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皮革奶幽灵再现:为何敢步三鹿后尘?激情铛铛

发表于-2009年05月16日 晚上9:42评论-2条

三聚氰胺余波未平,浙江晨园乳业被查出“皮革造”牛奶,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又闹出皮革奶、人造奶。

皮革水解蛋白并非一个新事物,早在2000年就有媒体报道广东省出现了在酱油中添加皮革水解物的现象。与突然冒出来的“三聚氰胺”不一样,在食品中添加皮革水解物曾经有过苗头,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被纳入到食品安全的风险系统监测范畴。

4月24日,浙江金华市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通报了“晨园乳业”案件的查处情况。位于浙江兰溪的金华市晨园乳业有限公司,多批次牛奶中被检出一种名为“皮革水解蛋白粉”的物质,这种物质为可疑致癌物。

该案发生在全国九部委联合开展打非专项整治之际,且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情节极其恶劣,引起了浙江省、金华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批示要从严查处。

目前,该案已移交警方处理,企业法人代表毛建华等3人被刑事拘留。

举报:晨园乳业违法添加皮革蛋白粉

今年2月,有人匿名向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司举报金华市晨园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园乳业”)向奶粉中添加皮革蛋白粉来提高蛋白质含量的违法行为。

据了解,“晨园乳业”坐落于兰溪市上华街道赤山湖绿色农庄,企业占地42亩,员工约100人,日实际生产能力70吨,年销售额1820万元,是兰溪市较大的食品生产企业。

抽检:8批次就有5个批次检出

3月5日,金华市质监局配合省质监局依法对晨园乳业进行执法检查,该公司涉嫌添加非食用物质皮革蛋白粉生产含乳饮料。

3月18日,浙江省质监局对“晨园乳业”生产的8个批次含乳饮料成品、半成品进行抽样,样品送杭州检验。检测结果为3批次成品、2批次半成品含有皮革水解蛋白成分。

查处:企业法人代表被刑拘

4月2日上午,浙江省质监局从外围对“晨园乳业”销售到龙游、海宁和嘉善市场6批次含乳饮料进行检测,均含有皮革水解蛋白。因涉案金额较大,该案移交给兰溪公安部门处理。

当日下午,兰溪市公安局对“晨园乳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并对该企业法人代表毛建华等3人实施刑拘。(都市快报)

我们再一次低估了不法奶商的“智慧”与胆量!

惊恐的不仅是尚未摆脱信任危机的大小乳企,更有我们这些被“尿素奶”、“糊精奶”、“三聚氰胺奶”、“皮革奶 ”阴影笼罩的消费者,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们曾担心会不会再次出现“四聚氰胺”、“五聚氰胺”,哪曾想“皮革奶”这么快就粉墨登场。

经历了“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以及“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一次次受到伤害的我们曾善良地认为,包括晨园在内的所有乳企,这下总算应该产生深刻的危机意识了吧,这下总该以三鹿为鉴,加强行业自律,注重食品质量安全了吧。

然而,我们终究又被冒天下之大不韪顶风作案的晨园狠狠一击。

为什么三鹿奶粉被严打后,晨园乳业还要铤而走险呢?这是因为,乳制品生产企业是以蛋白质含量为牛奶计价的,造假者为了达到既要掺水又要保证蛋白质含量的目的,向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粉”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皮革水解蛋白粉”本身就是一种真真正正的蛋白,它比三氰胺更为隐蔽、更为难检、危害自然也就更大。

呜呼,不法厂商道德沦丧、人性泯灭以至如此地步,令人咋舌!

就在《新民周刊》刊发此稿之际,奶业又曝“解抗奶”——卫生、农业、工商、质检等六部委突然叫停“无抗奶”,据报,很大程度上是防止企业在牛奶及奶制品中使用“解抗剂”。

何谓“解抗剂”?其学名为“β-内酰胺酶”,可以用来分解和掩蔽鲜奶及奶制品中的残存抗生素,使牛奶顺利通过检测,冒充“无抗奶”坑骗消费者。

屡受伤害的消费者们已成惊弓之鸟,我们不禁要问,“皮革奶”究竟是“晨园”的独家秘方,还是又一个行业潜规则?

三鹿奶粉事件被曝光后,该企业一员工说,“三鹿不过是挤破了中国奶粉业内的脓包”,后来各大知名奶制品企业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被击倒的事实,也证明此言非虚。

一言成谶,晨园或许与三鹿一样,只是为病态的中国乳业提供了又一个样本?

并非个案

晨园乳业是一个地区性的品牌,其产品主要销往省内,食用过该公司产品的消费者们现在普遍担心,“皮革奶”秘方到底使用了多久?

早在2004年5月,卫生部就对河北、浙江等地不法企业用皮革废料加工奶粉原料的行为进行过整顿。

2005年3月,《新民周刊》记者在接到人称“乳业王大炮”的广东省奶牛乳品行业协会会长王丁棉以及其他一些知情人士的举报后,曾到山东等地调查日趋泛滥的假牛奶现象。

当时的调查发现,仅山东一省家庭作坊式的假牛奶企业就至少200多家,这些企业设备相当简陋:一口杀菌池、一个热水炉、一台配料机、一台灌装机,外加两三名工人就可以上马,总投资不过几万元。

一名“深喉”当时告诉本刊记者,假牛奶甚至可以与奶牛不发生一点联系,用人造蛋白、自来水,佐以香精等添加剂,按照购买的专业配方,就可以生产出来足以乱真的假牛奶。

这个“人造蛋白”就包括皮革水解蛋白,毫不夸张地说,一双皮鞋也可以液化成“奶”,当年“3·15”前后,《新民周刊》刊登了这组《当皮鞋成为牛奶》的封面文章。报道引起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重视,山东省随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整顿,查处了一批违法企业,并问责了一批监管部门官员。

半年后,在京郊,又有媒体记者发现“皮革奶”的身影并予以了曝光。时隔4年,“皮革奶”幽灵再现,根据权威部门信息,企业非法使用皮革水解物以提高蛋白质含量,已非浙江晨园乳业一家独有,至少还涉及山东、山西、河北三个省份。 

3月6日,卫生部网站发布的《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中,将在乳及乳制品生产中,添加皮革水解物、三聚氰胺等非食品用物质及滥用增稠剂、香精、着色剂等违法行为列为工作重点。 

3月20日,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文简称“全国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对违法使用皮革水解物加工食用明胶、食用蛋白制品整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山东淄博,山西临汾、大同和河北阜城一带存在违法使用皮革水解物加工成食用明胶、食用蛋白制品的行为,违法行为多发生在小工业明胶生产企业,产品可能销往陕西、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据此要求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打击这种违法行为。

“皮革奶”死灰复燃,背后有着怎样的启示?

何为“皮革水解蛋白粉”

皮革水解物主要成分是皮革水解蛋白,而劣质水解蛋白的生产原料主要来自制革工厂的边角废料。制革边角废料中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用这种原料生产水解蛋白,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自然就被带入产品中,被人体吸收。这些物质在体内无法分解,还会慢慢积累,可导致中毒,使关节疏松肿大,甚至造成儿童死亡。

食品专家介绍,皮革水解物主要添加的食品是乳与乳制品及含乳饮料,作用是增加蛋白质含量。也就是说这又是一种类似于三聚氰胺的物质,而它与三聚氰胺的不同之处在于,皮革水解物的检测难度比三聚氰胺更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激情铛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云生云灭自在风点评:

在很久以前,中国古代的商人就把诚实守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仁、义、礼、智、信”等儒家的道德准则作为商德,做人经商并重,以做人的追求来经商,在经商的过程中体现做人的原则。然而,现如今假冒伪劣的商品层出不穷,有些竟伤人性命,且屡禁不止,难道中国的商业道德与时代的进步非要背道而驰吗?这种咄咄怪事缘何而出,又如何治理在今天已成为不能回避的大问题了。

文章评论共[2]个
燎原百击-评论

人民健康是大事,质检工作一定不能儿戏才是!对不法商家轻视民生健康的行为,一定要严惩!at:2009年05月17日 凌晨0:29

正斜-评论

炒中国卫生部和质监局的鱿鱼,有他们只会多一些吃干饭的家伙。他们并不能保护中国卫生,中国质量。,,,,,,at:2009年05月17日 中午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