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儿女,在这苦海中沉浮,竟也有那么多的灵魂-----强烈渴望的,并不只是完全为了面包。有些人类,除了能够吃饭之外,并不能就这样对生命不再提出其他的要求。哦,我们太棒了!
让我们在这情天恨海中,舞一场漂亮的探戈吧。舞呀,舞呀,曲终人散的时候,你如果舞的出神入化,你会发觉,怀里的人自由了,你也自由了,释放了,你将是一个跟自己自由了的人。”
三毛,是我们未曾谋面但并不陌生的故人,她一生充满浪漫传奇色彩,她用经历丰富了我们求知的渴望,并用笔墨文章见证了西属撒哈拉的飞沙扬尘和与大胡子荷西的千里奇缘,并是一个把对丈夫的爱留在史册上供世代人品味的人。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索性忘了我是谁吧。因为我是不折不扣的“流浪汉”,一个在阳光下拖着慈悲的影子,默默地一步一步趋向救苦救难的平凡人。”这是三毛的自我描述。
中国和西班牙很远,三毛和荷西却很近。在滚滚红尘中受过伤的三毛,相信冥冥中有一段更美好的爱情等着她。于是,她擦干伤心的泪水只身远赴西班牙,与为她守候了6年的西班牙大胡子荷西终成眷属,共同在沙漠里演绎了绮美的爱情神话。
爱是一个永远都不过时的话题。三毛与荷西的爱情让人羡慕。她漂洋过海,为一段姻缘,荷西的爱啊,是一座灯塔,是一块磁铁,让三毛不再迷航。
三毛从不放弃生命,不放弃对生活的执着,在茫茫大漠中永不停步。她说过:“走断一双鞋,在此又买了一双新的,预备走更长的路。”
沙漠里,人们的生活粗却不俗,三毛用一双发现者的眼光同情地审视着红尘里的这一切。而这些人,是红尘里不同的舞者。
沙伦,一个老实木讷的沙哈拉威人,对他的“阿拉伯人造花”太太永远怀着巨大的爱情,一直坚信爱是不变质的,可是这朵假花——伊莎达一次一次只是利用了他对她的爱榨取他的一点点钱财,最后还是逼迫的他一无所有,甚至连声誉连亲情连沙哈拉的家也不要了。
飞蛾扑火是因为它看见灯光里有最美的天使吧,当它撞上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沙伦是一只飞蛾,用扑火证明他对爱的坚守。
故卡,一个天真可爱的沙哈拉维女孩,由于出生在了另一个国度,所以她的命运就决定了她的一生。十来岁,在中国,在三毛的观念中,本是在教室中读书、在父母怀抱中撒娇的孩子,而在撒哈拉属地,她却身不由己地披上了沉重的婚礼服,当发型由小辫换成宫女式的云髻时,她就注定了不再是小孩,而成为阿布弟的妻子。风俗,没人能评判它的对错。当姑卡在风俗和疼痛的逼迫下,用一声如泣如诉的叫声打破夜的沉寂时,人们兴奋满足地笑了,并以暧昧的喊叫加以回应。可是,那声叫的那么痛,那么的真,那么的无助而幽长。在沙哈拉威人看来,结婚chu夜只是公然用暴力去夺取一个小女孩的贞操而已。
荷西,一个西班牙籍的潜水师,三毛的“大胡子”,与三毛喜结连理。他们一同捡垃圾桶里的废铁钉,一起去迷宫山捡贝壳石头,一起搬条凳子去路口等地铁经过时的热风温暖冻僵的身体,浪漫又有情调,独立又不对立。他们没有疯狂的恋爱,但在结婚的时候,却又有很大的信心将手交到对方手里,并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三毛与荷西的婚礼是世界上最朴实无华而又最浪漫的婚礼,二人着装如常,手拉着手走一里多的路去打开两人幸福的大门。
人间远比天堂好,要不上帝怎么也会妒忌人间的爱侣美眷,把三毛的荷西早早地召回去了呢?
荷西走了,沙丘上,那一匹匹骆驼,在哀婉嘶鸣
再也没有人陪三毛去捡石头贝壳,没有人赞叹三毛做的“雨”很美味,没有人亲切地叫她echo,没有人与她红尘共舞那漂亮地探戈,再也没有人在她做饺子时从后面抱住她,泪流满面连连喊到:“你不死,你不死……”
丈夫死了,她的心也碎的无法粘合了,但是,她在爱的支撑下远渡重洋为丈夫修葺坟墓,并把红尘遗梦留于世界才随丈夫而去,她相信十年时间丈夫不会走得太远,因为要与他一起共奔天涯!
-全文完-
▷ 进入子夜潇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