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里,看明澈的阳光从云隙中挥洒下来,照耀着大地上的万物,生机涌动,在这样的日子里,读诗,或许是一种选择,当然,这也可能也是一种做作,但不管怎样,现在我的手头就有一本诗集:《穿过云隙的阳光》,是一个叫李泓波的诗人的作品。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远离诗歌,我总觉得写诗,或者读诗都需要一种纯洁的心境,如果自己不再干净了,就远离诗歌吧。这种想法本身有种说不清道不白的心思,可是偶尔还是会拿起诗来,算是对过去的回忆吧。
对李泓波,我不甚了了,是一个朋友推荐我看的。读着李泓波的诗,一种久违了的感觉油然而至,这让我想起了那些古典主义诗歌给我留下的印记,我想起了普希金在他的家乡的原野上,高昂的头颅,又千回百转地吟咏着俄罗斯的风情,我也想起了惠特曼的《野草集》以及那里满盈着的故乡情怀,还有,应该就是那些古老的民歌从遥远的岁月里穿行到此,我相信,在人类历史浩渺的烟波里,原本就有一种单纯的情感在诗歌中不停地吟唱着,徘徊至今,依然不朽。
李泓波的诗里有母亲,也有父亲的影子,还有故乡的玉米、芦苇、松花江,那些树和羊,还有曾经居住过的小屋,他用很单纯的诗歌形式倾述着数不清的思念,更行更远还生。李泓波的诗歌是单纯的,是我偏爱的那一种,李泓波诗歌是抒情的,很容易让人投入其中。他的抒情方式有很深的中国上世纪五、六十代流行的民歌体诗歌印记,如他的:《爱你,松花江》、《玉米》、《回忆》、《邮寄生命》等,是很直接宣泄自己的情感的诗歌。间或还有九十年代实验体诗歌的特点,如他的《我赞美我的葵花》、《阳光很温暖》、《距离》、《昨天见到毛泽东》等,把情感的咏叹依托在口语化的自然叙事中,这是一种被理论家概括的所谓“宣叙调性”的笔法。虽然,李泓波的诗歌表达形式上并不统一,但里面的抒情的风格却是始终一致的,在他的诗歌里的抒情弥漫着一种朴素的爱意。
儿时玩几块积木
墙角堆一座小屋
有一对母子
隐这里居住
她们总爱看些零乱的图书
有酒杯
但从不会饮酒
记不得
是什么年月
我走了
走的时候
我没有回头
其实有痛苦的泪
好象在向我
默默倾诉
忽然
提你的住处
想必
已积满尘土
我该去问候
今天
我真的
要回去了
去把墙角拆除
去把小屋修补
去斟满那杯酒
浓浓的
如果你睡熟
我就扶你醒来
如果你醒着
我就把你的心
重新温读
并暖透
|——《回去斟满那杯酒》
读着这首诗,就会想起故乡和童年,心里有一种柔软的痛并爱着,其实,任谁都有泛起乡愁的时候,而那时总是伴随着年少时的一些往事,因为,对许多人来说,故乡是年少时的舞台,年长时的梦,甜蜜夹杂忧郁,她的确因该用柔软的声音述说,这里自然地排斥着象征意味,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意象,我们不必费心地去体会其中的微言大义,他只用呈现式的文字——那些平凡的词语营造一个略显发黄的记忆,在这里,这仿佛漫不经心的的絮叨,几乎溶尽了诗人全部的情感历程,平平淡淡的口语并不妨碍诗中微妙的内心体验,诗歌借助平实的宣叙调性,一下子缩短了我们的审美距离,只有一种情感在缓缓流动,他的感觉是亲切的,一切那么遥远又那么清晰,他激发出我们心底的那丝般柔情,沉浸其中。在情不知所钟,魂不知所系的现代社会,这种被性情之光照彻的质朴而透明的诗歌,无疑会让人洗涤心灵。
在现代主义诗歌盛极一时的年代,李泓波这样坦荡明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诗歌已不多见了,这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因为诗歌的抒情元素已经被现代主义诗歌背弃很久了,但我还是不自觉地留恋念那些在古典主义曾经的经典的性情之作和伴随它们的朗朗诗声。
读当代的诗歌,大多都是很累的感觉,那些诗需要你用尽心思去琢磨它的意蕴所指,甚至要求读诗的人首先去钻研西方诗歌的表现方式,才能明了意象的层叠,象征的晦涩,后现代主义的超语意,这样的诗歌说到底应该是文化精英们的专利,这样的诗歌脱离了大众基础,其实就是自绝于民间,我一直以为这绝不是诗歌的正途。现代诗歌往往注重表达的深度,用诗歌解读人生存的深层的哲学意义,这与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盛行并把其诗化乃至滥觞有着直接的联系,记得以前看尼采的诗集,就觉得诗歌要与他原本的清纯开始渐行渐远了。
现代主义诗歌的盛行,使很多诗人自觉或不自觉摈弃了诗歌抒情的基调,他们觉得,诗歌的抒情对于现代的诗人来说,那只是初学者幼稚的痕迹,即使有感情抒发也要变着法地隐藏起来,最好让读诗的人一眼看不出来最好,甚至还有人提出要从诗歌的领域内放逐抒情,仿佛只有那样,自己的诗歌才不致落伍,有了一套炫目的时装就可以招摇于现代的诗坛。我这里并不是在鄙薄现代主义诗歌,现代主义诗歌不直接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客观影像遮盖主观的情感,用意象的呈现来象征、暗示和隐喻展现心境,那是他的权利,也是一种创造,但不避讳地说,诗歌那种直接地给读者的撞击力也消失了,诗从此变成了一种很难懂的东西。虽然,诗各有各的写法,各有各的内容,不能强求一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以诗歌流派众多,各领风骚,但我觉得其共性的东西仍在。诗,肯定是一种高贵的东西,但绝非是华贵的东西,她是来自诗人灵魂深处,用诗的方式喷薄而出,感应四方,为人所爱。诗的读者群体是诗的生存土壤。那些漠视读者,表现自我的诗歌终究不会有生命的。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陈其情?钟嵘的话也许古老了,但诗歌的情义本质不应在几千年之后就必须变异,用厚重的套子遮掩自己的情感,拒绝大众的共鸣不应该是现代诗人成为诗人的理由,由此,我以为,诗歌那种以己及人的情感表达,也就是抒情元素不能在任何精湛的表现技巧和现代主义的理由下降格,否则,一定会有很多人有我如此的感觉:诗歌曾离我们很近,现在却离我们很远。
在李泓波的诗里我还依稀能感觉到他对崇高的向往和尊敬,这也是一种久违了的情感,在《昨天见到毛泽东》中,他这样写到:
一个人物
在图书馆的书架上
向我微笑了许久
那是昨天下午
阳光正在热烈的时候
我与他握了一下手
便不愿松开
他就是毛泽东
他以一个诗人的身份
跟我谈了
许多
他跟父亲谈过的话
听起来
熟悉而陌生
他神态自若
我们从湖南韶山开始
谈了茅屋饭桌上的红辣椒 红烧肉
谈了井冈山 西柏坡
我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
讲桌前面对面
争论起来
从镰刀 铁锤 小米
野菜到步枪
我们谈得津津有味
我最清楚地记得
他拿起一面浸染硝烟的旗帜
他说这旗帜上有血有泪
中国人的生死存亡
都在这上面
我当时想起了黄河
虽然不是当作母亲而想起的
却很渴望有一条激流
带动成千上万条不停的脉搏
温柔地燃烧
昨天与毛泽东见了一面
他的目光
仍然映在我的脑际
这首诗十分单纯,其意味全部浮现在诗歌的表面,平凡、亲切有如呼吸一样自然,读过之后,却很难忘掉。我记得新生代诗歌中有一种反崇高的写法,以日常繁琐的事情入诗,以反映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他的极致就是颠覆一切崇高的东西,把一切伟大归于平凡,甚至否认崇高与伟大的存在。李泓波在首诗歌里,把毛泽东这个对现代中国影响深远的伟人当做一个普通人来写,他微笑,他与你我手,与你平易地谈着诗歌、革命还有红烧肉等等的事情,听起来,熟悉而陌生。诗人用口语化的文字创造了一个淡朴可人的氛围,让我们和伟人平等相处,然而,毛泽东在这首诗里的形象并没有被颠覆,他的平凡却让我们近距离的感受到伟大和崇高的存在,他的目光,温柔地燃烧,仍然映在诗人以及读诗人的脑际。
人世的的沉疴在那在很多人的诗里总是显得沉重,但也有诗人不是让自己的灵魂在重负下沉沦,而是让他飞升,当灵魂超越了或放开了生存的困惑后,他将独自伫立,永远不在落下,这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使人关注另一种东西,那就是美好。在李泓波的诗里,有一种纯洁的感情,让我们留恋。
-全文完-
▷ 进入云生云灭自在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