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别是温柔的“秀”文清

发表于-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2:27评论-82条

时间过的好快,转眼间,离去年国家发布的限塑令马上就到一周年了。在我清晰的记忆里,去年的这个时候,去每家超市购物,都会见到这样的提示:顾客朋友您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开始,我超市(市场)将不再发放免费塑料购物袋,我们会为您提供有偿使用的可以降解的环保购物袋。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请谅解!一年了,一纸“限塑令”,堵住了不合格塑料袋涌入市场的脚步吗?现在市场状况如何呢?

一年前的六月一日,刚刚开始确限塑的时候,许多市民被收银员多收了三毛钱的有偿可降解塑料袋而感到诧异。“限塑令”实施后,塑料袋由免费提供改为收费使用,调查表明,大约将近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接受这种新的环保理念,能够身体力行,采用多种方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但是,也有35.2%的人仍然愿意花几毛钱购买塑料袋以图方便省事。现在去超市或者大的商场,总会被收银员问一句,“要袋子么?”许多人的回答是肯定的!用“收费”的办法来解决一些污染难题,总让人觉得有些尴尬,就像用收取“汽车拥堵费”来控制尾汽排放一样,又能起到多少作用?

印象中,“限塑令”开始执行后,除大型超市及商场按照规定执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外,农贸市场、菜市场、小摊、小店这些老百姓消费最多的场所,超薄塑料购物袋依旧“笑傲江湖”。在我市一些农贸市场、菜市场、社区小超市,超薄塑料袋依然唱主角。街旁的早点摊和小餐饮店等,超薄塑料袋的使用也很普遍。就我个人而言,出门的包里总会有一个布的购物袋。许多时候再没有拿包的情况下,还得借助于塑料袋的“帮忙”。我也没有停止使用塑料袋,尤其在早市买菜的时候,有时候没有塑料袋真的感觉不方便少,但是这一年用的数量相对少多了。

方便的塑料袋,确实是一种非常方便的东西,否则100年前被发明出来的时候,也不会被称作“一次革命性的解放运动”。况且人们已经有了使用这种东西的惯性,这种惯性是十分可怕的,后果是只要能够得到这种东西,就会有人去用。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唯有出台禁令,在生产塑料袋的源头上下手,也许才是最有效的。为什么说“也许才是最有效的呢?”试想:我们国家禁止吸毒,又有多少人在“禁”的前提下还在吸毒?我们国家禁止赌博,又有多少人在“禁”的前提下还在赌博?我们国家是禁止腐败的,当官的都知道腐败要杀头,但现在腐败的人还少吗?

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针对0.025毫米的具体指标要求,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市场80%以上的塑料购物袋厚度都无法达到要求,一般农贸市场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厚度在0.005毫米左右,大型超市和商场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厚度一般在0.015毫米至0.020毫米之间。质检总局要制订醒目的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保证塑料购物袋的质量。这个标准怎么界定?老百姓即使的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难辨别0.025毫米这个细微的厚度。在我们国家,人民币应该是最保险的了,但现在的假币是随处可见。假的名人字画、古董、食物药品,随时可以充斥市场,我们都辨别不出来,何况一个小小的可以降解的塑料环保袋呢!这些购买的可以降解的塑料袋会不会有假货充斥市场?现在降解塑料袋的呼声很高,制造商能不能已经把假货生产出来了?记得于丹的《论语心得》在百家讲坛播出的时候,她自己的书还没有写完,市场上已经开始出售她的《论语心得》了。我们国家的造假,是一般国家所比不了的。

记得当初宣传这事儿的时候,广播里说我们又要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样重新拎起菜篮子了。不过事情好像并不是那么的近乎人意,菜市场的小商贩门依然在免费的提供着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只不过在于他们攀谈中得知他们在为塑料袋的难买和价格上涨而发愁。拎着菜篮子买菜的多数只是那些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们。以前去超市买东西,一些大爷大妈总是喜欢跟收银员多要几个袋子,而现在这些大爷大妈总是拿着自己的袋子去买东西。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步呢?当初我们从菜篮子转变到用塑料袋已经渐渐的习惯,而现在从塑料袋转变成菜篮子还是要转变习惯。 

说到习惯,不仅想起了世界上目前真正根治口香糖的国家和地区——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并未规定在新加坡吃口香糖违法,而是从进口和销售两个源头环节加以遏制。新加坡对口香糖下了严格禁令,除了禁止制造、进口和出售外,新加坡法律条文还规定:乱吐口香糖残渣者,初次发现将被罚款1000新元(约5000元人民币);第二次被发现者,将面临最高2000新元(约10000元人民币)的罚款;如果第三次或更多次违反条例者,则将面对最高5000新元(25000元人民币)的罚款。此外,违法者还有可能被罚最长12个小时的劳动改造。小小一枚口香糖,背后有经济链,也有道德链,还能折射城市管理水平。只有从各个角度都用力了,才可能撬动粘粘的口香糖残渣。虽然新加坡现在取消了对口香糖的禁令,但只有那些登记注册的人才有品尝口香糖的权利。而且违规买卖将被判刑罚款。试想,如果把我国的“限塑”也这样严加控制的话,还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吗?

国际上对于塑料袋的利用以及它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也成了时尚的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禁塑”了,美国旧金山市禁止超市、药店等零售商使用塑料袋;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禁用塑料购物袋;坦桑尼亚、乌干达禁用塑料袋;我国台湾地区禁止塑料袋。我国的规定是: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不是“禁用”,不是“免费”,而是“有偿使用”。禁用,你想用也没有了,干脆就不生产了,让你看不到了。免费是白给的,会有污染。难怪有人问:有偿使用就不污染了吗?既然对大自然有害,为什么不一禁到底呢? 

“限塑令”,有关部门最终还是选择了“限”,但是限就真能限得住吗?谈限制就是要看大家的自觉,更多则是道德约束。虽然我们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但是我们同样有着自己的特殊情况,我们有城乡差距,有地域差异,有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因此,从范围上来讲,仅仅靠道德约束可以约束部分人,可以约束部分使用塑料袋的场所,而从时间上来讲,可以约束一时,却难以约束一世。去年宣传“限塑”的时候,大张旗鼓,可是没过多久宣传就明显的减少了。现在,在“限塑令”出台一年之际,本应是宣传的集中期,可是无论是媒体还是相关部门,关于“限塑令”的宣传不多。正是因为宣传的乏力,直接导致施行当日,商家、消费者对“限塑令”的陌生。 

“限塑令”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调查问卷显示,实施“限塑令”后,71%的被调查家庭在购物中得到的塑料袋数量有了下降,其中36%的被调查家庭已经不用塑料袋了,但仍有26%的被调查家庭在购物中得到的塑料袋数量不变。相差部门对一年来的塑料袋使用情况做了调查:“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明显减少,其中商场和超市最为明显,减少量在75%左右。”这个数字的得出是令人骄傲的。但是,这个统计只是对大型商场或超市进行的统计,而对农贸市场、菜市场、街头小摊等使用率高的地方忽略不计。这样的统计有点像统计部门统计全国平均工资时,只统计在岗职工而得出民众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足一样,根本不把农民、个体户及下岗人员及无收入人员的数字或者是负数收入统计进来一样。所以,成绩是相当可观的。而现实生活中并不如此乐观。治理白色污染,应当从生产源头往后疏导,而不是从民众这里堵截。这边是不让使用超薄塑料袋,那边小作坊还在大肆生产塑料袋。源头不控制,集贸市场一天查两次也无济于事。

事实往往是这样,下了“限塑令”这道令很简单,但是执行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情了。初衷是好的,真正执行下去也许就变味了。这也许就应了老百姓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了。想一想,过去二十年,也是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有关部门不知出台了多少次规定,可到头来还不是你喊你的,我产我的,他用他的,谁也没耽搁,几次隆隆的雷声过后,还是看见到处仍在用一次性筷子;再想想垃圾分类,请明星做做广告,办置几个分类的垃圾箱,结果如何?谁去分类了,该怎么闹腾还怎么闹腾,集体不作为;再看看2007年9月22日,我国迎来的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的第一个“无车日”,2008年的无车日效果就不好,因而也没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那塑料袋呢,我们采用一样的手法来限用,会不会起作用呢? 

去年,“限塑令”刚颁布不久,我在我市一家酒店吃饭后,点了一个菜打包,服务生说:“一个打包袋2角钱。”我说:“可以,包好给我拿来。”而今年春节后,我又两次在这家酒店吃饭,同样在饭后又点了一个菜打包,同样的袋子却没有再收钱。这时我就想起了小沈阳小品中的话:“为什么呢?”我没有答案。如今,“限塑”一周年了,除了在大型超市购物仍需掏钱购买塑料袋这点“限塑令”残存的影子之外,在小型超市、农贸市场以及小吃摊等几乎所有需要塑料购物袋的地方,塑料袋的使用早已是肆无忌惮,而且一律免费。让我有了一种“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觉。

限塑”也好,“禁塑”也罢,但愿“限塑令”,别温柔地陷入与一次性筷子、垃圾分类、无车日同样的田地,更不要是一场“秀”出水平、“秀”出影响、“秀”出政绩的“秀”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释藤点评:

读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心情是沉重的,甚至有些压抑。是的,自国家实行了“限塑令”后许多的商家店铺开始拒绝给顾客提供塑料袋,如果有需要的话就花几毛钱购买一个塑料袋。其实这就如同作者文章中所言的一样,换汤不换药,并不能够起到真正限制的作用。国家的规定刚刚出台的时候闹的沸沸扬扬,可是一段时间的冷却后,这些规定也开始渐渐地消失了。虽然这样的规定让有些顾客对塑料袋的使用有了些收敛,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依旧我行我素。花几毛钱就能够解决自己的不便,谁不愿意呢?所以说“限制”并不是“禁制”,这样磨棱两可的规定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文章引经据点,运用大量的观点和例子,真实地阐述了自己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无奈和担忧,读这篇文字让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一些震撼性的洗礼。我们只是希望这样的社会现象能够在某一天自然而然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们自觉自发的一种行为就好!
文章用词精彩,观点清晰,欣赏后又让人深思,值得一品!

文章评论共[82]个
梓菲-评论

姐菲追来了,嘻嘻,杂文也这么棒滴。。。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2:50

文清-回复妹妹过奖了,这是现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情况。 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2:55

美泉-评论

还板凳呢……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08

文清-回复我给你搬个沙发来吧,请坐! 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16

美泉-回复在姐面前,还是坐板凳好了…… 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56

嫣云含笑-回复哥哥,我陪你坐板凳,凉快呢……问候文姐姐! 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2:57

文清-回复美泉不要这样说,我们散文组的朋友,沙发都是沙发,板凳都是板凳,我的无论是什么,都让给所有的朋友们。 at:2009年05月30日 下午3:25

文清-回复我带来了竹席,与二位奉上,我也加盟坐在这里慢聊。 at:2009年05月30日 下午3:44

静月清荷-评论

第一次看清姐的杂文,缘来这样棒!我今天去超市,花了一块钱买了三要袋子,郁闷极了!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15

文清-回复妹妹过奖了,我写杂文,只是生活中的身边小事,却不关心政治的。 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18

如水相逢-回复你真幸福,一块钱还能买三个,俺们这里一块钱只有两个啦! 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2:13

文清-回复中国太大了,各地方的物价都有差异的。问好如水朋友! at:2009年05月30日 下午3:45

舍郎-评论

事在人为,物在人兴,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度国情罢了!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25

文清-回复兄台说的有道理,问好! 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36

醉里挑灯-评论

好一篇时政散文,将禁塑这一社会事件说得如此透彻。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32

文清-回复朋友过奖了,这只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看到了,就想写篇心情文字。请茶! 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42

醉里挑灯-回复谢茶。文如香茗,品已足矣。 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2:13

文清-回复多谢,刚看完你的《相见时难别亦难》,还在回味之中。 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2:15

醉里挑灯-回复谢谢文姐的赏读,粗浅的文字,让你见笑了。 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2:18

文清-回复不是我恭维,你的文章很耐读。 at:2009年05月30日 下午3:48

美泉-评论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我们这里还用着塑料袋呢……欣赏文清姐的文章,令人思考呢。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1:58

文清-回复现在这样的状况可以说是中国的弊病。但愿这样的无奈能早些结束吧! at:2009年05月30日 下午3:57

如水相逢-评论

好像超市还行吧,菜市场就不一样了,免费的!不过我朋友在北京,她说菜市场也一样的执行呀(天子脚下,皇城边上,那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主要还是看自律,现在很多人上街都是带着环保袋了,当然是要做得好看些(现在主要还是一些公司在免费发放,当是做广告,款式差了点)。某天去银行办事,看到很多公司的会计也都是提着环保袋的。也许某一天,开着小车,提着环保袋真会成为一种时尚!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2:10

文清-回复是的,您说的没错,也许现在只是个过度时期,100多年的方便,现在想立刻制止是不可能的,需要时间。 at:2009年05月30日 下午3:59

幽兰在深谷-评论

姐姐美文不断,欣赏加佩服,问好了。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2:29

文清-回复妹妹过奖了,这是生活中遇到的事,去超市经常忘记带环保袋,有时候只好花3角钱买一个。 at:2009年05月30日 下午4:00

嫣云含笑-评论

我们这里也一样,反正俺是无语了,不说……文姐姐开心!at:2009年05月30日 中午2:58

文清-回复只能说慢慢期待更好吧! at:2009年05月30日 下午4:02

温筱鸿-评论

关注现实,你的文字视角处处宜人!问好,朋友at:2009年05月30日 下午3:17

文清-回复过奖了,这是天天发生在身边的事,看到了,想起来就写了。 at:2009年05月30日 下午4:09

妙歌-评论

我就想不通哈,难道用钱买的塑料袋就不污染环境了吗? 问好文清!at:2009年05月30日 下午3:38

文清-回复我与朋友一样的想法,花钱就不污染了吗?问好! at:2009年05月30日 下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