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调动后新的单位,几乎是在郊外,尽管这儿的一片城市看上去依然忙碌,但比之广场一带繁华市区,要算“足够的安宁”了——这,如果是在每天入夜时分就更加明显。新单位处于市政大楼西北侧,东边不远是个废品收购站,南面是村民聚居区,隔街西望就是怡水公园了。办公地点是座很老的四层楼,尽管正面进行了重新挂面和造型,稍留心,火柴盒式的结构造型、楼背面的水刷石、楼里面的水泥地面以及槽式的下水池等等,无一折射出这个历经磨难的泱泱大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建筑特征。
我的办公室设在阳面,改造的塑钢玻璃窗外,悬挂了几条叶蔓碧绿的爬山虎,给刚粉刷的室内带来几分阴凉;屋内的摆设,除了自己随身带来的电脑,打印、传真机,无非是几件桌椅、书橱,沙发、茶几,饮水器、单人床——几乎复制了所有机关干部单人办公的格局。唯一的不同,是写字台上方的一面墙,按照我的要求,既略去了通常那种渲染政治色彩的大小地图,也没挂类似毕加索那样抽象而高雅的艺术名画:一帧画面宏阔的工笔山水,两边各配了八个舒体大字:上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联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两联合并,是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1838年升任两广总督时写在府衙的一条堂幅。
又是一周忙碌后的双休日,像少妇们喜欢商场,自己独自来到办公室,意在这儿寻找某些慰藉和安宁。我轻轻地销上屋门,关掉手机、电话,推开半扇玻璃窗,打开播放器中秦咏城那首百听不厌的小提琴《海滨音诗》,喝不喝沏杯清茶,抽不抽点支香烟,然后静静地卧入转椅,有意无意地望着手指间缭绕的那缕淡蓝烟影,让情致自由地发散——譬如可以望物生情,可以神思乱飞,可以想象《赤壁赋》中描绘的那月、那水,也可以随意玩味几句《菜根谭》……
追逐着那缕烟影的消散去向,我的目光移向了窗外挂的那几条爬山虎——这是一种看似极其平凡的植物:常青藤一样的躯干,葡萄秧一样的叶蔓,只带绿意不带芬芳的质地,以致在生长它的地方,除主人外是少有关注的,即使在主人那里繁忙中也往往忽略它的存在——其实严格说这是对一种生命的轻慢,因为这虽只知蔓延不知张扬的爬山虎,其内涵同样有着不亚于大自然任何高级生命的丰富多彩、坚韧顽强:它艰难地战胜寒冷开始萌芽;饱经雨打光合,叶子由红变绿;克服种种阻挠,艰难地向上爬行;根部不知疲倦地猎取营养,是为叶蔓的繁茂和伸长;牺牲条条细须抓紧硬墙,为的是牢固自己的生存领地——这是一种怎样的“经营”和生存呢?叹为观止也罢,不屑一顾也罢,于它,就是义无反顾地装点那堵并不显眼的墙!
于是我由衷地肃然起敬了,身不由己走近几条爬山虎,可是,还没来得及以哪怕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崇敬,窗外杂乱的场景已让我的兴致聚然减半了:那块废品收购站,参差不整地堆放着废旧塑料、破铜烂铁;进出口处,拉旧的托斗、三轮进进出出,场内的人比比划划不知做着怎样的交易;尤其那些感觉有些污垢的脸庞,无论喜忧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惨淡!再看对过的购物商场前,人围中几个光彩照人的男女,抱着吉它长裤跳唱的是摇滚,高跟短裙露脐摆臀的是港台,如此夸张的举动,肯定不是仅仅张扬自身的个性,最现实的也许就是那句“我用青春赌明天”——街上所有形色匆匆的人流,饭店所有摩肩接踵的食客,又有几人纯粹是为了领略市景和消遣呢!
我下意识地离开窗子,似乎等于远离了城市的烦恼和纷扰;重又回到转椅,等于走进了我的《海滨音诗》我的画,继续体验如何才算真正经营生活和平淡……
其实,在如此复杂严酷的社会生存与竞争面前,“经营”好一种“平淡”谈何容易,甚至在我看来比经营一个像东帝汶那样的岛国都要难!就一种“经营境界”而言,首先你要对佛、禅思想有所涉猎,那是关系如何创造一种“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理念;其次,又要对巴浦洛夫、弗洛伊德等有关生物本能和梦的解析不能一窍不通,因为“联想”或“做梦”往往给人带来精神的支撑和安慰;再就是要像我这样挂一幅人生“左右铭”,“吾日三醒吾身”,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当然“经营平淡”的最高境界应该不存在固定的程式,是所谓“无法之法是为至法”——“提蓝小卖”是允许的,“赶场伴舞”是允许的,“持资海外”也是允许的,关键是你笃定了一种怎样的理念和修为!
悠扬的《海滨音诗》,最后把我的神思和遐想完全锁定在墙上那帧画境和名言,继而幻化出奇妙的景景象和画面——一副是关于海:近处,广阔的海面湛蓝而宁静,一轮红日透过薄薄的水雾,温暖而祥和,成群的海鸟无忧无虑地飞,几米长的海鲸、白鲨不时跃出风平浪静的海面,又自由自在地落回水里。远处,一些河流穿山越岭,弯弯曲曲,或如长江滚滚,或如黄河滔滔,直到入海口,依然那样咆哮不羁;当汇入大海,训服和宁静随之降临。另一副是关于山:远处,蓝天广阔,白云行空,群山起伏,原驰奔马,啼猿互答,鸟语花香,茫茫大野,一派生机!近处,峭壁陡矗,高耸入云,挺拔之态,不张自扬;峭壁半腰,白云凝滞,柏枝不摇,突兀青石,布满绿苔。给人的感觉,既有凌于万物至高至尊的威严,又有风声雷电岿然不惊的举止。
哦,以大海的胸怀,以峭壁的顽强,去完成从“物”到“我”平淡经营和升华,是煎熬,还是挑战呢?
-全文完-
▷ 进入刘来堂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