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死亡的感慨穷凶极恶

发表于-2009年05月19日 晚上8:01评论-3条

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亡,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斯宾诺莎

死亡让人类感到恐惧,但人类又必须面对,却又无法克服。

曾经在儿童时代,就向往着长生不老。希望能成为天上的神仙,每天享受着蟠桃和琼浆玉液。当年龄稍大一点的时候,知道死亡无法克服。内心的恐惧一直伴随着,害怕哪天会遇到突如其来的灾害,因此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和我同心理的人很多,在中国一直存在着几千年。所以死后会怎样,又能怎样,却一直是一个未能突破的迷。

当一个人想到死亡,总会在自己的权利范围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死后拥有更多的财富,享有更大的权利。当这种思想普遍时,也就自然形成了鬼和神,形成了掌握鬼神的宗教。也就是利用了这一点,麻痹了人们的思想,从而成为民的信仰和官的帮闲。

不过也有一些人跳出了这个圈子。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浪漫的天才诗人徐志摩走了,走在美丽的云端里。徐志摩说过“是人没有不想飞的。”飞机的失事,标志着肉体的死亡,而灵魂却飞向了天外,飞到了理想的地方《云游》。谁又能说徐志摩的死不是一种幸福,一种理想的实现呢!

当一座座古墓被挖开,无数的文物随之出现;是身份的象征,是权利的象征,还是什么?当文物得到欣赏和赞美的时候,却少有人提起主人的身份,更少有人去研究其历史。站在另一角度来说,这是不是莫大的讽刺呢。现在还有更多的人在重倒这个看似美丽的覆辙。“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现,第一次是正史,第二次是闹剧”。为什么又会出现这么多的闹剧呢!相比之下,嵇康奏响广陵散,又是何等的壮观。

我个人觉得,死亡是那些富人畏惧的。在当代毕竟很多人都知道死后什么也不存在了,只是这是一个永远谁也不愿意捅破的谎言。从秦皇汉武到当代的那些集权利和财富于一身的大人物,谁又想去死,谁又愿意去死。当豪华的坟墓如春笋般林立,天价墓地高出活人的别墅;里面的尸体又是何等的肮脏,与那些华丽的墓碑又是多么的不相称。

死亡的恐惧也属于那些愚弱的国民。因为害怕下辈子的贫穷,即使不相信鬼神,也必须请和尚或道士来做下法事。这应该就叫防范于未然吧。这也是为什么道士和和尚在中国有这么高地位的原因。

真正理解死亡之后,是没有恐惧感的。当海子捧着《圣经》躺在冰冷的铁轨上,当火车呼啸而过;海子到底是生还是死,也只有理解生死的人,才能从海子的诗里体会到。

从生到死往往只是一瞬间,心跳的停止也是一个短暂的瞬间,这又有什么值得去恐惧呢。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在这相隔的一瞬间里,也只有福柯体验到了那种快感,体验到了生与死的距离。与其猥猥琐琐的等待死亡,还不如坦然的面对。至少在临死之前,不会恐慌时间流逝太慢,也不会再让尘世的浮华所迷惑。

从就极刑而无愠色的司马迁,狱中服毒的苏格拉底;当近代的萨特,福柯,……。生和死的碑文,如站牌般林立,一站接一站,只是少有人去欣赏,去感受罢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穷凶极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从生到死往往只是一瞬间,心跳的停止也是一个短暂的瞬间,这又有什么值得去恐惧呢。死是每个都必须面对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在这相隔的一瞬间里,也只有福柯体验到了那种快感,体验到了生与死的距离。与其猥猥琐琐的等待死亡,还不如坦然的面对。至少在临死之前,不会恐慌时间流逝太慢,也不会再让尘世的浮华所惑。好!认同这个观点!

静月清荷点评:

死去原知万事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死了就意味着一切的一切平归于了自然!
再读之下,推荐!

文章评论共[3]个
文清-评论

人生有生必有死,除非不生即不死,这是人人都要面对的事实。生与死就是一对孪生的兄弟,是每个生命都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at:2009年05月20日 中午2:39

姜铭亮-评论

问候主人了,欢迎到我的小屋参观参观at:2009年05月24日 清晨5:10

穷凶极恶-回复问候姜铭亮 at:2009年05月26日 晚上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