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脆弱和他的时代
——评汤金泉诗集《脆弱的部分》
程一身
我一直拒绝认可某些人所说的“暴力美学”;读了《脆弱的部分》之后,“脆弱”和“美学”这两个词自动在我脑海里组合起来。不可否认,这是我在阅读这部诗稿时产生的一种真实经验,但是,“脆弱美学”能否成立我还很怀疑。也许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一个句子里:人为什么会感到“脆弱”?
人的复杂在于他是有灵魂的肉体。所有的脆弱都来自灵魂的感知:在流逝的岁月面前,肉体是脆弱的,在美丽的诱惑面前,灵魂是脆弱的,在食物面前,嘴巴是脆弱的,在女人面前,男人是脆弱的(或许反之亦然?)。凡此种种,没有一种脆弱是孤立的,它们无不产生于人与世界相遇的途中。而脆弱感仅存在于一个人对他人和外物产生依赖的时刻。当然,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养育自己的基本环境,诸如衣食父母之类。但是,当一个人跟自己身边的环境相比不够强大时,人对外界的基本依赖关系就会失去平衡,以至让人感到突然失重,不得不迫使自己向生活倾斜,脆弱感就这样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换句话说,人与环境之间始终存在着吸引与被吸引的力量之争,脆弱感就是一个人体会到自己被吸引而又一时无法挣脱的那种状态。
孔子说“无欲则刚”,其反面必定是“有欲则弱”。当生命的需要屈从于外界的诱惑,拥有需要的那个人就会感到脆弱。由于人有不同的需要,诱惑有不同的面目,所以,脆弱也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汤金泉之所以感到脆弱,我认为主要是他在对女性的审美关系中被异性吸引、向对方倾斜造成的。事实上,我也时常感到一个唯美者的困境,一个人特别爱美,这就意味着他必然会承受更多的来自美的吸引。所以,唯美者的结局往往不是战胜美,而是向美投降。我不知道向美投降是唯美者的胜利,还是美的胜利。也许在某些乐观人士看来,这是审美者与美达成和解的最佳形式。也许某些达观人士会认为没有必要强调二者之间的冲突,我敢说,这种人肯定不是唯美者,而且他根本不知道唯美者因此感受过多少痛苦。在某种程度上,我甚至感到美与审美者之间的关系是诗歌之所以为诗歌的一个奥秘。我不知道汤金泉是否感到了这种奥秘,但是,他的某些诗句确实对此有所触及。这本诗稿中充满了各色女子,有漂亮的,有平凡的,作者对她们有赞美,也有警惕,但总体上以欣赏为主,有时甚至透露出迷恋的痕迹。这无疑是使作者感到脆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个所谓的消费时代里,美与审美者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最畅销的是欲望,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已经成了被消费的中心。一个没有体验过性福的人已经被人们私下里排斥在人类之外,而体验性欲对象数量的多少则成了评判一个人活的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这种多多益善的性追求将会使传说中的爱情最终成为无人光顾的古迹)。而本书作者并没有随波逐流,在这样一条欲望的洪流中,他深深懂得了只有当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的基础上,才能叫做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审美。作为一个深邃的诗人,汤金泉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方式,在一片黑暗中寻找到了美的亮光。在审美的彼岸他深深地意识到了:“美女简直就是一条条蛇/令人心惊胆颤”,就此而言,本书作者和他所写的对象形成一定的距离,也采取了批判性立场。当然,如何生活和写作是个人的选择。和大家随波逐流很热闹,转身上岸做个旁观者不免会感到有些冷清。汤金泉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美体验者明显感到了内心的脆弱。也就是说,他是审美主体中的一个异类,因为在无数的审美主体之中,他懂得了审美距离,有了距离才有美感,有了距离也才有了脆弱美学。就此而言,这部书稿如实地反映了作者那种纯粹的追逐美的心态,并在无意中反衬了这个时代的欲望化景观。
总体而言,这部诗稿有很多的诗句灵气十足,常常给人惊诧的感觉。作为读者,我们应当感到了作者的才气,但是并不能因此苛求作者,谁都想把每一首诗写好,但是,即使那些大诗人一辈子也难得写几首好诗。我的理解是,汤金泉此书的价值在于他写了他想写的东西,同时也给人以美感,这是所有诗人用来表达自我的共同方式。
二00九年三月十一日
(程一身:河南大学文艺美学博士,北大中文系硕士,湖南文理学院文学院文艺美学副教授。文艺理论家。)
-全文完-
▷ 进入汤金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