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无艺。无情殇无艺美。无情殇之深无艺美之绝。无情殇深痛之感怀无艺术绝美之逼人。
幽默的背后不是欢乐;艺术的背后不是幸福。天堂里没有幽默。天堂里没有艺术。
真正的艺术家所以凤毛麟角,乃是由于大多数人都很幸福——至少不很痛苦。不仅如此。即便拥有深重的苦难,也并不注定会造就艺术家。
水到渠成。闪电所垂青的,历来都是那些鹤立鸡群的导(电)体。
同样的不幸或相似的痛苦可以使不同的人走上不同的道路:认命。玩世不恭。愤世嫉俗。默默承受。奔走相告。自戕。漠然;用特殊的(种种)方式加以理解、结受,然后以似是而非的、隐喻的或显而易见的、象征的或实事求是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倾诉,以谋求内心的安宁;同时,企盼能拥有若干的知音。
人们通常把后者习惯地界说为“精神病患者”或“艺术家”。
艺术家就是那些无可奈何地以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为代价,傻乎乎地去换取那些对别人比对自己更有价值的精神财富的莫名其妙的人们。
艺术家就是那些被很多人所轻蔑、所讥笑、所指责、所无视但却在心灵深处感觉最离不开、也最怕失去的特殊的人。
谁都能分辨出色彩,因而,谁都可以绘画。谁都会说话,因而,谁都能写作。谁都有嗓门,因而,谁都可以歌唱……但唯有那些将绘画、写作和歌唱……视为生命和生命所必须的水、空气、盐和面包的人,才是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家。而卓越的艺术家,却只有那些别无选择地以绘画、写作和歌唱……为生命的人。
但,“通常”和“卓越”之间的距离是永远难以度量的。
能在悲恸中看出喜悦;能从欢笑里读出忧伤;能于杂乱中感悟节奏;能自噪音内听见旋律;能在墙壁上看到自己的面孔;能从渺小里识别伟大;能于喧嚣中体会宁静;能自痛苦中品味欢乐;能在孤独中缔造欣慰;最后,能在幸福时感觉心痛……的,就是那些被称为艺术家的奇怪而又独特的群体。
真正的追求与进取,永远都是从零开始的。所以,艺术家在心灵世界和精神王国的营建和拓展中永不知足,因而只得一次又一次地从零开始超越自己。
所以,艺术家也就是那些在人类精神财富面前贪得无厌的人们。
所以,艺术家的灵魂的痛苦和不安,既超乎常人,又在所难免。
普通人离开了幸福就会痛苦得要死。而艺术家们倘若没有痛苦的折磨和煎熬,就会觉得活着简直就毫无意义。贝多芬用痛苦去铸造欢乐。贝多芬因而成为卓越的艺术大师。但我们却万万不可作如下的非分之想:痛苦,注定会造就艺术家。——不。在大多数情况下,事实从来就不是这样的。
巴尔扎克说:“人类抵抗忧愁的能力,总是要比抵抗幸福的能力强得多(《卡迪央王妃的秘密》)”。所以能天才地发现并发挥“忍受忧愁的能力”的人,就极有可能在艺术家的前进队伍中,跋涉一段长短不一的时间。
而只有那些在痛苦的漩涡中挣扎,和在厄运的打击下仍一往无前、坚忍不拔、毫无怨言地探索进取的人,才有可能冲刺到以生命终结为标志的艺术创造的终点……
-全文完-
▷ 进入马贵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