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的歌曲,现在已很少有人唱,但对我来说那是我的至爱,因为它记载了我的童年。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专门组织了一次活动,我们班级的节目是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为了整齐,学校统一规定,参加合唱的同学须穿白衬衣。
当我高高兴兴的把这一消息告诉父母时,没想到父母却犯了难,到哪里去找白衬衣呢?即使去买,也是凭票供应,况且在那个商品十分匮乏的年代,谈何容易?考虑再三,父亲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对我说:“要不然,咱不参加了!”,父亲的这句话,真像一盆冷水泼在我的头上,我当时就“呜呜”的哭了。
不知什么时候,母亲悄悄走了过来,抚摸着我的头,眼里噙着泪花,说:“孩子,我去借。”就这样,在母亲的努力下,终于从一个女同学家借来了一件白衬衣。
常常是,当大人们正在吃晚饭的时候,我和妹妹准时趴在收音机旁收听《小喇叭》节目。“我叫小叮当,工作特别忙,小朋友来信我全管,我给小喇叭开信箱。”紧接着,一阵悠扬的乐曲过后,“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小喇叭里有雷锋,黄继光,董存瑞的故事,有猜谜语,还有“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听得我们如醉如痴。
再大些的时候,我改听别的节目,而妹妹依然热衷于“小喇叭”,有时我不得不和她争抢收音机,为此常常受到父亲的训斥。
当然更多的 时候,我去学校上晚自习。吃过晚饭后,我们端着各自的煤油灯陆陆续续来到学校。乡村的夜,总是静悄悄的。就这样,一间静谧的教室,三十多盏昏暗的灯,点亮了幼小心灵求知的欲望。
一个人,一件衬衣,一台收音机,一盏灯,构成了我童年全部的记忆。
我常想,童年是苦涩的,也是温馨的。
-全文完-
▷ 进入cqhua39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