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伴随着sia慵懒的调子,上网续读了几章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惶然录》。这是一本非诗集亦非小说的仿日记的片段体,安于我可时断时续的阅读。皆因作者文雅,深微,敏锐的言语总能平抚骄躁的心。亦如作者所言:“写下就是永恒”。每次读到这句话,它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永恒的谶言。还是让我的心灵有种神奇的共鸣。显然,这不能责怪这个郁燥的季节,只是心里有太多的不安份,以及毫无建树的厌倦。
喜欢《惶然录》,出于作者现实生活中,有着与我同样的卑微与孤独的心境。他从来不求被人理解,他把这种被理解诠释为类似于自我。但是,这个孤独的灵魂却又高贵无比,从他心中迸出的火花美丽而又残忍,滋生出的文字令人迷醉却又无比绝望。“从前,以为能扇动着自己破烂的翅膀,飞到远远的远方。然而难言的现实就像印着它的纸张一样单薄。从书里抽身出来,才意识到那彻骨的凉意。”人生如一个杂乱冗长的肥皂剧,生命总是在彷徨中无处可遁。
“我在一出戏剧里出演的场景不断变换着,而正在欣赏这一出戏的人就是我。”费尔南多.佩索阿如是说。费尔南多·佩索阿是睿智的,所以他的天马行空只在房间中进行。他在一开始就说明,“有时候,我认为我永远不会离开道拉多雷斯大街了。”尽管他的内心时刻存在着远离的欲望,无论目的地,只要离开。佩索阿虚构的人物,在纸上游刃有余地漫游,灵魂呼之欲出,这无疑是他的全部精神的载体,乃至另一种存在形式啊。
平时上网、听歌、写字虽能让我暂时忘记自己身在何处,一旦重回现实,任何短暂的渴望宣泄的情绪都变成奢侈品。只有缠绕在灵魂深处久久不愿离去的几丝眷恋化作笔端下那难得的欢愉与窃喜,变成一个个看似有些陌生滑稽的角色,穿梭于一个个熟悉的场景之间,让我感受生命仍在苟延残喘。
和我一样苟延残喘的人群,随处可见。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出租车里茫然眼神的司机、商场里倦怠的售货员,就连问路的人,都是清一色的面无表情。身处噪声的包围圈,除了商贩的叫卖声,几乎都是来自没有生命力的机器转动与敲打,而最善于用语言表达情感的人类此时却默默无语。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表情,只能储存在网络里、文章的字里行间、乐曲韵律的浮想中……
还有我的博客,喧嚣过后,人群散去时,那淡淡的温情却开始蔓延……隐藏在每一个角落的文字,等待我去触摸,去赏析,去回味那令我欢喜沉迷的味道……
我了解并且一直就了解/ 癡愚/ 我的耽溺是那个/ 走近的幽灵遗落的眼睛/我在这里絮絮答答/无论心情和想法/ 你总温柔的看着/关注着/了解着/这样的墨儿/ 文字即使任性/你斟一壶花间酒前来/文字便柔软了筋骨/
-全文完-
▷ 进入水墨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