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好下雨的时节,雨丝连连,绵绵不绝,雾蒙蒙的笼罩于房前屋后,树左树右,连同那一发不可收拾的生造的愁绪,让我无端端地寂寥和虚空起来。
一如往常地打开网页,我终于看到“拟提拔干部任前公示”羞答答地登场,或许浸染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艰辛,却好像并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委婉,我也终于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当百分之九十几的民间信息被百分百的官方渠道确认后,一切尘埃落定,我仅剩的百分之零点几的悬念、臆想或者意淫也灰飞烟灭。“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我再次重温。
稍有不同的是,与往常的牢骚和憋闷相比,面对这次出局,我尽管不无失落和心酸,但却没有太大的遗憾。于是,我竟然第一次有了平和的心态,来白描这次“公选”。
诱发我再次“献丑”的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当时让我心弦一动的那条“推出100余个岗位,面向全国招贤纳才”滚动信息,促使我点开它详详细细地研读了许久。终于,我发现邻近县市的一个心仪的岗位——来自文联。这让不久前才因貌似岗位匹配性的缘故而从公选考察中出局的我,平添了一点自恋的情结。
“你确认自己算得人才么?你做好再次黯然神伤的心理储备了么?”当我准备奋而前往的时候,老婆温馨提示曰。
“如果说是,那就是吧。即便退回原点,也只当怀古和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了。”因了岗位散发的魅力,以及曾经求学的经历,让以舞文弄墨自诩的我,弃集约性的“网上报名”于不顾,在一个同样细雨蒙蒙的周末,携妻带子,到现场报名。
有意思的是,在长途汽车站下车后,因为全然没有方向感,我便连拦好几辆的士而不得。正当感叹交通繁忙之际,终于招得一辆,的哥却又因我给出的报名地点而诧异不已——岂止是诧异,简直就要给我白眼,因为我说的地点即在后侧不到100米处。事后,被老婆好一阵“骑驴找驴”的嘲笑,我也感叹身为异乡人的隔膜,却未料到这竟然为我的此次公选之旅定下了晦涩的基调。
与想象中的热烈和繁闹不同,设在招待所的报名现场显出几分清冷,不多的工作人员和更少的报名者稀稀落落,而我的报名也异常地简约,从递交材料到验审,没有超过30秒,全然没有预设的繁琐问答。面向社会招贤纳才怎么可能不热闹呢?一定是我没有赶上!这几乎简直是绝对的,我如是告诉自己。
报名的平淡并未改变我的兴致,尽管“草莓节”在淅沥的雨声里透出泥泞,但十余年前求学处的情结却把我牵回了古镇怀古。于是,转车奔而往之了。
穿大街过小巷,一如的南北十字街,一如的青石路小卖铺,一如的泱泱水三江汇双塔辉乌龙伟……略带寒意的江风,在催化我怀旧的同时,缩减了我怀旧的物理时间。约莫1个小时,我们便早早地躲进了温暖的宾馆。
次日,我还煞有介事地进入曾经留下三年足迹的校园作了点寻访。在给老婆和儿子喋喋不休的介绍中,我似乎又回到了吃饭打冲锋、众目睽睽下音乐补考、跑完1500米后像一般动物似的直喘粗气等等那个青葱时代。惜乎哉!因了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地处群山环绕的学校的性质也作了变更,不再具有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特质,也就有点雄风不存的没落意味了。
斜风细雨下,早无残阳。“君知否?片片追忆,只在濡湿里。当歌引吭,会有寻常意。缕缕情思,何处得觅?”我酸溜溜地想了几句破诗,又拍了几张颇具“xx到此一游”意味的照片,便匆匆返程了。
有了“高分低能”的自谦和“不知是人才还是才人”的空名,报名后的我丝毫不敢懈怠,继续临时抱佛脚式的挑灯苦读,尽管距考试仅一个星期。
许是白天公干晚上公选辛苦了些,临考前一天,我倒吃了精力体力透支的苦楚,弄到要到医院挂水的地步。躺在病床上哼哼唧唧的那个时刻,我曾经想,什么公选,就是白给也抵不上身心愉悦要紧。
然而,我终究是凡夫俗子。当挂水完毕,不舒适感变得渺远和不真切的时候,我依然没有停下赴异地赶考的脚步,不仅提前一天到达,甚至还很认真乃至有点虔诚地到考点熟悉了一下环境。
次日的考试过程,倒淡淡如水,只记得我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手写了上万字。至于答得切题与否,精练与否,已是毫无印象。
成绩揭晓的日子,居然比简章规定的早了一天。也许是县市之间的进度不一,当别人都在津津乐道于“谁进谁出”的时候,我对自己的情况却一头雾水。好不容易从非官方渠道得到“进了”的说辞,终究因为没有见到白纸黑字的确认,故而在热心人的询问下难免显得底气不足。直到在法定时间,看到网上公告以及自我查询,方才胆气壮起来,尽管中下靠后的排名和72的具体分数距离我的心理预期还是有些不小的差距。
按照流程安排,笔试后的一周即开始面试。对于面试,我每次都在事前两股战战、惶恐不安,事后如释重负,并总是咬牙切齿,发誓以后再也不想尝试了,可面临新的面试时,又总是没有退却的勇气,或者更直白点说,是不甘心,有侥幸心理,总希冀天上掉馅饼的非零几率。唯一有所区别的,我这次头脑更为清醒:一则笔试分数和排名不像前n次那样,有所谓的先发优势,基本属于欠发达考生;二则异地“客场作战”,人地生疏以及心理隔膜是客观存在。综合之,我的公选也就属于跑“龙套”当“绿叶”一类了,权当为异地促内需拉动消费作贡献吧。一念至此,考前一天我在宾馆里连翻书的兴趣都没有了,倒是《逃学威龙》的一个系列丰富愉悦了我。
公选试场古色古香,流程里透着谨严。
抽完了签,又听完了几条“须知”,知道了“大评委制”是本次面试的创新。不过,对于教室教过书、操场训过话、农村宣过讲、论坛发过言的我来说,27人和7人甚至1人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何况各类禀赋资源都比较弱势,我更是没有也不需要有啥想头。所以,在很多临时“战友”专心致志地研读体会咀嚼《关于某某工作的几点建议》、《政府工作报告》之类时,我却百无聊赖地翻看着《东方周刊》。
临到我进入考场,发现果真围坐了一圈人,其中竟然还有貌似农村支书的同志,而考生我,自然置于考场中央了。落座后的一刹那,我竟然荒唐地找到一点领导的感觉,似乎真的就在这个位置上指点江山了。那么,从主持会议的角度看,人还是少了点,我继续做梦。及至翻开题目,竟然中规中矩,难得地十分厚道,全然没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从人际交往和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有时曲线反而更近”之类的诡异。因此,尽管有四题,我回答起来却不似前几次的涩滞。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我无法知道众评委的情绪和想法。
走出考场,我再次体会所谓的“轻快”,并继续拉动内需,去泛舟了一回。
又过了几天,我获悉自己荣幸地进入“考察”的消息。
再几天,异地考察组浩浩荡荡,我又一次经历了林林总总的透视。
在憧憬了几十天后,尘埃落地,我获得了多数人的结局,此次公选也宣告完结。
如果非要总结一回的话,我反倒觉得这次的失败是心情最为不郁闷的:一则面对心仪的岗位,曾经熟悉的土地,我在奋力追求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惊惧过,也没有不自信过;二则这是一个可以事先预料的结果,只是没有出现偶然而已;三则相对于最终的出局,笔试的艰辛和面试的率性,还是给了我小小的惊喜。
虽然以后不再有机会去异地拾掇那金黄色的梦,但距离梦想曾经只有咫尺之间,所以即便是黄粱美梦,即便是南柯一梦,也能拾得金瓯一片,也是美的。
-全文完-
▷ 进入明镜亦非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