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一本书《上海闲人》,颇为感慨,泰特写如下,以飨烟雨众客。
一个有钱人突然放着钱不赚,有闲起来,于是《上海闲人》走进书店。“有闲”的基础是“有钱”,有钱的闲人并不闲,因为钱带来的安逸会生出无尽的闲,为了打发“闲”就要生出许多貌似风雅的事端。
《上海闲人》中闲了身子,却未闲下脑子和情感的主角是个茶道中的高手,一个入了美国国籍、又在梦呓中呻吟汉语的商场风云人物。清瘦、温和、博学,刚过四十刚刚离婚,标准的事业有成又不乏味的适合妙龄女子追求的一流男人。好在作者似乎深谙茶道,品位尚可,没有把这构思成让人牙酸的爱情故事。《上海闲人》是个让缺钱人看了很生气的一本书,凭什么这些人可以出入高档住宅,衣锦食玉,闲得天天泡茶馆,喝十几万元一斤的茶,又一副无限烦恼的样子。
凭什么?有人的闲是用前半生的辛苦与满面沧桑换来的。比如主人公之一的郁有,远赴美国,20年的商场搏杀,美好人生换来金钱无数。可惜美国不是他的归宿,美国语言永远都不能入他的梦。雷马克的名篇《凯旋门》中流亡的德国人拉维克与同是异国的女子琼-玛陀相爱,他们在死别时都在昏沉中说了自己的母语,谁也听不懂对方说了什么,这样的死别因此令人流泪遗恨。有人说这是《凯旋门》最让人震撼的地方。《上海闲人》闲人中的郁有有了钱,却无法承受民族认同感的真空,他想坐下来消费人生了,他想回到中国去消费他的人生,他为此付出了代价——离妻别子。
凭什么?女人陈燕欢把青春美丽押给男人,换来千万财富,她闲,闲得总去饭店点一桌菜,全吃下,撑得走不动道,再全吐出来,自我安慰曰:食不为果腹,只为满足口舌之欢。
《上海闲人》没让大多数算计着花钱的读者彻底失望的是:文章虽浅薄无聊,但借以卖弄风雅的茶论、紫砂壶收藏论等感悟人生的东西正在流行,还能让人耐住性子读一读,聊解饭后的空虚。
文中一段话颇有杜秋娘”花开堪折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味道:极品的茶很难得到,但你却不能因为难得而将之束之高阁,那样它会受潮、变质,失去全部价值。
这翻茶论是什么意思呢?放到书外可以理解为占有不拘格式,放到书里就有一比了:有的东西是要占有到肚子里的,如好茶,有的东西是要占有到眼睛里的,如大师的紫砂壶。怎样占有才有效又有价值,这要看你懂不懂了。就像人到中年,有钱有地位后,找了个情人,想抛下同甘共苦的爱人,爱人死缠烂打不让其如愿,其人说:年轻时不懂爱情,到了中年,懂了,却很难再选择了。等其人再有些钱,发现更好的人了,又扔了这个找那个,却说:我,性情中人嘛!并非见一个爱一个,只是爱的时候是真心的,爱下一个时也是真心的,天生的多情种子。等其八十岁了,又在嘴边流涎时回忆一生,教育孙子:你还小,还什么都不懂......
我们不必要懂才能活好,不懂,学啊!
-全文完-
▷ 进入taige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