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新北川县城这边一片黑暗。几个村的百姓都已经搬迁走了,援建还没有正式开工,近八平方公里的原野上,油菜马上就要成熟了,风过来,有浓浓的香味。安昌河对面的二级路上,有不少车过的灯光。下游的什么地方,隐隐传来采砂机械震动的声音。
这样的夜晚,这个空旷的田野,有一丝寂寞,原来曾经很有人气的村庄现在变成了废墟,而不久后,这儿又将是马达轰鸣的不夜城,是新北川的建设工地。油菜丛中有一点微光,我好奇地过去,一个用废墟残留的材料做成的窝棚里,微弱的蜡烛光下,有一老一小两人,正在吃东西,再凑近点看,那碗里全是胡豆,水煮胡豆。现在正是新胡豆出来的时候。
一开口,就听出两人的重庆口音。原来他们是父子俩,重庆云阳人,父亲52岁,儿子21岁。去年在广东一家鞋厂打工,金融危机,工厂停工后,今年开春,听说北川好找零活,就来了。前段农民拆迁的时候,还可以找些活干,拆迁一结束,已经有二十几天没有事情做了。“为什么住在这儿”?我问。“住这里不花钱,而且哪样都有。比如胡豆,就是从旁边的地里摘的,反正政府补偿了,没有人管。”父亲这样回答我的时候,一脸得意的微笑。再往下聊,才知道他们一拨人一共出来三十几个,回去了大半,还有十多人没走,都住在新北川这片广漠的原野上,住废墟,用废墟,吃胡豆。白天还可以在废墟里捡些主人捡剩下来的旧红砖,劈干净后以两毛钱一块卖。
中国农民,我的父老乡亲。看着离我越来越远那点微弱的灯光,我的心如这原野的气氛,凉飕飕的。新北川,父子俩当然不知道建设她的全部意义,他们只知道,来新北川,可以有活干,有钱挣。即使住野地,吃胡豆,可是仍然有希望,因为北川是一定要重建的。
我之前有意没有描述那所窝棚的情景,不是嫌它累赘,而是怕自己无法控制,又要说些过激的文字,我只能告诉你,那个让父亲引以为乐的窝棚,其实比狗棚不如。
我再一次惊叹于中国农民的坚韧和坚强,几千年来,他们就像原野上的野草,秋枯春发,自生自灭,怡然自得。
新北川,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她的未来是否处处体现了和谐和社会公平?她不会又是富人的一座新乐园吧?
我站在安昌河高高的堤岸上,回眸远眺,早已看不见黑暗的原野中那点微弱的烛光,又一阵晚风吹来,潮湿了我的眼圈。
-全文完-
▷ 进入致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