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克举服里为人”霞中子

发表于-2009年04月22日 凌晨2:48评论-6条

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出自《论语?颜渊》,其意众所周知,在此我不必再加解释了。

几日前,我忽然“心血来潮”,胡诌这句圣言的谐音来,便得出一句“克举服里为人”。这并非有意歪曲圣人的金言,也并非对圣人的不敬,只觉得“克举服里为人”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所谓的“克举”,意指克制自己的冲动行为;我所谓的“服里”,意指“制服”自己内心的不健康心理和欲望;我所谓的“为人”就是做人的意思,但这并非泛指一般的人,而是一种“超常”的人。所谓“超常”的人,是指道德高尚、能力强大、成就显赫的人。

有人会笑道:“这是老生常谈的大道理,谁不晓得的,还用得着你唠叨吗?”还有人会笑道:“我这辈子不奢望做什么伟人,只想做个活得自在的小老百姓,不必去克什么‘举’、服什么‘里’。这话我不爱听!”

是的,人各有志,各自为之,在思维方面,谁也右左不了谁。但是,如果真能“克举服里”,是必定受益,必有成效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决策系统,那就是世界观。有时候,人生的成败在于一闪念的决策之中。比如一个人因心埋崩溃而自杀,他站在楼顶,是跳还是不跳?又比如一个人因暴怒而杀人,他扬起枪,是勾扳机还是不勾?这关系生死的大问题,就在于一念之差。

“克举服里”,说之容易,做之艰难。

人常说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从这句话中,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圣贤”的难得。又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说明人是可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大概也是这层意思的。

然而“圣贤”不是一日可成的,而是从点滴做起,几十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恒,方可到达。

又有人说了:“圣贤”那么难熬,要它何用,我不当也罢,“活得自在”就行。殊不知,向“圣贤”靠拢,先不论对社会有益,就是对个人的康寿才德也是大有裨益的。你仔细观察、仔细反思,哪一个“活得自在”的人不是有修养的或是经过修养的?

然而“圣贤”也不是高不可攀,不可效学的。事在人为,关键在人心。曾闻:“世上有佛又有魔,是佛是魔人自做。”凡事有“佛”的做法和“魔”的做法,就看你愿意偏向哪一边了。世事纷纭,每天我们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你是如何对待它们,就看你的了。比如:

面对无端的嘲讽和指斥,你是冷静、从容地解释还是针锋相对,奋起反驳?

面对无礼的漫骂,你是忍住不予理睬,还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面对不明真相的人的怀疑,你是摆事实讲道理,还是极力的否认极力地争辩?

面对长者的错误,你是引以为戒,“难得糊涂”还是大加宣扬?

面对愚人的出丑和笑料,你是开怀大笑,还是加以怜悯?

如此等等,这便是“克举”不“克举”的表现了。

但是话又得说回来,人也不能死板地“克举”,比如:面对暴徒的伤害,你就得反抗,面对疯牛的角抵,你就得躲避,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否则就是迂腐。

至于“服里”,也就是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做到“慎独”,做到“凭良心”,“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扪心自问”。这又有许多问题,比如:

面对仇人的灾难,你是以平常心看待,还是幸灾乐祸?

面对情敌与其恋人的分手,你是深沉的反思,还是感到由衷的痛快?

面对竞争对手的失败,你是有些同情或有些惋惜,还是暗暗高兴?

又以比如:

你很爱一个女人而又不可能亲近她,你怎么办?是克制自己的情欲,还是千方百计去达到目的?

当你身无分文时见到掉在地上的钱,你是捡拾自用,还是视若无睹?

当你饥渴难忍时走过瓜棚李下,你是摘取还是匆匆而过?

等等等等。

要成人则忍,“忍字心上一把刀”啊!“不吃苦中苦,难得人上人。”这里的“苦”不单指肉体的“苦”,还包括精神的“苦”。做人要有艰忍的性格,要有一种精神,要有一股毅力。有的人能忍到心内流血,心中流泪的程度。有的人吃不了苦,遇到一些困难就垂头丧气,受到一些打击就完全丧失了意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为了江山献美人;吴主夫差,玩物丧志,得了美人失江山。

有人说,你说的“克举服里”,这不是扭曲人性吗?

我说,不能这么说的。因为人生活的这个社会太复杂了,你若要平安生存,就不能由着性子来,随心所欲不行,得有所收敛,有所克制。

有人说,你说的“克举服里”,这不是教人虚伪吗?“克举服里”,喜怒不露于色,城府很深,是为阴险。

我说,不然。虚伪与诚实,要辩证分析、辩证运用。做人只会虚伪与只会诚实都不行。

对敌人当然不能讲诚实。但是,对待敌人只会虚伪或只会诚实也是不行的,要学会虚伪与诚实并用,当虚则虚、当实则实,正是所谓真真假假,才能克敌制胜。

诸葛亮、刘备、周瑜、黄盖,曹操,哪一个不是工于心计的人?就是莽汉张飞也算是一个的。是所谓“兵不厌诈”之理。历览古代故事,成功之人,哪个不是善用机谋的。有人说:林彪说了这样的话:“不讲假话办不了大事。”这也许是为了贬低他而故意杜撰的吧。

对同志对朋友,当然要诚实不要虚伪,当然不能采用对付敌人的办法。否则,自已的立场就转移了。但话又说回来,对同志对朋友也不能过度的绝对的诚实。不讲究策略、不看场合、不计分寸的诚实,往往把事情弄糟的。诚实有个底线,个人的隐私是要保守的。比如不穿衣服、比如人体是透明的,都看到了五脏六腑,其实不雅。

“克举服里”,能培养人的精神,能培养人的毅力。

做事不成,事不如愿,当然有很多因素,但是人的毅力不够是一个原因。有毅力的人做事,成功多,失败少,反之亦然。无毅力的人常写座右铭,有毅力的人座右铭是深刻在心中的。

“克举服里”,能使人善良。

人本来自善,这不奇。本来不善,经过修养而至大善,此奇人也,必有大作为于后焉。世上之人,也有不同的善恶观。行善行恶,各人自有他的解释,欲行恶,以恶为不恶;欲行善,以不善为恶。“扬人恶即是恶,扬人善即是善。”“善欲人知,非真善也。”知诸恶而不行,行诸善不知善,善良之人也。通过“克举服里”,能使人的善恶观趋于相近。

有人又说,“克举服里”对于要做“伟人”、“圣人”的人才有用,我不想做“伟人” 、“圣人”,所以我做不到;我做不到,大不了我就不做“伟人” 、“圣人”。

这种说法是一种自我宽谅。当他意志坚强之时,心里说,应该这样才对啊;当他意志薄弱之时,心里说,不那样做问题也不大的。做人,起码的修养是必要的,如能做到“克举服里”,人就趋于完善。

有人说,“克举服里”那是“佛”了。言外之意,就是“佛”才这样做;“佛”高不可攀。其实“佛”也简单,凡人皆有“佛”性,你如果真正做到“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乐人之乐、忧人之忧”,这跟跟不远了。

寺院里的所谓“法师”,并非有什么法力和神通,他并没有“点石成金”、“撒豆成兵”之能。但他却有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他能对世间万事万物有深刻的理解,因而心境开阔而得“大自在”。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有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法师”(或高僧)修炼到最高境界时,即使是“男女双修”( 男女交勾而修)也是无淫无欲的,那么柳下惠的“坐怀不乱”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美其名曰:“色即是空”,哈哈!那么,那些六根未能清净的和尚的自慰行为(时髦的说法是“意淫”),那就是“空即是色”了。哈哈!曲解如此,乱谈,乱谈!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霞中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文字新颖,聪慧,有理论,有个人的独到见地。
值得欣赏!

文章评论共[6]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对散文版面的支持,问好!at:2009年04月22日 早上9:31

霞中子-回复文清老编,好久见不到你了。以前我收藏了你好多编文章。读来回味无穷啊! at:2009年04月22日 下午3:21

五行wx-评论

欣赏~~~问好!at:2009年04月22日 中午12:51

霞中子-回复五行来访,热烈欢迎! at:2009年04月22日 下午3:36

霞中子-回复五行来访,热烈欢迎! at:2009年04月22日 下午3:37

霞中子-评论

多谢罗军琳编辑审核、推荐。问好!at:2009年04月22日 下午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