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吃饭,朋友就说到了“abc”。
如今在中国,abc早已经不单单是外来语言中几个字母了。譬如说高考时候a、b类的考卷,是为了更加突出高考的公正性;家属区里面的a、b、c栋,是为了区分高度相似的建筑风格,以及可以起到一个确认地址的作用;驾照中的a、b、c牌是根据你的技术来确定你适合驾驶的车型,或者说你想开什么车就去考什么牌。而朋友的怨言是因为他所在公司的一项制度,准确点来说,应该被称为是“公司内部的强行制度”。这个制度最显眼的地方恰恰表现在“吃饭”问题上。
朋友的公司很大,是个容纳了几千人的港资企业。在这几千个人当中,香港人占了极少的一部分,但是大多数都是经理等职位。这些人每天都由总经理特意安排的厨师做饭,然后安排到优雅的环境里进餐。然后便是这些香港经理口中的“大陆经理与主任”,他们的伙食是免费的,而且有“专用食堂”,公司将他们所享受的待遇称为——“a餐。”有a就有b,b餐的待遇和a餐就有一段距离了,b餐的对象是办公楼的一些从事文职类工作和it、会计等部分人员,实行“两荤两素”“一半一半”制,就是可以吃两个荤菜,两个素菜,费用么,公司一半,你一半。至于的吃c餐的朋友就比较难过了,“一荤两素”不说,完全要自己掏腰包,这些人基本上就都是公司最基层的普通工人。以此类推,穿着的工衣与所住的宿舍也是如此,按所谓的“级别”分为a、b、c类,当然工衣的颜色以及宿舍的条件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其他的地方我不了解,但这样的企业在深圳绝不只一家,以至于所有为了赚钱的打工者都会面无表情的回应道:太正常了。是啊,随波么,一般人都会觉得大家都在做了,那么这件事就是“应该”的,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是不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就“应该”是正常现象呢?
回过头来再说a、b、c。大家都看到了新闻经常报道:a类院校今天开始录取,录取人数有多少多少;b类院校明天开始扩招,人数又有多少多少。很多学子们就想了,我一定要上a类院校,b类根本不做考虑,以下的c、d等等类从来就不曾出现在头脑的概念里。时间越久,这种分类渗透进了高中,初中,甚至小学里面。成绩好的孩子顺利“升级”,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里就要“砸锅卖铁”,凑钱“升级”。为的就是能进那个“高”一类的学校。从而可以自欺欺人的迈进教育家们口中所说的“希望”的门槛。
这使我突然想起了奴隶社会的买卖奴隶,强壮一点的奴隶能卖上好一点的价钱,而瘦小的奴隶如果卖不出去的话,就要被奴隶主的鞭子抽在和他一样的肉体上。当然我们如今不可能再出现这种“人”的买卖,但总觉得这交易是一直存在着的,只不过我们都很喜欢在“人”这个字的后面加上些貌似很光彩的字眼而已,譬如说“人才”、“人力。”
最明显的关于“人”的交易,大家有目共睹,篮球上有nba,足球上有“意甲”,“英超”,“法甲”等等。凭球技的高低来断定一个人的身价。看到了吧,明码标价。这就是“人才”啊,一个领域的人才。各个俱乐部里的老板们成立“a、b、c”等级不同的队伍,然后再将球员分为“a、b、c”不同的级别,在其身后贴上一个“价格”。如果某天你脱颖而出,这个“价格”就会被其他的老板撕碎,而后在你的身后重新贴上一个崭新的“号码”,口中不停的告诫你:“冲吧,我的孩子,该是你体现真正价值的时候了。”这是多么鼓励人心的话语啊,在那种境遇里,一切都完美了。我有了尊贵的人格,也有了无数的钞票,这就是所谓的“价值”。而谁曾想到,如若你没能抓住能令你一飞冲天的机会的话,在那样耀眼的光环里,你再完美的人格也会随着你的身价一落千丈。
是不是这也叫做“现实”,难道又是正常的么?
正常,什么是正常?我查过资料得知,正常来讲,正常的定义就是“大众化,普遍的”。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正常得让人觉得憋闷呢?
“a、b、c”做为分类的标志,的确很容易被人所接受。就像中国喜欢用“1、2、3”来界定不同的类别。可如果人有类别的话,那这类别到底是在指什么?
不要说是因为“能力”在作怪,一个人在某一领域能力的高低,本来是可以直接决定他的所得的。可如今我们并没有看到多少能力上的a、b、c。就比如说“学校的abc”,难道一句“教育质量好”就能说服他人么?“企业的abc”,仅仅是因为“我没逃税漏税”,就可以被政府信服么?“官员abc”,站在台前的几句口号就能抵抗住金钱的诱惑么?“农民abc”,免了税就能让我完全吃饱饭么?“航空abc”,几句空姐的问候就能降低我们的危险系数么?“酒店abc”,难道就能让那些怪异的性病远离我们么?
那么多的abc,请问到底有多少是因为能力被认同;那么多的abc,请问有哪些被分类到了“正常”的范畴里;那么多的abc,请问又有哪些是把“人性”考虑在了里面?
而如今,“人”的尊严都要分为“上中下”似的“abc”了,我也只能“赞叹”一声:“这人类的社会终究还是进步了……”
所以现在的“abc”,包括我打字所用的软件在内,其实早就已经被通通的智能化了;而且就在我们睡着的时候,“智能abc”也早就成了众多“高手”们用来“练习打字”的工具了。
-全文完-
▷ 进入深加工结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