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倾城之恋》的第一感觉,就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电影院,无论是视觉还是心灵,它所带给人的震撼绝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随着情节的不断深入,慢慢地,你便会忘记自己的存在……
看似繁华富丽,莺歌燕舞,其实这是个冷冰冰的世界。这里没有“亲情”的字眼,也不允许纯粹爱情的存在。有的只是无止境地勾心斗角,没完没了地算计。当一个人再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那么,她就遭受毫不客气的嫌弃、轻蔑、啐骂——出场时的白流苏,便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
一个黑沉沉的夜晚,白四爷的一把旧胡琴拉开了故事的帷幕,一个腐旧的没落家族跃然而出。“……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随着那“咿咿呀呀”的琴声,生旦净末丑逐一登场。而后,胖胖的徐夫人的到来更如一把剪刀,将众人本来就已千疮百孔的面具瞬间彻底剪破。丑陋,自私,虚伪,以喜剧式的效果呈现出来,更加令人震动。
流苏拒绝替已离婚的前夫戴孝,拒绝回到夫家认一个养子度日。于是,她成了拖累娘家的千古罪人,成了四奶奶说的——“天生的扫帚星”。最可笑莫过于流苏的三哥,为了一己私利,曲解事实不说,还振振有词道“……你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话原本是极有道理的,只是用在此处,却难免教人不心寒。
白、范两人的爱情,几乎所有读过的人都有类似感觉,即他们的爱情极尽华丽而又苍凉,极其浪漫而又充满利益的纠割。发挥到这样淋漓尽致的程度,在张爱玲所有小说中也是难得一见的。虽说最终因为日本攻陷香港的战争,意外成全了他们,使两人转向平实的生活,但也因此有了更深的思考:这样的“传奇”果然是爱么?因缘际会的结果更像一个侥幸的例外,一种不无讽刺的圆满。
华丽是动人的,只因太过于浪漫,便为纷纭俗世所不容,所以同时也是酸楚的。潇洒多金的范柳原,幼年时代的特殊环境练就他怪癖的性格。他要的只是精神上的一种爱,一种无需为对方负责的调情。在他眼里,“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虽然他也是爱着她的,却始终不肯给她结结实实的婚姻的承诺,倒是费尽心机计划着怎样让流苏做他的情人——或者是情人之一?
相较于华丽,苍凉则有着更深长的意味。“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柳原看来,这是一首悲哀的诗,他曾在深夜电话里念给流苏听。“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由此可见他的人生哲学是何等虚无。不过这虚无悲观倒是诚实的,未必是如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想逃循的一个精致的借口。
为了得到一张长期的饭票,一向“矜持”的流苏发挥旧家庭女子的“特长”,开始在爱情上做着精细的盘算。流苏心里并无十足把握,但她却愿意赌博。“如果赌赢了,她可以得到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的这一口恶气。” 站在另一地位,她除了赌,似乎也找不到第二条出路。
兜兜转转,进进退退,说着俏皮的话,玩着风雅的感情游戏,彼此间的勾引挑逗,真真假假的迷藏真让张爱玲写活了,也写尽了,这一段几乎占了全文一半篇幅。熬过几个月,流苏终于无法忍受上海的家,向柳原投降,搬到了柳原给她租的公寓,成了柳原的“正式情人”。香港的陷落成全了苏,使她成为赢家,由“二奶”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妻。一生相守竟是靠着这样的偶然来促成的。
香港之战对柳原影响颇大,使他做了丈夫,他以前一直不愿扮演的角色。但结婚并不使他改变,曾经的作风并未完全放弃。“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于流苏眼里,“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自家人看待……”读到此,不免有些凄然。
张爱玲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极为“苛刻”,关于流苏,她曾在散文里说:“若不是她生得美丽,只怕也有三分讨人厌的”。的确,流苏是美丽的,但她并不可爱,可以说很自私。这或多或少跟她成长的环境有关,我想,任谁生活在那样一个冷漠且又封建腐旧的家庭,能够存活已属不易,见到一线希望多半也会做出她的选择——有没有那个本事是另一回事。流苏并非没有感情,也不是不想爱,只是这个社会容不下单纯的爱。她也曾想过自食其力,又恐其“寻了个低三下四的职业,就失去了淑女的身份”,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继续依靠男人存活,用她的柔媚和手腕。她的自私倒也是可以理解的无奈。
全文最精彩的莫过于两人的心理战,其中表现又以流苏在搬进柳原给她租的房子里时那场心灵独白为重。“她累得很,取悦于柳原是太吃力的事……她所仅有的一点学识,全是应付人的学识。凭着这点本领,她能够做一个贤惠的媳妇,一个细心的母亲。在这里她可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持家’罢,根本无家可持;看管孩子罢,柳原根本不要孩子。省俭着过日子罢,她根本用不着为了钱操心。”短短数语,却已直指人心。百无聊赖中越见出她的茫然。
结合全文,可见张爱玲对那时的女子生存状况是极为不满的,但她并不因此沉沦,或做白日梦,自始至终,文章予人一种看透世事的世故感,尤其是后半段中清醒的锐利。张爱玲所接触的应该是那个时代非底层的,类似于小资层次的圈子。《倾城之恋》讲述的不仅仅是爱情,从男女主角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深藏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阶层里人们的一些弊端——灵魂的空虚,这不得不使人感觉悲哀。
走在大街上,一阵风吹过,心中突生一念头:若是张爱玲尚在人世,面对今日灯红酒绿下男男女女的爱情,会是怎样想法?《倾城之恋》的结局又是否会因此而改写呢?
-全文完-
▷ 进入风雨承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