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亲眼目睹了一个儿子跟父亲激烈争吵打斗的场面。俗话说“相骂无好口”,父亲骂起儿子来骂得也真够狠,又是摔东西又是诅咒;儿子骂父亲也同样毫不留情,字字句句像刀一样挖心。父亲性子急,骂不了几句就忍不住动了手。血气方刚的儿子不服气,蹦起来迎头反击。这一下,犹如火上浇油,父子俩顿时揪做一团,打得不可开交。母亲个子很小,夹在父子中间左右为难,看起来是那么的柔弱而单薄。她心急如焚,声嘶力竭地劝阻却一点作用也没有。她一次又一次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死死拖住她的丈夫,丈夫如一头发怒的狮子,咆哮着掀开妻子,向儿子扑去。妻子像一块木头,被重重摔在地上。幸好是摔在平地上,无甚大碍。尽管如此,打斗仍然没有平息。看到母亲被父亲摔打,儿子更是义愤填膺。儿子用脚向父亲踹着、踢着,父亲的拳头雨点般落在儿子的身上。最后,儿子被推倒在地,蹭了一身稀泥,眼镜掉了,脸也被抓伤了……
不了解的人一定会很吃惊,父子俩怎么会大动干戈?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纠纷,最说不清谁是谁非。到底父亲无理打儿子,儿子该不该还手?也许大多数人会这样说:世上只有父亲教训儿子的,哪有儿子教训父亲的理?儿子是个帅小伙子,个子比父亲还高。儿子很优秀,学历高工作能力强。父亲老了,脾气却越来越刁钻。父亲有很多坏习惯,常常像刺一样扎着家人的眼。儿子总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样。然而事与愿违,父亲像一棵被扭曲了枝干的大树,怎么也不能改变。
儿子工作后,父亲常常眼巴巴盼着儿子回家。儿子每次回家来,父子俩却总是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父亲的那些坏习惯让儿子感到特别丢脸,恨不能从父亲的身上一刀刀剔落。由于儿子常常数落父亲的不是,那挑剔的眼光让父亲特别难受,巴不得儿子永远长不大,处处都听自己的话。眼看着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而且还处处占了上风,在妻子的眼中,自己更是相形见绌,父亲感到妒忌、委屈、郁闷……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作暂时停顿闲置在家,他处处都想挣表现,却事事都不尽人意。失落感紧紧包围着他,他一天比一天更加烦躁,那些陈年陋习也跳了出来,更显得与家人格格不入,常常发生激烈的争执。妻子是一个特别能干的人,开了一家干洗店,进进出出忙里忙外。以前他常年在外工作,偶而回家来,妻子处处都会迎合、包容。现在失业了,长期呆在家里,自己倒成了一个吃闲饭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妻子不再事事迁就,甚至还当着儿子的面呵斥他,指责他的错误和缺点。没有谁理解他的心情,他开始借题发挥,妻子却认为他是在发神经。
在儿子的眼中,只有母亲的优点,父亲的缺点,偏激往往就这样在无形中产生了。儿子爱母亲,问长问短,时常关心。他也爱他的父亲,但一想到他身上的那些毛病,就忍不住要排斥、抵触。只要看到父亲对母亲有一点得罪之处,就立马站出来护着母亲。一旦父亲对着儿子吆喝乱骂,母亲也赶紧护着儿子。作为妻子的丈夫,作为儿子的父亲,他感到孤立无援,颜面尽失。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儿子犯了错,母亲可以包容,为什么丈夫犯下的错,妻子就不能谅解?儿子也跟着起哄,居然教训起“老子”来了!反了!真是反了!顿时,身为父亲的他怒火中烧,行为理智也跟着失控了,由此便发生了刚才的那一幕……
如果一家人,总是互不相容,势同水火,终有一天会四分五裂;如果一家人,总是互相顶撞,形同仇敌,终有一天会酿成悲剧。“家和万事兴”,作为夫妻,就应该做到“相敬如宾”,只有先做到互相尊重,才能得到宽容理解。作为子女,是调和父母关系的粘合剂。如果父母间有什么隔阂,应该两边相劝,及时调解,尽力修补。父母就好比是子女的手心和手背,子女不能对父母的素质高低加以评判、褒贬,或者按自己的情趣对父母产生偏爱、唾弃。孝敬父母,既要做到“不嫌母丑”,也要做到“不嫌父恶”。无论在哪里,都不要计较得失,原谅别人的过错,既可以消除矛盾,又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不要对别人横加指责,施加压力,多剖析自己,对言行举止进行自我约束,有错则改之。有一种爱叫“忍让”。最好能够以“忍让”的方式去善待别人的缺陷,用包容的胸怀宽恕自己所爱的人犯下的过错,给他一个悔悟的机会,留一个自省的空间,让矛盾在无声无息中悄然化解。
有句古训:“养子不教,父之过”。说明以前教育孩子,应该是父亲的职责。在古时候,大概是因为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只有父亲才有资格教育孩子。在儿子的心中,遵从严厉父亲的每一个指令,就是孝道。就算是父亲打骂儿子,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受到委屈,遭到误会,也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然,就是忤逆。其实要想儿子非常优秀,除非父亲能够处处做典范,以身作责。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是也。
后来,女人不仅不用“足不出户”,还可以到处“抛头露脸”,女人见识渐广,自然也挑起了“相夫教子”的担子。因为儿子常常沐浴在慈祥的母亲那无微不至的关爱中,学会了感恩,所以才有了“母慈子孝”。从一个“慈”字,可以看出母亲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即使是儿子犯了错,也能够做到宽容理解,并加以耐心地循循教导,为儿子在迷茫和混沌中指明方向;细心的母亲总会察言观色,一旦发现儿子有什么心事,一定会想方设法及时为他解开愁结;儿子有什么委屈或者遇到什么挫折,慈爱的母亲一定会尽力安抚、鼓励……慈祥的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分量自然也会越来越重,做什么都会首先想到母亲。由于“父爱无声”,往往父亲的感受最容易被忽略。父亲只顾挣钱养家、忙事业,成天在外奔波,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常常又粗枝大叶,不注重生活中的细节,自从撂开了“教子”这个挑子,跟儿子之间的距离也会日渐拉远。如果再不注意修养自身,不良嗜好也多、言行举止又粗俗不雅,在明辨是非的儿子心目中,形象就只会越来越低矮。男人没有眼泪,心里有什么苦恼也不轻易表露,一旦承受不住心理上的压力,爆发出来既会伤了别人,也会伤了自己。
现在的家庭,男女早已平等,不再固定由谁教育孩子,由谁挣钱养家。家庭条件较优越而又有涵养、有素质的女人一定也能“相夫教子”,做一位“慈母”。然而在普遍条件较差的家庭中,女人和男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同样担当着养家糊口的重任。忙碌的生活中,妻子很容易把爱心偏移,过多地倾注在孩子的身上,从而忽略了丈夫的心理需求。一位处处包揽责任的母亲常常是心力憔悴,又要“工作”,又要“相夫”,又要“教子”,还有做不完的家务……实在难以周全。如果家人相互间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心,自然会有欢乐、祥和、温馨的气氛。但愿家庭纠纷不要再次发生,但愿家家不再有难念的经.祝愿天下的家庭都和和睦睦。
-全文完-
▷ 进入雷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