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晚春的花香,沐浴清明的微雨,失黄帝之公祭,错孔孟之礼拜,一路闲适临六朝金陵,遐想王谢之家,荡漾秦淮之舟,守望金陵之史,重走中山之路。
六朝的胭脂金粉在秦淮之水涤荡千年后,只剩一烟山水,一舟明月的金陵,却也有着独特的魅力。烟花三月下南京,不问风尘,问故人,故人西辞,却还剩一陵以作纪念。
南京的三月,虽然没有古诗词里那样繁花似锦,歌舞升平,却也有着江南独特的韵味。舍去秦淮的荡漾,舍去石头城的潮打,舍去乌衣巷的夕阳。来到了青松汇林,翠柏成海的金陵毓秀——钟山。在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依钟山而筑的中山陵,怀着沉重而致敬的心,揽着风物,回首故人一生的风雨历程。
说起中山陵,我们都知道那奉安的是“国父”——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一生追求真理而开拓进取、矢志不渝,天下为公而虚怀若谷、放眼世界,生生不息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未见九州之同,但是一生执着的追求与至死不忘革命事业的他,足以让我们为之致敬。在中山陵的碑亭上我们会奇怪地发现一个偌大的碑上只有“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寥寥几笔,其实是因为先生的思想和业绩非文字所能概括,而不写碑文。
身临钟山就倍觉奇怪,钟山之名得于中山先生,还是?
初来中山陵便听闻,从高空下看整个墓地,犹如“警钟”图案,先生的一生践行也如同自由之钟时刻在耳旁敲响。所以中山陵选取了建筑师吕彦直“自由钟”的呕心沥血之作。
绕过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映入眼帘的是行建亭,行建亭是否在预示着我们什么?我猜想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果真的在预示我们自强不息为何会还未见先生之陵就映入呢?先生又怎会开课伊始便写下此语呢?便前行寻求答案。
在林荫道人还依依稀稀,显得几分沉寂,或许人们在此时都已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前行至牌坊便熙熙攘攘,或三五成群地拾级而上,或歇息间微笑留念。仰望牌坊,先生的“博爱”二字在牌坊上端正中的横楣上镶嵌着。给人温馨的同时,更有一种企及。但是面对级级而升的阶梯,双脚却有时候不听使唤。让人攀登博爱或许是建筑者用意,或许也在昭示着先生一生追求博爱的艰辛。遐想间,终级而至,挥汗如雨地喘着气,却也欣喜地看着先生“博爱”的笔迹。
转身回眸,侧耳听到导游的讲解,明了“博爱”两字的用意:原来从牌坊上至祭堂有392级石阶,象征着当时中华民国人口3亿9千2百万,而博爱则是先生的博爱思想播撒至万民。顿时便明白了为什么行建亭会直入眼帘的缘故,是在预示着游者,中山陵之旅宛若先生的人生之路,需要自强不息,方能走完。我便开始暗暗地给自己打下强心剂,一定要完成中山之旅,所以便继续急速地拾阶而上。
饱览过石阶两旁的雪松、银杏,上到了陵门,陵门是花岗石筑成,上端镶有一方石额,上刻着先生的“天下为公”四个金字。看到“天下为公”四字,思绪便油然而生,“天下为公”其实是中山先生为黎民伟所题,但却是先生一生的写照。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广州、惠州、黄花岗等十次武装起义,到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到组织和改造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实施国共合作,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都彰显出博大的胸怀,大公无私的精神。
走到碑亭,时至午时,但烟雨三月的南京,并没有火炉形容得炎热。但是双脚已经无力再往上攀登,但先生的祭堂向疲惫喊着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在先生的催促下,缓步来到了祭堂,重檐歇山式的堂顶,点缀着蓝色的琉璃瓦。三道拱门,分别镌刻着先生一生追逐的思想“民族、民权、民生”,加上门楣的“天地正气”令人油生崇敬。堂中中山先生的坐像,惟妙惟肖地向我们讲述着革命的历程。游者此时都在面对着先生的雕像,虔诚地鞠着躬。看到游者的虔诚,脑海总是晃动着先生的人生哲学“不做大官,要做大事”,或许这就是先生错让总统之位给袁世凯的原因。因为游者们的虔诚,对先生的祭堂,没敢细微的观研。粗读了石刻上的《建国大纲》,略视了穹顶绘制的党徽。便轻步挪至堂后的墓门,先生的手书“浩气长存”又一次呈现眼前,先生儒雅、轻松、格调清新、韵味绵长的书法,让人致敬的同时也有一种沁人心脾之感。
在先生的墓前,游者总是在静静地为先生祈祷着。默默地祈祷里,我们能感受到一个革命先行者对后人无私的关爱。环绕地瞻仰过先生的卧像后,我已无法再面对先生之像,因为先生的博爱、先生的无私,在扩大自己的卑微和自私。
踏行先生沉重的脚步,渐出祭堂,总以为可以到先生的藏经阁,饱览先生的藏书;可以到永慕庐看先生的旧照,赏永慕庐之古典静谧;可以到水榭亭观湖光山色;可以到音乐台喂养和平之鸽。但是先生之语一直回荡脑海,无法平静赏色,加之天色渐晚,便依依惜别。怀着敬重,渐踏归途。
夕阳西下,黄昏的酡红浸染着钟山深处的中山陵,回眸间顿悟,诸葛先生的“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钟山,并非因为中山先生而得名,而是钟山书写着中山先生一生不朽的功绩,先生的功绩也让钟山更具魅力。
-全文完-
▷ 进入翁山夜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