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政治史上,领导人面对贪污丑闻的调查,不堪困扰而自寻短见的,卢武铉做了第一人。 卢武铉的个人羞耻感,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最高的代价,卢武铉坚定地纵身一跃,以死谢罪,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政治家的勇气。
卢武铉和其家族涉嫌贪污的两项控状,涉及款项加起来共600万美元。这一数目,与我国不少贪官污吏动辄数千万人名币相比,也算不得什么。为了区区数百万美元,62岁的卢武铉犯得上“畏罪”自杀吗?倒不如我们国内的某些贪官,捞了就跑,跑了就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逃官员数量约为4000人,携走资金约500亿美元。一走了之,没有几人被遣回的,更别说携走的大量资金。
卢武铉自杀事件之所以引起中国民众的广泛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于卢武铉卷入了腐败案,而是他的自杀体现出的耻感文化。显示了民众对官员道德压力的缺失深感担忧。
这种担忧由来已久。台上说得天花乱坠,台下贪得昏天黑地,背地里纸醉金迷,是我们国内一些官员“双面”政治生涯的真实写照。原北京海淀区的区长周良洛,这位一帆风顺的年轻干部,曾经被视为前途无量的政治新星,白天,以“明星区长”的身份主持廉政会议,义正词严地教育下属要清正廉洁;晚上,却以“陈总”的虚假名号,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左拥右抱,纵情歌舞。长时间里一直扮演着双重角色。像这样的官员不在少数。
官员,大都有着一定的权力,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台上说的话,没人敢不信;他们在台下做的事,又没人敢过问。表面上是不受监督的权力,导致了腐败,但究其根源,我认为是信仰的丧失,道德的缺失,最终沦为金钱和美色的奴隶。没有了信仰和道德的约束,他们什么话都敢讲,什么事都敢做。前段时间,贵州习水官员奸淫幼女,四川宜宾国税分局长买处,舆论哗然,讨伐之声不绝于耳。近日,发生在湖北省巴东的邓玉娇刺杀淫官案,再一次引爆了舆论,成为各大网络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舆论普遍表示了对邓玉娇敢于和邪恶抗争的坚贞刚烈性格的赞许,对其面对恶徒侵害,奋起自卫的行为给予坚决的支持,邓玉娇甚至被网友力挺为“抗暴英雄”。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贪财好色,使他走上了不归路。他有一句“名言”:“ 假如江西的新闻媒体能像美国记者曝光克林顿那样,敢于报道我的绯闻,我不至于落到死刑的地步。”东窗事发之后,没有从自身找原因,却埋怨起新闻媒体不监督,看无耻到了什么地步。
知耻近乎勇。陈寅恪说过: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丧失了耻辱感,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终将处于灭亡的边缘。商纣王荒淫暴虐,沉迷酒色,残害忠良,终为周朝所灭。吴王夫差因胜而骄,终致身败国亡;荒淫也好,骄傲也罢,莫不源于缺少耻辱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说了几千年了,真怕“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悲剧要在我们这一代发生!
-全文完-
▷ 进入木白风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