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师傅的力荐下读了张爱玲的一些小说,从《花凋》到《倾城之恋》,还有《金锁记》,都是关于女性的一些故事。从这几篇可看出,作者对女人是观察的极细的,浑厚锐利的文笔让女人特有的虚伪、虚荣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又不失本分。于是,感慨之余便写下一些评论,以此纪念一代文学大师张爱玲。
《红玫瑰与白玫瑰》(以下简称《玫瑰》)讲述的是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的故事,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相较于《倾城之恋》,《玫瑰》华丽感渐褪,精致感犹存,字里行间更予人一种仿似荒烟蔓草的触感。故事的地点及人物跨越几个国界,比如男主角振保的初恋,被他自喻为玫瑰的一个英国女孩;另一个则是他真正的情人——他朋友王士洪的妻子,新加坡的华侨王娇蕊。
红玫瑰与白玫瑰并非特指某人,而是女人的代表。因为他初恋女友名叫玫瑰,所以他把以后所有的女人都比作玫瑰。红玫瑰,有着特殊的暧昧,它可以是街头的妓女,也可以是朋友的妻子,无国界之分,无感情可言,有的只是情欲和索取。而白玫瑰,则是为他传宗接代洗衣做饭的妻子。如此解释,也就更加简单化了。我想,从古至今这世上每一个男子,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故事背景大约是1920年,中国正是新旧思想交流时刻,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颇占优势,阶级观念深入人心。尤其对于那时西方高调主张的男女平权,主人公佟振保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将其演变成情欲,一种无需为对方负责的情人关系,也无需顾虑对方身份。在后来与同室好友的妻子王娇蕊发生关系时,他也有理由说服自己。所谓的男女平权,大概就是这样了。中国人“朋友妻不可欺”的古训,可是被他抛去了九霄云外——又或者他并没将同室的王士洪当作朋友。
文中有一些关于情欲的场面,在这方面,作者影影绰绰,多用暗示。虽只寥寥数语,也表现得酣畅淋漓,让人忍不住跟着浮想联翩。振保在巴黎街头遇见一妓女,“他加紧了步伐往前走,裤袋里的一只手,手心在出汗。他走得快了,前面的一个黑衣妇人倒把脚步放慢了,略略偏过头来瞟了他一眼。她在黑累丝纱底下穿着红衬裙。他喜欢红色的内衣。没想到这种地方也有这等女人,也有小旅馆。”初见王娇蕊时,又是不同的,他冲凉时感觉“楼底下的锅炉一定在烧着,微温的水里就像有一根热的芯子。龙头里挂下一股子水一扭一扭流下来,一寸寸都是活的。”“他喜欢的是热的女人,放浪一点的,娶不得的女人……看她的头发!——到处都是她,牵牵绊绊的。”既大胆又含蓄,抒写人物心理堪称绝妙。
最终,当娇蕊爱上了他,要与丈夫离婚时,振保第一次感到事情严重。他当然不会认同这样的女人可以娶来为妻——中国的好处他也要,外国的好处他也要。他快刀斩乱麻的,借助母亲这个活道具,狠心解决了与娇蕊的情人关系,迎娶了后来的妻子孟烟鹂。但这并不是他的初衷(这决定了他以后与烟鹂关系的不和谐),起初他对娇蕊是信心满满的,他以为自己有分寸,知道适可而止,一切在掌握中。一旦失控,他就退却。这是多么自私的态度,甚至有些龌龊的。在此,倒忍不住要为娇蕊抱不平了。至少她是真实的。
她对他说道,“你知道么?每天我坐在这里等你回来,听着电梯工东工东慢慢开上来,开过我们这层楼,一直开上去了,我就像把一颗心提了上去,放不下来。有时候,还没开到这层楼就停住了,像是半中间断了气。”“没有爱的时候,不也是这样的么?若是没有爱,也能够这样,你一定看不起我”。她为他付出,愿意为他放弃丈夫给她的优越富足的生活,与他永远在一起。因为自己曾经的作风不被大众接受,她想为此作出种种改变。可在他眼里,“她有许多情夫,多一个少一个,她也不在乎。”最暴露他的凉薄的是他拒绝娇蕊后,娇蕊仍抱着一线希望到医院来看他,意识到两人终无结果,伏在他身上痛哭。他竟然能冷静的从审美的角度觉得“这女人的心身的温暖覆在他上面像一床软缎面子的鸭绒被,他悠悠地出了汗,觉得一种情感上的奢侈”。娇蕊爱上这样一个人,实在有点盲目了。
迫于形势,振保不能不割爱结束这关系。他在安慰劝导王娇所说的那番话,是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娇蕊,你要是爱我的,就不能不替我着想。我不能叫我母亲伤心。她的看法同我们不同,但是我们不能不顾到她,她就只依靠我一个人。社会上是决不肯原谅我的——士洪到底是我的朋友。我们的爱只能是朋友的爱。”多么义正言辞,仿佛他是受委屈的那个人。他还不无沾沾自喜的想到,他为了崇高的理智的制裁,以超人的铁一般的决定,舍弃了她。这话也呼应了前面说的,“他是有始有终,有条有理的,他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纵然他遇到的事不是尽合理想的,给他心问口,口问心,几下子一调理,也就变得仿佛理想化了,万物各得其所。”
《玫瑰》无微不至地描写了一个男人的自私与精打细算,以及他的个人意识膨胀过度,总体竟给人独角戏的感觉。舞台予人的感觉大凡是美丽的,给人无限遐思,向来被引为经典,但这文中,我所能感觉的便只有无限的苍凉感慨。
本文中,男主角个人的心理活动占了很大篇幅,这也使得其他人在无意中成了他的衬托,这其中包括他的年轻便已丧夫的寡母,弟弟妹妹,以及为他生孩子的妻子。“侍奉母亲,谁都没有他那么周到;提拔兄弟,谁都没有他那么经心;办公,谁都没有他那么火爆认真;待朋友,谁都没有他那么热心,那么义气,克己。”人前,“他是正途出身,出洋得了学位,并在工厂实习过,非但是真才实学,而且是半工半读打下来的天下。他在一家老牌子的外商染织公司做到很高的位置。他太太是大学毕业的,身家清白,面目姣好,性格温和,从不出来交际。一个女儿才九岁,大学的教育费已经给筹备下了。”可其实不然,全然不是这样的。的确,他是正途出身,也有真才实学,他太太大学毕业,面目姣好,从不出来交际,还有他女儿……可全然不是那么回事的。
侍奉母亲,谁都没有他那么周到——读到最后,你会发现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话语。在别人面前,他这么吹嘘道“我母亲常常烧菜呢,烧得非常好。我总是说像我们这样的母亲真难得的。”可实质上呢!“因为里面经过这许多年的辛酸刻苦,他每次赞扬他的寡母总不免有点咬牙切齿的,虽然微笑着,心变成一块大石头,硬硬地‘秤胸襟’”。婚后,因为家里一些小事情,他母亲与他妻子产生了矛盾,并负气搬回老家江湾。对此,他是恨着的,“他觉得母亲如此任性地搬走,叫人说他不是好儿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真不知他母亲若是知道这想法会生出怎样一番想法?因此可见他虚伪的一面。
《玫瑰》另提出了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坟墓为何成了婚姻的代名词?婚姻又是如何演变成坟墓?中国的家庭里弥漫着莫大的悲哀,而生活其中的人并不知情。只知一味地在物质细节上寻求安慰,忽略了真正意义精神上的需求,沟通的重要性,各种悲剧便应运而生——死亡有时不一定是真正的悲剧。
都说婚姻是美好的,幸福的,但在振保与烟鹂的婚姻中,我只读到了琐碎与尴尬,还有一种不确定的、无所不在的悲哀。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她便从少女成了少妇,完成了订婚与结婚的全部过程。
本文中另一个悲剧角色便是振保的妻子——一个家道中落的小姐,二十二岁的孟烟鹂。其实,烟鹂开始对这婚姻是抱有期待的,殊不知竟成了她今后人生悲剧的源泉,而真正使他们走到这步的罪魁祸首是各自的无知。虽说是同床共枕,但实际他们是形同陌人,双方除了彼此身体可说是一无所知,这样说会不会太随意化了?婚后,“振保这时候开始宿娼,每三个礼拜一次”,对于丈夫这一切,身为妻子的烟鹂是从不疑心到。在她眼里,丈夫便是天,是她的整个世界。如此反复,家庭便成了烟鹂一个铁笼,一个不被外人所接触也不接触外人的铁笼。
烟鹂渐渐地似乎也感觉到了那种凄凉,在振保将女儿送去学校住读之后,“烟鹂得了便秘症,每天在浴室里一坐上几个钟头——只有那个时候是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做事,不说话,不思想;其余的时候她也不说话,不思想,但是心里总有点不安,到处走走,没着落的,只有在白色的浴室里她是定了心,生了根。她低头看着自己雪白的肚子,白皑皑的一片,时而鼓起来些,时而瘪进去,肚脐的式样也改变,有时候是甜净无表情的希腊石像的眼睛,有时候是突出的怒目,有时候是邪教神佛的眼睛,眼里有一种险恶的微笑,然而很可爱,眼角弯弯的,撇出鱼尾纹。”这一段有关“肚皮”的描写再传神不过的写出了烟鹂的空虚与无聊。这时,她已然成了一个怨妇,由此可见,女人所有缺点,不仅仅来自本身,与外界环境也有着莫大的关联。男人在外奔波,自然避免不了与外界接触,而女人就不同。接触的所有人,整日里除了丈夫便是孩子;去的所有地方,除了厨房便是卧室——那时候的社会大多如此。烟鹂为人处事欠缺圆滑,与婆婆无法相处融洽,甚至还有些讨人厌,我想,相较于丈夫的种种行为,甚至于她后面的偷情,还是可以理解的。
无意中撞见妻子与裁缝的真相,振保深受刺激,“振保现在常常喝酒,在外面公开地玩女人,不像从前,还有许多顾忌。他醉醺醺回家,或是索性不回来……只差把妓女往家里带。”再后来竟发展到“那天下午他带着个女人出去玩,故意兜到家里来拿钱”。事已至此,夫妻双方都不肯承认今日这情景跟自己有关。
振保不再拿钱回来养家,打碎家里所以可以打碎的东西,烟鹂这时候倒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小妇人,一下子有了自尊心,有了社会地位,有了同情与友谊。文章最后,振保还是“改过自新,又变了个好人”。男主角变好了,可是怎样的“好”?是恢复以前,赚钱养家?我无从得知。
描写男人的劣根,没有比这更深刻了。“嫖,不怕嫖得下流,随便,肮脏黯败”,话虽粗俗,不被旁人看得起,但它的启发性还是大于刺激性。男人总是有诸多借口和理由将性与爱分开,正如文中所言“男子憧憬一个女子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魂。唯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这话是绝对的经典,我想,任世上哪个男子,对此话都无法进行辩驳。
振保的独角戏早已落幕,合上书本,我深深地叹息着。如何让婚姻不再成为坟墓?我虽未经婚姻,但我想,夫妻双方之间的沟通最是重要,有什么话要说出来。还有一点,也是至关重要,因为生活本身是不够好的,那么我们就要在家庭之外另有一个生活的目标,这样,两人各有寄托,才不至于独独让女人变成一个朝送暮盼的望夫石。
-全文完-
▷ 进入风雨承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