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诗意的怀想琴啸

发表于-2009年05月05日 晚上9:19评论-2条

初夏时节,水果的品种真是不少——老牌的苹果、香蕉、梨子;新上市的枇杷、草莓、西瓜;更有最新出炉的丑柑、宛露、皇帝柑等,琳琅满目,看起来都那么逗人喜爱,自然价格也不低。我今天买一种,明天买一种,换着吃。可惜的是,水果的味道怎么都说不上好。要不没多少水分,要不就淡淡的如白水一样。酸也不是,甜更不是,就跟喝水差不多。我常怀疑自己,是不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味觉就变得挑剔了呢?

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我住在一个叫做梨园村的村子。那时候父母都很忙,很少时间管我们。我和妹妹嘴馋的话,就会和别的小朋友到处找吃的。有桑果,黑红黑红的,甜酸味;有无花果,掰开了,白嫩的果肉,甜甜的;有枣子,青红青红的,甜得醉人——随便摘采,没有人呵斥。如果没有果子,那么就去寻地里的萝卜,拔了起来,用手搓了泥巴就啃,多么充足的水分,多么甘甜的味道啊!还有刺梨,还有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野果——那时的土地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慷慨,怎么会赐予我们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呢?即使在上学的时候,买的水果,比如橙子,也许只要一毛钱一斤,可就是让你吃不够。为什么现在栽培技术,种植技术提高了,水果却是这样的味道呢?

鲁迅先生的《社戏》写了三次看戏,两次在城市,一次在农村,都不好看。他浓墨重彩地写的是小时候和平桥村的伙伴们到赵庄看戏的过程。戏并不好看,但他却在结尾处说道:我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看过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其实就是他对农村的田园风光与那里的纯朴厚道的老人和小孩的深深的眷恋,也是对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甜蜜回忆。在那时的鲁迅看来,乡村是自由的,亲切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和谐的,而在城里却是压抑的,沉闷的。几十年后如何呢?非但没有改变,反而是变本加厉了。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已是相当严峻的问题。

虽然城市修建的别墅或是公寓都会打着“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田园风光”的旗号;虽然一放假城里的人就会到各处农家乐休闲娱乐;虽然城里的绝大多数东西都是由农村提供的,但是城市是看不起农村的。旱灾了,农村的田里干枯得裂缝,城里人依然哗啦啦地大手大脚地用水;地震了,先救的一定是城市;在城里做最苦最累的工作的永远都是来自农村的人。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一旦挣到了足够的钱,他首先考虑的也是在城里某处买房子,然后再想办法弄个城市户口,总之千方百计把自己硬变成个城市人。在别人面前也是遮遮掩掩的,害怕人家知道他的农村的根底。虽然口口声声地说要缩小城乡差距,可是这么多年来实质上到底缩了多少呢?我真的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们广大的农村还是有不少贫困落后的地方。领导们到农村是下基层,是来考察一下的:明星们到农村,是来溜达溜达,做做样子,增加曝光率的;富翁们送点钱来给穷孩子,是来发善心的——所有的他们都是要走的,都是不会留在农村的。农村的交通饮食娱乐怎么能跟城市比呢?这世上究竟有多少人是热爱农村的呢?那些说着农村空气好,蔬菜瓜果很新鲜的城里人是不会选择在农村安家的。或者说是他们将农村诗意化了。农村真的不是风花雪月的诗歌。我很清楚我的家乡人的辛苦的生活和满腹的牢骚,因为他们去不了城市。农村不是诗,任何一块田地的丰收都需要艰辛的劳作。农村没有坐享其成的生活,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没有什么高收入,没有什么权势。没有游泳池,没有电影院,没有图书馆,没有医院,农村就是这样的简单而落后。它能属于谁呢?谁会爱上它呢?

所以,都市人的乡愁,只是一种诗意的怀想罢了,还是在嘴里挂着,在梦里留着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云生云灭自在风点评:

凡事在记忆里品味,都有一些别样的感觉,现在的城里人多是像在记忆里品味农村,确有一种诗意的怀想的意思,可现实的农村并不是只有诗意的存在。

文章评论共[2]个
云生云灭自在风-评论

很有想法的文字,问好了。at:2009年05月05日 晚上10:21

enetplok-评论

欣赏,问好朋友!at:2009年05月06日 凌晨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