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算是少年了,按父亲的说法,我已是该远离那些幼稚的动漫的人了。我对此说法嗤之以鼻,我认为,动漫并不是儿童的专利,无论是少年,成人还是老人都可以观看动漫这种特别的艺术,用或夸张或写实的方式,去展现一个真人所无法表现的全新的世界。
然而,当我有一天打开电视,少儿频道竟还在播着《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不禁打了一个冷颤,觉得自己被雷到了。当年上幼儿园是看的动画片,到读初三了竟还在播……换台,换到电影频道,正在播放所谓改良版的《葫芦兄弟》再次被雷到了,突地想到前几年扔掉的那些儿童动画的dvd光碟。
而后,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中国的动漫到底还能够走多远?
其实,就现在而言,中国的动漫产业已初具规模,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动画事业得到飞快发展,各地方电视台均设立了少儿频道,国产影视播放体系初步形成。与此同时,以漫画为主的杂志期刊也纷纷在全国期刊零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约占了四分之一的份额。现在,也依旧在不断地跨越性地发展。
但,现在中国的动漫产业所出现的问题,却格外严重。
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论是儿童还是青少年都不喜欢中国动画,而是追求喜欢日本的动画。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中国动画的质量和内容问题。
过分追求寓教于乐,而导致教大于乐,这便是当今中国动漫所最急需整改的弊端。
日本动画之所以如此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他们的内容上吸引观众。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个人,宫崎骏。这个老人所制作的动画都会融入自己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探索和思考。像《风之谷》,大胆地虚构一个未来的世界,表现了人类在毁灭了原本的文明之后,学会与自然共生的美妙故事,在悠长的音乐声中,如一阵清泉汩汩而过,是观众在沉醉中,感受到了自己,抑或是宫崎骏本人的思考。这才是所谓的寓教于乐。
而中国的动画,不得不承认,内容是十分幼稚的,总是会在一个空前无聊的故事里,穿插一些所谓的教学,十五分钟一集的动画片里最少有五分钟是里面某个人物关于某个学科知识的解说。作为一个观众来说,他所需要的是使人莞尔一笑的放松,而不是紧绷绷的讲学。
而且,中国动画的低龄化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国人过于狭隘的观念,动画只能是给儿童看的,所以动画只能不得不一再地降低“智商”,这同时也导致了中国动画丧失了其他的观众群体。我国对于动漫的片面看法,也使得那些略包含了恋爱,格斗,夸张的作品基本未被刊印,更不会被动画化。
过分地强调“教”,而不是强调“乐”,迫使那些动画缺乏新意,始终老调重弹,甚至照搬照抄。举个例子,曾经少儿频道播出的所谓大型动画片《天眼》很多是照抄《哆来a梦》中的故事情节,只是把哆来a梦的百宝袋换成了天眼而已。不过这并没得到认证,但确实十分相似。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动画事业急需要创新,我们需要新颖的剧情,全新的人物。而不再是那些阿猫阿狗直立行走,在我们熟悉的剧情里,滔滔不绝地说教着。
个人觉得,广电总局应放宽对作品要求的限制,审核时不应只注意这部动画片是否有爱国精神,是否有教育意义,而更是注意这部动画是否好看,是否会被观众所认可,所喜欢。同时,对于国产动画的保护政策也应适当松动,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保护政策,才导致了中国动画大量的粗制滥造,缺乏内涵。
说到粗制滥造,也不得不提及中国动漫的质量问题。对于漫画,了解并不深,但对于动画,确实满腹怨言。
从创作手法来说,画面还是十分生硬,特别是在转换画面时就好像两张画强行拼接在一起,其他的无论是人物的动作连接还是整体看上去的效果,就好像还是水彩笔画出的儿童图画。在线条上,总是采取粗线条,使得画面不够真,依旧让人不舒服。
而人物的刻画上几乎是无任何优点可言,始终是几个脸型不变,有时甚至连发型不曾改变,只是颜色换了一种而已。过分地强调写实,导致了人物的极端不协调。面部表情生硬,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就连开口说话也只是一张一合,如果是正常人,那样子张嘴,能说得出话吗!就连流眼泪,给人的感觉也是十分虚假的,整体的感觉就像是九十年代的机器人,连移动都是那么困难。
一部动画就像是电视连续剧,而动画人物是主角,动画的灵魂需要有他们表现,如果这些主角是二维的苍白的平板的话,那么这部动画又如何打动人呢?
再来就是配音方面,这简直已经到让人声讨的地步了!我国的配音人员是不是那么急缺呢?以至于一部动画,里面总共才4,5个声音,一个配音就要配四个以上的角色,有时看到主角和反派人物用同一种声音说话,会不会有一种发寒的感觉呢?而且这些配音人员的敬业程度值得考量,总是一副慵懒的强调,或者故作紧张的声音,抑或者假到不能再假的哭泣,始终无法打动人心。
最后就是开头和结尾曲了,从日本和美国的动画先说起,他们在这方面确实做得很好,在制作一部动画时,他们总是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在制作音乐,无论是开头曲,结尾曲,还是插曲,都会请著名的音乐人制作并演唱。宫崎骏动画的音乐便不必多说,久石让的音乐早已成为宫崎骏动画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像《火影忍者》,《网球王子》,还有美国的总动员系列等等作品,都有不同的片头曲,片尾曲,在对应剧情的不同时期播放,插曲好听,又渲染了气氛。
而国产动画的片头,片尾曲,则总是用少见的简单曲调,不断重复的歌词——也就是类似儿歌的歌曲,歌词内容空乏无趣,总是会有一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人一听便丧失继续看下去的愿望。所谓的插曲,便是要适应剧情,渲染环境,而不是为了增加说教。这是国产动画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方。
所以中国的动漫要掳掠观众的心,就必须学会开放,学会取长补短,学会改变观念,发展状况才能改变。这才是中国动漫所需要走的路,所需要走的很长很长的满是险阻的路。
当然,中国动漫并非全无希望,前景还是不错的,潜力也是巨大的。近年来也并非都只是粗制滥造的动画,像《喜洋洋和灰太狼》这部动画就极具创新意识,人物生动有趣,情节新颖活泼,是难得一见的佳作,还有《秦时明月》,《精灵世纪》等三维动画,也确实是国产动画中不可多得的。
日本动画也并非就是最好的,缺乏历史沉淀,他们的动画注定只能不断借鉴他国文化,这是非常不利,就像现在,找不到合适的素材,陷入困境。而我们有他们所没有的优势,丰富的历史,悠长的文化,给了我们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因此,只有由国家的大力支持,政策的松动和改变,以及民间的动漫爱好者的努力,中国动漫一定可以走得更远,更远。
-全文完-
▷ 进入黄益达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