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乡关杂叙仙客来

发表于-2009年04月25日 晚上8:51评论-10条

月娇,月小,月如钩,月落曲桥水呈影,燕来,燕去,燕归双,燕噪三月梦檐墙;苏杭柳,衡庐花,两河冰解漠北尘。吴淞地,广无依,车往来,人咿咿,开口事尽言不一,望中原,气长吁,人不己,故乡旧人早依稀,思乡恋土情愈急。 

戌丑三月,某寄生于吴。忽一日,偶约学友陈子、乡友梁子诸位共游浏岛,夜梦归乡,似有金鼎如山,矗于村中,洪光粲然,一长者拜于西,鹤发童颜,若仙,求请铸文与某,至晨明,草作此文。 

陇东之右,董志南陲,有一村落,世曰梁嘴子,治在宁县,辖于庆阳。三面环谷,皆溪;一面通陆,唯路。西望肖家,南眺方尚,北通三任,东瞭惠家。百顷之地,民纯风清,名不出经传,事不列史野。 

顾其名,所谓梁者,以其所居者梁、王、孙、冯、李、杨六氏早晚众寡而取梁;嘴者,以其割董志大原,呈峁形自居一方,不与苟合,被其状;子者,乃当地方言之习,惯加其尾。 

村落东西持高低之势,南北呈两阶之状。以其旧庄为中,东曰坪里,西曰桥子,北曰土壕岸,南曰南头嘴子。坪里南坡有一窑庙,为历代居史之证,赖以年月久远,详不可考,相传大修于清,为序第三。 

或曰,此地最先为谈氏所居,盛而建豪宅于塬峁之中央,忌范阴阳之说而绝剩一女,后有粱氏继入,居其地,承其业,祭其祖。时止清帝康熙年间,大小活卓叛乱,部卒至此,烧杀抢掠,鸡犬不宁,梁氏筑城为堡,距土壕岸长岭之阳,与堡阴对岭曹氏堡共守。终一日,堡破于敌,族祸起于枪,梁氏出矣,所幸无几。叛定矣,梁氏归,仅一人,复居此地,繁衍生息,地大物丰,久而成一地之主。 

清末,民不聊生,四处逃荒。时有老夫妇一双,担儿行乞,始于关中之地,途径义马之关,北抵和盛之中,无奈,售一儿于庙底之庄,后曰王氏,乃某之曾祖也,饱受原族之辱,难入其堂。其长子正武,某之伯祖父矣,身长九尺,面方目遂,其貌甚威,工与梁氏,一日饮马见影而惊,鞭之,梁氏怒斥之,之亦怒,曰:“吾欲插铣于尔院中矣!”遂去矣,不复来。 

归庙底,俱知其父之辱,杀羊烹酒,宴请原族,原族气嚣,击之以座枕之砖,避其捕,衣裹干粮,夜抄小路,赴宁州知府,含冤升堂,讼其实,知府莫能断,出矣。路遇长者,雇丁挑粪,过半月日,得钱百贯,归矣,原族来和,还其前产,遂有辈份。 

抗战前夕,军阀混战,为避其祸,遂置梁氏坡地两架,塬地百亩。自此,王氏入矣,于长梁之地,依山旁溪,隐山而居,日出日落,精耕细作,米面如山。后有孙氏、冯氏、李氏、杨氏、姚氏相继而入也。 

解放之初,民随国治,破除迷信,分万户之产,居小家而集大国。包产之后,大兴水利,整改田地,图治于教,供给水电,重民事,至此并无大事。 

概其物产民风,皆依四时作息,久而成俗。至秋收玉米、黄豆、稻黍之物,或耕而植麦,或耕而息之,轮而倒茬,待以春种。入冬农隙,多宜婚嫁、周祭之礼。婚嫁者,以媒妁之言相系,约而伴亲相之。中则定,定则聘,聘则礼,礼则期,期责备,备则娶。娶嫁之日,张灯结彩,各宴亲友,娶者遣亲使数十人车而往之,唢呐迎归,先拜天地、祖宗、长辈而后入洞房,方成婚姻。周祭常以头小、中莫、后重而理,主遍祭族坟,备以纸质人马、器物,设灵堂,摆宴席,为其三日,高奏凯歌,儿女子孙、四方亲友穿白盘孝俱往以礼祭之,来者不拒,临毕,就墓焚烧所备之物,磕拜长揖而起,脱白除孝。春暖二月,惊蛰已过,时农忙矣,施麦以肥,促其长;清明前后,桃李正花,点瓜种豆,除麦田杂草以牛壮牛腹,一举两得,不在话下;时见苜蓿正牙,采而涮之,入锅随面而煮,水开而可,观则鲜美,闻则香溢,食则鲜嫩,与其后洋槐素花疙瘩相比,其味不决上下,年久不食,甚思矣。端午之夕,雨季至已,麦熟,热火朝天,不舍昼夜劳苦,抢而入仓,万事吉也;头伏至,复耕植豆、糜、荞之黍,悖时而熟者乃杏也,摇之以风,落之以地,拾之以手,盛之以篮,掰而取核,晒之以阳,干而分装,售之以商,换之以币,置之以货,安之以家;中伏至已,花椒值收,西瓜正旺,时有叫卖;末伏至也,核桃落蒂,梨果可食,油菜入土,白露为霜,野尽于麦植,枝尽于枣红。耕种之事,始轮一回,一岁两收,复年三熟。世之万物,生则偶然,死则必然,老而终,终而丧,虽于农忙之间,不乏其事,沐而衣之,盛于以木棺,设堂祭灵,摆宴待客,七日入藏于穴,百日植松于墓,穿白带孝以示其敬,管弦之乐以节众哀。生老之事,离异之苦,生者劳役,逝者长息,是事矣,是理矣,均如此,风也,俗也。易,则不成体统,守,则心安理得。 

至于迁客骚人、风云政要、达人君子,自古事无所记,迄今名无所传,概因某生其后,愚昧不知所闻而蔽其英明,莫能所记之,乃某之大过也,若有后人所正,亦幸事矣。或曰:“某与同窗冯子并修以大学,此无先例。”呜呼!冯子之能,专于物之常理,此言过及,尚且勿论。某虽习文好字,然观书不求甚解,注字不全意,滥于推盘让盏,迷于执子恋棋,貌似通晓是非之辈,实乃操笔虚儒之徒,难当此言。今简不知陋,陋不知俗,俗不知耻,诚冒浅质不堪殷勤之嫌,将故里父老之事、乡亲之事言顺而理之,慎而记之,确如背有芒针之感,战战兢兢,难得舒坦,恐其疏而有露,惧其细而不详,且不求广承千古盛德,只求以付夜梦长者之请,亦不枉某略识文字。 

呜呼!足矣。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仙客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夜梦归乡,与旧友相遇,便写下此文。
从清末到民国,再到解放之初,
从月如钩再到旭日东升,
从苏杭再到湘江南岳,
迁客骚人的故事,达人君子的政事,
均在笔下一续。
看此文,亦不枉众人略识文字。

文章评论共[10]个
文清-评论

朋友的古文功底很厚,如此的文字,给人不一样的视觉。周末愉快!at:2009年04月25日 晚上11:00

仙客来-回复哪里哪里,君长我近二十岁,我应称学生才对。312362124,我的号,希望有机会讨教,多谢。 at:2009年04月25日 晚上11:53

enetplok-评论

欣赏,问好!at:2009年04月26日 凌晨0:37

仙客来-回复谢谢 问好 at:2009年04月26日 下午4:25

文清-评论

好的,常联系,我的Q号是303635959at:2009年04月26日 凌晨1:07

仙客来-回复一定 不见不散 at:2009年04月26日 下午4:27

吴钩-评论

这文章,好at:2009年04月26日 早上9:36

仙客来-回复胡乱之作 多谢 at:2009年04月26日 下午4:19

醉里挑灯-评论

古文运用游刃有余,学习。at:2009年04月27日 凌晨0:49

仙客来-回复见笑见笑 at:2009年04月27日 凌晨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