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满是粽子飘香的时节。忘不了那用翠绿竹叶裹住的一个个香甜思念,忘不了绿旗一般插在门上艾叶的清香,忘不了母亲包粽子时那满足的神态和暖暖的笑容。
小时候,还在端午节的前几天,整个村庄就好像被歌声般的童谣包围着:“五月五,过端午,吃粽子,香满屋;五月五,龙船下水打烂鼓。”那欢快的喊叫声分明让人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节日气氛。
故乡的端午节过得热闹隆重,虽然到城里看龙船是我们乡村孩子难得的奢望,但美美地吃上一顿粽粑确是实实在在的。端午节包粽子是我们村里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左邻右舍,老嫂子、小媳妇、大姑娘有说有笑,洗粽叶、浸糯米、选配料,七手八脚忙得亦乐乎。
粽叶是在农历四月人们摘下来洗净晾干的箬竹叶子。箬竹是竹类的一种,它一般生长在山里的溪旁、沟边的潮湿环境中,一蓬一蓬的,并不显眼。这种竹子的叶片很大,清绿清绿的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既是包粽子的最好用叶,也是农家做斗笠遮风挡雨的上等材料。包粽子的原料要选颗粒细长的上等糯米,配料有猪肉、绿豆、黄豆、花生、芝麻等。猪肉以五花肉为最佳。
故乡的粽子是不加碱的,而是将稻草烧成灰后把灰装进隔有纱布的箩筐里,然后慢慢地往箩筐里倒入清水,清水经过稻草灰的反复过滤,像刚出炉的黄金,金黄金黄的没有半点渣子,这便是故乡包粽子用的最好土碱了。包粽子前,把晾干的箬竹叶子和糯米在土碱水里浸泡一会儿,淘洗沥干即可。
看母亲包粽子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那时,物质生活都很贫乏,但母亲总能做到“空时不空节”,早早地腾出端午节的糯米和配料。在过节的头一天,母亲面前摆满了大盆小钵,箬叶草绳,我们兄妹都围着她转,有事也打个下手,帮忙递些东西。母亲把两片箬竹叶叠起在左手里卷起漏斗状,右手舀入定量的糯米和配料,在空中麻利抖动几下,让糯米和配料不动声色地沉下去,只见那箬叶舞蹈般地在母亲的手里折叠几下,母亲右手拿起连同土碱水浸泡过的稻草,一头用牙咬紧,呼呼地在粽子上捆上几圈,这样,一个精美的三角锥形粽子就变戏式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了。顿时,那份满足,那份幸福,那份食欲便溢满了我们的心田,欢快的笑声也随风在山村里飘荡。
这天,我们都早早地吃完晚饭,帮母亲准备好柴火,把灶里的火烧得熊熊的。母亲小心地把粽子放进铁锅里用水浸没,这便是开始煮粽子了。我们一家人都围在火塘边,火塘里不时发出一阵噼里啪啦音乐般美妙的声响,那烟火也时高时低,像在迎接粽子成熟而舞蹈。这时,我们总会闹着母亲讲一些譬如《两兄弟》、《燕子姑娘》、《天高不为高》那些母亲永远讲不完的民间故事。讲着讲着,那上气的粽子弥漫出来的清香便不时钻入我们的鼻孔,沁入我们的心脾 ,然后随着那袅袅炊烟静静地来来去去。往往就在这不愿离我而去的清香中,在母亲讲不完的故事声中昏昏欲睡,直到母亲大嚷一句:“都去睡吧,明天好早点起来吃粽子。”我们才咽着口水纷纷去睡。
第二天,我们一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揭开锅盖看看粽子,那种情形无法形容,只觉得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我们赶紧洗把脸,从锅里捞出一个粽子放在手心一拍一吹便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有时烫得张开小嘴“哈、哈”使劲地喝几口冷空气又忍不住吃了起来,活灵活现的一个“饿痨鬼”神态。
小时候,只知道年年岁岁的端午节都有香喷喷的粽子可吃,后来长大了远离了母亲,也远离了我的故乡,走上了漫漫的求学之路。在坎和的求学路上,才知道它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才知道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来历都是源于一个具有铮铮铁骨爱国诗人——屈原。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为的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为的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是啊,龙舟竞渡也好,吃粽子、喝雄黄酒也罢,恐怕不是一个节日就能说得清的。单从端午节的粽子来说,它里面包的至少是炎黄子孙那份爱国爱民的情,包的是中华民族那份崇敬的心,包的是华夏灿烂古老的一种民俗一种文化!故乡端午节的粽子又何尝不是呢?
(写于2009年5月28日,端午节)
-全文完-
▷ 进入寒亭暖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