有进行教学的过程,不是把所授内容通过熟悉的认知进行类比,而是用学生不熟悉的陌生的知识做铺垫,其结果是简单的知识复杂化,复杂的知识神秘化,套用行政管理方式进行学科教学。不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越学越简单,越学越清晰,而是越学越头疼,越学越厌学。从曾经喜欢的学科学习中,走向无以认知解决的领域。在我看来,不是学生没有悟性,而且教师没有敬业,没有进入教师角色罢了。
我听过《物理》中“楞次定理”的教学,教师整个教学过程是理论到理论,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课后我告诉任课教师,其实所有的理论都不能解决问题,学生还是处在难题的难解状态。就这部分知识而言,最直接最直观的教学方式应采纳“图示”分析。首先画出“电产生磁”的过程,问在通电导线的远近距离上所产生的磁场是什么磁场,答案是:非均强磁场;那么我们就有右手定则在导线两边用疏密的“点与叉”(图)表示出来。随后提出有一个闭合线圈将匀速靠近导线所产生磁场,那么导线就要“阻止”磁通的变化,此时闭合线圈就产生电,它的方向自然就能确定了……图示解决了理论上的抽象问题,学生的难点也就不成为难点了。
还有我听了《数学》上“幂函数”中“幂”的理解,教师用“细胞的分裂”来引导学生掌握幂的变化规律。其实学生根本不能直观理解细胞是怎样分裂的,进行这样的类比是失败的。假如我们教学时用一张纸进行重叠撕碎,就能很容易地解决幂的变化,学生也能熟练地将知识进行拓展,对数学的理解也就不会产生怕的体验。
我想说,学生的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提高的过程,而教师的教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教与学是一个逆向过程,又相互紧密联系。学科的学习中是不会出现学生怕学的现象的,关键是教师对所教学学科能否做到熟练掌握知识的结构,并在教学中实现神秘的知识直观化,复杂的知识简洁化的过程。假如教师突破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所有的知识都是实践的提升,又服务于生活与实践。知识是精彩的,学习也一样精彩。
结论是,没有不成器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
(3)
人都渴望在有序环境中生存,师生也不例外。
但工作中往往伴随琐碎的班务事项,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来具体完成。有时因某件事处理不当,引发师生的矛盾,导致整个教学工作受到影响。譬如每天的卫生安排、 “两操”的出勤统计等。很多教师苦口婆心的要求,学生却无动于衷的应付。其间收效甚微,还占用了很多时间,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人要力争实现知道一天中个体的工作流程,而且能知道一定时期内自己的工作内容。拥有这样的环境,开展各类活动,师生很容易互动与协作。而这些教师都能控制,只需教师努力,让学生从小养成有序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服务于现实的学习,同时适应将来的社会需要。
这里,教师有较大的思维空间,捕捉到有效的方式。如用学生在班级内的座位号顺序,排列学生活动的先后次序,一次性相对稳定地确定一学期班务管理中的各类工作。如卫生的日程安排,学生不会因不知道自己轮值跑掉,也不会出现重复安排引发不满;“两操”队列中,学生按顺序进行排列,没有到位的学生,他的位置保留空位,教师检查学生时不仅不会出错,排除冒名顶替的现象,而且马上知道本班出勤总数。因不需要逗留,教师避免了过多的唠叨,让到校的学生拥有快乐的心态。
有人会说,这样做学校太安静了,只有热闹的氛围方显学习的扑扑生机,持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要知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学校是以学习为中心的独特环境,处于热闹的变数中,只会让师生乱了方寸,莫不着头脑。
对此,教师要想办法,创造有序的工作环境。
(4)
孩子是富有情感的,教师的言行,左右着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取向。
在校学生被动地接纳教师,人生旅途没有重复,假如遇上不喜欢的教师,家长的努力就没有任何作用了,而学生则影响了一生的发展。
那么,教师如何做到不让学生失望,而是倍感幸运与自豪呢?
在我看来,保持稳定的服装,这是基础。主要是“三笔字”,必须过硬超群。不想看到粉笔书写很糟的教师,有人会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不需要书法了。这是难以说服学生和我的。因为教师的教学过程,不能彻底脱离黑板,所授内容还须借助黑板来分析、来展示。如果教师的书法是一流的,学生心目中就会自觉地接纳教师,这是征服学生的关键。我曾辅导学生如何静心学习,当时要写大字,但没有现成的毛笔。怎么办呢?我随手拿起擦包,着了水,右手挥洒“静、净、敬”三字,同时左手拿了粉笔,将潮湿的黑板字描摹出来。当时学生惊呆了,一阵掌声。此时我知道该进一步展开主题了,于是分析三个字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内涵与联系,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教学内容不能按部就班,缺乏个体独到的见解。教师一定要在有书的情况下达到无书的境界,把书中的关键把握住,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出来。其间所讲内容很可能是枯燥的或者是很遥远的,就需要教师紧紧围绕知识重点,借用其他学科如美术绘画,地理、历史、天文、摄像、生物乃至童话等知识,有目的把所讲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深化知识的同时引发学生无限的创意,诱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学生积极投入铭记心扉,谁也不会睡觉或做无关教学的事情,更不会出现厌学的现象?
再次,课堂上教师应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充满激情富有生命的活力。我最反感时下教师在课堂上未老先衰、老气横秋、看破红尘等表现,如宣传标语那样,东西南北全中国一样,这是最无能的。还出现有的教师来个酸溜溜的东郭先生模样带病坚持工作,那绝对上不好课。课堂上的教师必须神采飞扬、大度从容、满面春光。对所讲知识抱有满怀的赞赏,满腹的沉醉;说话抑扬顿挫,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同时伴随干净有力的手语进行辅助,诗心出口,醉意挥毫。
二十多年来,我的感受是,只要心神倾注,深入浅出自如,学生一定会跟着自己走。我的课堂我精彩,学生受益的过程中,好学就是必然。
-全文完-
▷ 进入野鹤孤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