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盐都重镇贡井,是相隔旭水河的“贡井”和“筱溪”两地经大桥和平桥将其合璧而成的。这真像东欧的一座城市——布达佩斯。
大凡贡井人都知道“大桥”之所指,但知道“济元桥”者却寥寥无几,更不要说知道关于济元桥的那一则优美的传说了。
其实,“济元桥”就是贡井大桥。何以名作“济元桥”的呢?请听听一位“老贡井”讲述过的一段美丽故事吧——
据说,清代咸丰年间,贡井通往舒坳(今称舒平)的石板大道上有家叫“金记客栈”的小栈房。年轻的栈房老板名叫金当山。在一个春夜里,夜已深了,金当山夫妇已经睡去,忽然听见有人敲门。金当山起身给开了门,但见此人浓眉大眼,头缠黄巾,身穿黄布马褂,脚登麻耳子草鞋,肩上扛着个沉甸甸的褡裢。金当山热情地招呼道:“客官,要住店么?”来人说:“是的,还有房间吗?”金当山说:“当然!当然!请进!请进!”金当山即麻利地安排他住下了。一宿无话。第二天,天刚麻呼呼亮,客官就走了。金当山来到他的房间里,发现那个褡裢稳稳地放在床头。急忙将沉沉的褡裢扛上追赶出去,赶了好几里路,不见踪影,只好回到店里。妻子金芳说:“何不打开看看?” 褡裢打开了,他俩惊傻了眼:只见褡裢里一头是白花花的银子,一头是金灿灿的金子。金当山发现褡裢里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一首打油诗曰:
昔夏平桥绝逢生,馈金稀薄酬大情。
修桥铺路行善事,长忆他年留后人。
看罢字条,金当山沉思起来——去年,夏洪爆发,旭水河猛涨,平桥都快要淹没了。金当山去贡井腰滩子(今和平路)办事后回家走在平桥上的时候,忽然看见走在前面不远处的一个男人一个趔趄载到了桥下,眼看就要被汹涌的洪水冲下瀑布冲进鸭儿凼了。金当山不顾一切跳进波浪翻滚的河水中,奋力把那个男人拽上了岸……
“他准是报恩来了。”妻子金芳说。
“他是叫我们用这些钱来修桥铺路啊!”
于是夫妻俩主持,请来工匠用金子和银子奠了基后,就动工叮叮当当修起桥来。三年之后,一座高大、宽敞的石拱桥在距平桥下游一箭之远处巍然崛起了。竣工踩桥(就像今天的竣工剪彩)那天,适逢一迎亲花轿路过。金当山等人见了,非常高兴,遂请新娘子下轿来踩桥并命名。这新娘子也聪颖大方,稍加思索后,穿着绣花鞋的小脚就走上桥去,在桥上边走边念道:
今日新人踩新桥,三年建筑万年牢。
金簪取下河中撂,是取芳名济元桥。
真是好戏连台,第二年,结婚多年未孕的金当山妻子金芳竟然生下一个胖嘟嘟的儿子来。至于那个落水的男人是不是那个送钱的客官,是人还是神?始终是一个谜。
传说终归是传说,然而这“济元桥”巍然屹立在贡井旭水河上确确实实有127年了。虽说贡井大桥就是“济元桥”,然而,今天我们眼中的贡井大桥与济元桥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所建的济元桥为六墩、五孔、石栏联拱桥。石栏高大、坚硬、造型别致而有其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其横切面上方呈梯形下方呈正方形。桥面用正方形石板呈棋子角排序铺就,坚硬而光滑,鱼鳞般美丽。可以算得上当时贡井人的杰作了。解放初期(即20世纪50年代),由于由于修筑大桥两头危崖的保坎,大桥的一墩、一孔被砌入了保坎中,故尔,今天看起来大桥只有五墩四孔。此为其一。
其二是,六十年代初,因省道“内乐公路”上交通繁忙,大桥成了“瓶颈”,亟待改造,于是用数根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梁横架于桥面,巨臂般向两侧各伸出桥面三米多长,在梁上伸出处铺上钢筋水泥预制板,做人行道,再筑起水泥板护栏。是故,今天看到的贡井大桥是古中有今,今中留古,古今合璧——桥墩、桥孔为一百多年前的样子,几乎不见漫漶;桥面则是现代人的打扮啰……
让我们在济元桥的今、古中去探寻人类文明的传承与接续因子!
让我们在关于大桥的传说中去读取贡井人从来就有的品德和品位吧!
-全文完-
▷ 进入曾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