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在金融危机来到之前,就已经非常严峻。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大学在2000年后的扩招政策,以及大学教育产业化的实践。并不是金融危机来了,大学生才难找工作。
我们在讨论大学生在当下的就业的时候,不能只限于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因为这不是根本,或者说这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的大学教育产业化践行。我们是不是应该问一句:大学走这条路到底对不对呢?
中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有百年树人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有对教育的要求。虽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上所占得比值并不是很高,中国政府在教育投资上的4%的承诺,在今天来说也没有实现,中国政府存在对教育的欠费行为。
中国大学扩招之初,对于扩招的利弊,各路专家都有过大讨论,这种讨论并没有左右中国大学教育扩招的进程。中国的在校大学生在几年内,确实多了了起来,大学生一多,每个大学都在建新的校区,很多楼舍拔地而起。但是硬件在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软件,譬如师资,教育理念等等并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学生一多,必然分解有限的教师资源,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上,水平是在下降的。
很多社会办学的模式纷纷出现,譬如社会资本和公办大学的合资办学,在全国各地都有新的尝试。作为一个企业办学的宗旨,应当明白盈利是它唯一的目的。一个企业不可能办一所赔钱的学校,也不是资助办学,给自己的品牌打广告之类,因为这成本太高了。这类学院是中国教育产业化的集中体现,种种弊端在这类学院上暴露无疑。当这些学院看到学院的生源滚滚,财源广进之时,没有有忧患的意识和反思的精神?有没有为毕业生未来的发展真正的考虑过。
教育问题含糊不得,是百年大计。一个学校培养自己的学生、教育人才,可能培养出来的人才的优劣对这个学院是没有多少影响的。但是放到单个的学生身上,这种影响却是致命的,当一个大学生,在人生最为美好的阶段,既没有学到文化知识,还没有学到怎么做人,那么这个人,在走向社会之后,面对社会暴露出种种问题。根本无法担当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者应当担当的责任。根本无法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建设人才。
笔者始终认为,教育不能产业化,教育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教育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以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必须要加大教育的投资,这投资的比额怎么大也不算多。因为未来有一天,会证明今天对教育投资的过少是个多么悲惨的错误。
大学扩招以来,虽然一些本是没有希望挤进大学的学子,也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但是这样人面对着大学教育产业化转型,并不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高学费,让家庭无力承担,高的投入,又必然会希望高的回报,但是这又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回报,最后得到的只能是大失望。
中国的教育的弊端,又在艺术院校教育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笔者认为,艺术教育不可以迎合扩招的大趋势。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这类教育如果用产业化来经营的话,根本生产不出艺术人才。艺术人才需要的是天分,这个不可否认,从事艺术工作,后天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必须要有这方面的天分才可以。但是我们的艺术院校,又招来了多少真正的人才,我们的艺术院校又是对招到的学生如何培养的呢?
各类艺术院校乘着扩招的东风,加大艺术生的招生,他们如此做,不过是想捞一笔罢了。随着艺术院校招生的扩大,各种针对艺术高考的考前培训机构应运而生,五花八门,鱼目混杂,他们这样做,不过是想赚钱。当从事的活动和盈利挂钩起来,便是一种商业活动,商业活动如果成为教育的行为,那么教育的质量便可想而知了。
大学生就业难,艺术大学生就业更难。难来难去是我们的教育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弄明白教育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弄明白教育含糊不得。没有去思考,在新的社会大环境下,我们的教育改怎样改革。
中国的教育必须改革,才真正的解决怎样教育的问题。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应该结合起来,教育的人才离开学校后,应该有个立足之地。
我学的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这个专业是为电视台,影视机构培养高级编剧人才的专业。但是明显的供需不平衡,让这个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难以找到符合这个专业的工作。这的确是一种很滑稽的现象,戏文的学生可以和学广告的学生,以及学新闻的,中文的学生去抢饭碗,甚至可以和学市场营销的去挣饭碗,问一句:他们真的有优势吗?那么对于这个专业的设置,对于四年的学习的学生来说,这是不是一件很悲哀的现实呢?学没学成先不说,你一离开学校,所学的东西就被否决掉了,那么四年来你的所学还有什么意义呢?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也许有的人会说,找一份很对口的工作很难,会说出种种原因,但是这不是从根本上去考虑问题,这是一种偷懒的行为,放弃了很多的反思,问题永远也不会解决。我想,学无致用应该是大学教育最大的悲哀。
当下大学生面临的尴尬境地无非如此:我们怀揣梦想走向社会,想发挥所学的时候,才发现社会根本没有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不是我们没有才能,是连这个机会都没有。这悲哀不悲哀?有很多本专业的学生,一毕业立马转行了,有的去考公务员,有的去经商,有的去做不熟悉的行业。现实也真够残酷的,就像你还没开始说话,一个枪子就把你给否决了。
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听说只有30%的学生有了可以去的单位,而那70%该怎办呢?这些人总会有一个落脚点,但是这里面又有多少无奈和叹息,只有作为毕业生的我们才能够明白。
我始终认为大学的改革已经到了当务之急,如果再这样下去,真的会出问题的。
在这里还请官员,社会学者,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全社会,来关中国的教育,关注中国的教育应该怎样走下去。
老师问我金融危机下大学生怎么就业。面对着这么一个大的问题,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落我自己身上,我想说:找一个私营的给1000多元工资的公司,慢慢爬呗,但是我心中有文学和电影梦,我会怀揣梦想,量力而行的。
2009年5月10日
-全文完-
▷ 进入徐若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