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霏霏,春雷乍响,风雨揭开,城市的记忆。唯有小草铺满绿意,青翠大地,不能把你忘掉,因为,你给予生命的新绿悄绽,春蕾待放;寒风吹起,细雨迷离,风雨撕裂,生命的呐喊。唯独梅花为你绽放,香飘人间,不会把你遗忘,因为,你赋予生命的坚忍挺拔,风骨高贵。
申城冬夜,寒潮袭来,凄风苦雨,整座城市笼罩着一片阴霾蒙蒙,阴气重重,孤傲的路灯竖在寂静的街道上,顽强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黑夜。只看见,凄然消瘦的梧桐树在街心上拉起绰约冗长的影子,只听到,孤零零的树枝沙沙凄婉的叫喊声, 凛冽的寒风像冰冷的针一样穿透了大地的心胸,走在街头上仿佛让你感到一股森森阴气袭来,悄悄地吞噬了这座死气沉沉的都市, 残酷无情地摧残那些弱不禁风的生命。
早春二月,申城阴雨湿冷,对于我这个南方人来说,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季节。正值数九寒天,朔风呼啸,滴水成冰。尤其是雨夜,缩在屋子内,森冷阴湿的气味窒息得令人无法入睡,每当此刻,严寒凋零的雨夜折腾得我翻来倒去,尽管裹在厚厚叠加的棉被里,但仍像躺在冰窖一样,令人寒噤颤抖,久久未眠。有时,风啸雨骤,凛冽刺骨,凄冷阴森的寒夜,四周一片漆黑,只听,窗外可怜的树木被凛冽的寒风搅动得摇头晃脑,树枝被撕裂得支离破碎,大片大片雨点如冰雹一样涮涮地狂泻下来,夹带一股阴湿凛然的寒气沿着破旧的门隙向我狠狠袭来。
寒夜碎雨,在阴霾森冷的都市里碎屑乱飞,只闻,窗前淅淅沥沥的敲碎声。湿冷的夜,我在寒风凛冽呼啸的碎雨中辗转反侧,于是,干脆不睡了。起来揣着那些旧报纸翻了又翻,在颠三倒四,倒四颠三的翻阅中,我看到的一幕幕,却是苦苦挣扎地活着的人们,让我感叹不已的,就是那些苦堪疲惫的农民工的感人故事,最不愿看到的,不断在我面前摇晃的人类丑态百出尔虞我诈的利益之争。风凛雨冽,我翻来覆去,孤枕难眠,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些黑麻麻的文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滚烫的文字融融的故事一阵又一阵地吻润了我一时失去视觉的眼眶,一种灼痛的炽热触摸着我那颗淡漠已久枯死冷却的心……
(一)
飘荡了一整月的雨,从一月底雨水一直弥漫着,时尔撩人愁绪,时尔风冽雨骤,漫天飘打这世界,把这座阴霾瘴气的大都市冲刷得干干净净。窗外,尽是淋漓尽致的街景,宛若一幅天然的水彩画,在寒冷凄迷的碎雨中奢侈般的挥洒自如,清流,透明。
喜欢在雨天里看书,那种流动畅想的心绪溢满心田,甘露甜美。滴水穿石的碎雨,虽然不是柔情似水的生命季节,此刻,却也令我心潮涌动,让我灵犀畅通,让我灵感萌发。无意中我被一篇《爱情这滋味》的文章感动了,文中说的一位农民工在一座繁华的都市里做建筑工,某日,他收到了远方妻子的一封来信,由于他妻子不识字,信中什么都没有说,大面积的白纸上画了这样的符号“0000+0”。意思就是说“那男在家里一顿饭吃4个馒头,他现在外面打工很辛苦,妻子要求他在辛苦的工地上别饿着了,一定要吃5个馒头”。那短短4个0+1个0的符号,我看后嘘唏不已,久久未语,流淌在身上所有的生命细胞瞬间被一种酸酸的东西粘黏住了,良久震撼着我的心灵,言不由衷地感叹:“爱情,这滋味真是好东西!”。
浮躁晕旋的特色社会,功利膨胀的冷漠人间,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生生不息的生命里。是否,我们忘记了有一种真爱是来自生命原本质朴的灵犀。尽管,现在已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应有尽有的今天,表达爱情的方式已不是难题,但是,这种用符号诠释的爱情故事,在我们可爱的农民工的心底内发自流露出那种真挚的爱却是如此的淳厚淳朴,如此的纯真纯情,如此的感人肺腑。爱情,在质朴的生命里暖暖融动。乡下人与城里人的爱情滋味的确不一样,淳厚,真实。
(二)
傍晚时分,又是一个寒风吹起细雨迷离的雨天,虽呆在屋里,却丝毫没有半点温暖的感觉。令人郁闷的是,连绵不断的潮湿气流仍未被驱散出去,屋内依然有一股阴霾闷湿的空气在流动,在弥漫。
晚饭后,随手捎来一份报纸,被一篇报道深深吸引住了。文章报道,在国内某贫穷的山区里一个县,有一位父亲因为自己儿子考上了大学,却没有钱供儿子读大学愧对自己的儿子而服毒自杀。他死后家里还欠着别人两万多元的借款,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和年老的父母,他全家一年整整的收入不足一千元,这点微薄收入当然远远不够全家人的温饱生活开支,何来的钱去供儿女读书呢?无奈之下,唯以悲剧谢幕,愧疚答谢自己的儿子。他儿子看到自己的父亲为他而死,毅然弃学,愤然外出打工挣钱,争取早日偿还家里还欠着别人的钱,供弟妹读书。
这篇报道让我热泪盈眶,热血腾腾。风雨如磐,雨在哭天喊地,风在狂飙叫嚣,我不知道若大的中国,此刻,苍天飘落下的是苦涩的雨水还是凄碎的泪水。也许许多人却会这么认为他这样做没有尽一名父亲的职责,把悲剧与苦难留给了儿女和年迈的父母,可是,当我们静心细想自问一下,这些振振有辞指责的背后却显得多么的空洞自欺和苍白无力,那是一个走投无路的生命在残酷无情的绝望之中感受到路的尽头啊!为吃饭,求生存,茫茫之路哪里是个头?有多少人能体会到这种悲怆和痛苦的生活?一个连生存权利都无法给老百姓的生命得以保证的国度,试问生活还有希望吗?试问生命还有尊严吗?这究竟到底是谁的责任呢?好好想一想吧,我亲爱的同胞们。在咱中国,有许许多多并不是仅仅靠辛勤劳动和智慧能力就可以获得生存的空间与生活的权利,更不用说自由和幸福了。“特色社会”的奇形怪状之猫腻耐人寻味,令人深思。人权是什么?对一个生命的生存权利与自由价值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我想,不必我费口水,现实中活生生的真实事例已经给我们一个足够的力证。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所有的国人都被光荣的gdp为之倾倒,在我们这个盛世空前的繁荣国家,gdp的扬眉吐气造就了“两极”的经济神话,一方面中国以年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以上并开始步入小康生活的高度物质丰盛的特色社会,另一方面中国有若干的地方还存在着年人均收入仅百元的穷困潦倒、生活煎熬的另类社会。为什么还有诸多数不胜数为温饱而无法生存的草根贱民?这个貌似神奇盛世光环之下的国家贫富悬殊为何又如此巨大?当我们的精英官僚都神往政绩工程而好大喜功的同时,当我们国人都沉醉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而歌舞升平的时刻,是否会想到城乡里大量无计其数的失业人员和那些穷困疾苦的农民过着今天而不知道明天的苦难不堪的生活呢?我不知道,文中那位父亲因为自己没有钱供儿子读大学而服毒自杀,算不算是一个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工程?会不会通过这样的悲剧发生而令我们的政府官员深深的自责?但我看到却是,现实如此沉重,生活如此煎熬,人间如此冷漠,社会如此扭曲。祖国,我能无语吗?
(三)
雨,继续肆虐人间。今夜,雨如此无情,如此凄泣,好大,好狠,却又寒冷。风飙雨骤,暴跳如雷。似乎在宣泄人世间种种的不公。窗外,依然是一片阴冷漆黑,唯独,枯黄的灯光暖暖地照耀着……
望着窗外漆黑一团的世界,数着这些年真切感受到人间的疾苦万状,想着雨夜里还有诸多的同胞们为了生计在绝望中苦苦挣扎,看着现实如此沉重的祖国,我的心情更加郁闷重重,心灰意冷,心潮澎湃……此时,我的脑海尽是呈现出一个个为生存而拼死呼吸着二氧化碳的同胞们……
12岁女孩当家7年──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以置信和不可想象的故事。可是,却真实的发生在咱中国。
她,生长在重庆市酉阳县苍岭镇小店村3组。她12岁,却已当家7年。她4岁多时没了妈妈,爸爸外出打工,残疾的奶奶成了她的依靠。奶奶去世后,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唯一的亲人──爸爸在一起。现在,她终于能和爸爸在一起了──这学期报名那天,她接到爸爸出车祸的消息,为此,她放弃学业照顾爸爸,这个女孩子就叫冉思会。
在她记忆中,自己的幸福生活在4岁半时戛然而止──妈妈在这年冬病逝了。“是我连累了你,给你带来很大的负担,对不起。”对丈夫说完这句话,妈妈就闭上了眼,甚至没来得及留话给女儿。但小思会永远记得妈妈临终时看她的眼神──“很复杂,她眼神包含了很多东西,她已说不出来,但我懂。” 妈妈下葬那天,天上刮着好狠的风,山里下着好大的雪。小思会端着灵牌走在前面,孝帕布拖到脚后跟,她冒着严寒,坚持着把灵牌端到3公里外的坟地。
妈妈去世后,为还清债务,爸爸不得不丢下她和右腿残疾、走路困难的奶奶,到外地打工去。5岁的小思会知道家里穷,自告勇喂起了猪,种起了庄稼。每天总会背着个大背篼,到处打猪草,小小的孤零零的身影在地里劳作……
7岁时,小思会在小店村小学上学了,她也更忙了,奶奶在家里只能做点饭,喂猪,做地里的活以及照顾奶奶,还得靠她。艰辛却平静的日子持续到2005年。那年,奶奶不小心摔破了头,不久就去世了。疼她的亲人一个个走了。小思会一下子像是被抽空了,一阵痛哭后,她决定今后不再哭泣。“面对不幸,除了坚强,我别无选择。”小思会说话的语气像足了大人。
奶奶去世后,小思会真正过上了一个人的生活。这时,爸爸在黔江城里做绿豆粉卖钱,因小学撤了,小思会不得不到苍岭中心学校读书。
从学校到家单程就要走3个多小时,父亲便在学校附近给女儿租了间不到10平方米的农房,让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父亲定期托人将生活费送到女儿手中,而他挣的钱也仅够父女俩的生活费……
不幸的是,小思会读六年级报名的那天,父亲骑着三轮车,拉着一车沉重熬绿豆粉用的煤行驶在街上时,一辆小车突然从旁边驶来,他不知怎么就摔倒了,左髋骨骨折。住院一周,花去3400元费用,在被停了3天药后,父亲不敢再住下去,给医院打了3400元的欠条,回到了女儿的出租屋里。
磨难的生活再一次降临在小思会身上,而小小的她,却表现得如此坚强。那是生命的坚韧与高贵。12岁的小思会脸上,有一种不属于她这个年龄的成熟、沧桑与刚毅。
在小屋的角落里,摆着两根开始腐烂的茄子,这是小思会前一天下午买的菜。“爸爸最喜欢吃排骨了,受伤后,他不准我给他买肉。筒子骨要6元钱一斤,爸爸说,我们吃不起。”这些天来,父女俩所有的油荤,仅仅是从家里带来的一小块腊肉。每隔几天,小思会就从上面割下薄薄一片,给爸爸煮了吃,她是舍不得吃的,必须全部让给爸爸。
买菜、做饭、洗衣,小思会承担了一切,甚至包括给爸爸接大小便。“她一个小女孩做这些,我都难为情。”父亲痛苦地低下头。
现在,冉思会托人找到小学六年级课本,空闲时,她就自学。她担心以后重新回到课堂时跟不上进度,“只有读书有出息了,我才能让爸爸过上好日子!”小思会说。(摘自《都市女报》)
写到这里,我实在写不下去了,心里越写越难过。在我的心坎里,止不住产生出这样无数次无数次百思不解的疑问,像小思会这样特殊困难的家庭,为什么我们的政府却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莫非我们伟大的祖先为子孙后代遗留下的仁慈仁爱文明竟是如此冷漠和无情?对于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这片特色辽阔的土地上屡见不鲜,为什么贫病交加和贫富悬殊在咱中国如此蔓延却又如此沉重?这是否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认真反思的一种社会的良知和责任?是否需要我们的精英官僚们摊开自己的双手,拍下自己的胸膛,思付一下,自己的手上是不是沾满了人民血汗的痕迹?特别是我们那些整日满嘴油脂、红光满面和脸胖耳大的公朴们!
(四)
夜泣雨碎,寒风凛凛,一阵又一阵地呼啸着,吼叫着,残酷无情地肆虐着苟活在这座城市的肌瘦弱小的生命。碎冽的雨,像无数根冰针一样狠狠乱扎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鬼哭狼嚎,惨淡不堪。只见,凋零的街景摇曳着惶恐不安的影子,这座城市到处是一片凄然的景象,笼罩一派凄风苦雨,阴霾森寂。
苦雨凄风的人们,何时才能熬出头。试问苍天,若大的神州,哪些地方能容纳咱们活血活命的草根贱民?同样的世界,却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同样的生命体,却展示出不一样的命运境遇。凄怆的生命,为何在一个光鲜亮丽的国度里如此生龙活虎?为何在一个文明丰盛的社会内如此苦不堪言?
人们常说,男人有泪不轻弹,这并不是真正读懂得一个男人的生命世界。在一个人治专横的国度下,生命中有一些无法言喻的痛苦,对一个弱势无助的男人来说,泪水是一种对男人坚强的生命诠释!可是,这种的诠释,你会读懂了吗?
前两天,在阅览资料中,一张醒目的照片突然跳进我的眼帘,我一下子被震撼了。“那天,我们可以读书了,我们高兴了,爷爷却哭了!”。这是照片中一段文字的注释,短短的一段话,却令人有一种说不出道不尽的难受和心痛。你读懂了吗?你真的读懂了吗?这是一个老人悲怆和痛苦的泪水!从中意味着什么呢?我的同胞们,何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被震醒过来?让我们再看一个故事吧。为了给儿子讨医药费,作为一个老父亲,连生命中最神圣的尊严都不要,竟然以祼奔举动来声讨。这是对一个自视文明丰盈的伟大民族的莫大讽刺,这也是对一个漠视生命的人格扭曲社会的正义谴责,这更是一个令世人都为之震叹并感到不可思议的特色社会。
父亲裸奔为子讨药费。儿子工地作业致残,官司胜诉却未拿到60万元赔偿,父亲裸奔声讨包工头,民警劝说其走司法渠道。
某天,重庆最高气温14℃。在最繁华的闹市商业步行街──解放碑广场,周末人头攒动。上午10点多,记者路过临江门原现代书城外时,只见一青年男子躺在床榻上,身上盖着红色毛毯,黄色液体顺着一根塑料管滴在地上。一身穿单薄外套的五旬男子守在旁边。
“哈!”突然,五旬男子喝了一声,把担架床径直推向解放碑,然后迅速脱下衣服,全身赤luo跑上解放碑碑台。
“喂,你做啥子!精神病啊?”很多市民被吓愣了,大声呵斥,不少女士吓得直躲,以为男子是疯汉,当即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这时,中年男子突然展开一张长约1.7米、宽30厘米的红色横幅,上写“包工头给我血汗钱!救儿子,救我全家!”他一边绕碑行走一边哭诉,有人围上来倾听。
老汉的“出位”引起上千人围观。解放碑派出所民警闻讯赶到,让老汉穿上衣服。民警劝说他:“老师傅,莫着急嘛,你的心情大家都理解,我们将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早点解决问题。如果你感冒生病了,不就没人照顾病人了?”
老汉激动得当场下跪磕头,随即在民警陪伴下离开广场。民警用长安车将老汉和其床榻上的儿子送回中山医院。
一个以脱光衣服全身赤luo的老汉,假装精神病在众目睽睽之中以裸奔声讨,其“出位”举动是想为瘫痪儿子索讨60万元工伤赔偿。如今,老汉一家已欠下医院10万元费用,全家陷入极度困境,而被告的建筑公司却人去楼空。
许多围观人都劝说老汉走正常的司法或上访渠道。这种幼稚弱智的抚慰,这种脑残麻痹的劝说,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文明的仁慈虚伪与卑怯残忍,说明了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缺失良知与正义的呼声。如果能够通过正常渠道,他会傻到连生命中最神圣的尊严都不要却以裸奔来声讨包工头吗?再说,儿子工地作业致残,官司胜诉却未拿到60万元赔偿,这些力透纸背和振振有词的法律胜诉为依据,难道还不够视为正常再正常不过的渠道吗?为何官司胜诉后却依然没能拿到应得的赔偿呢?这些即使在落后的非洲国家都感到不可想象和匪夷所思的奇闻,为何却不间断地发生在咱们伟大的中国?这些事例的背后深藏着什么?这样的一个民族“特色文明”却意味着什么?这分明不是在蔑视国家的法律和漠视生命的价值吗?贱民就是贱民,人善人贱被人欺!这是强盗世道?还是魔鬼社会?
天堂与地狱。这一念之差的词语,却让我们有如此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的识别。睁开眼睛,我们看到的是两个截然不同发展的特色中国;闭上眼睛,我们却真实感受到了一个正在走向漠视生命价值和精神道德沉沦的特色社会。
(五)
面对冷漠残忍的现实,面对人格扭曲的社会,面对国人集体的沉沦,面对良知正义的消失。而这些,我们都意识到了吗?我们都深悟了吗?不幸的是,我们国人却如此的遭孽自己,却以冷僻沉默来麻痹自己的灵魂和漠视生命的价值与高贵的尊严。更令人遗憾和悲哀的是,在威吓和高压下,我们同胞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呐喊之声被迫在万般无奈之中哑苦无语了。“冷漠”与“无语”却被这个“特色社会”的极权专制下造就出的一大批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和无视国法的犬儒帮凶和流氓痞子在嚣张专横不断的钳制打压之中销声匿迹。我深知,不是所有的中国人没有热血腾腾的红心,而是他们被剥夺了良知和正义的话语权利,剥夺了唤醒国人走向民主自由的光明大道,剥夺了照耀国人奔向正义真理的生命心灯。悲痛的是,民族的不幸,道德的沦丧,文明的没落,遭殃的孽债只有由苦难的老百姓来买单了。
苦何以堪?命何以贱?生命是一个自我确认的神圣过程,也是一个生生不息地感受悲喜煎熬的过程,更是一个彰显生命风骨高贵尊严的光辉历程。每一个生命的历程都会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和反思。这些都是些过去了的生命故事,我们可以当作是“历史”来看待,也可以当作一种对社会的深刻剖析,更希望我们看了当作对一个“特色民族”的文化文明的思考思考!
特色的民族造就了特色的文明。漫长的岁月,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苟活挣扎的草根贱民,却被这片深厚的“特色土壤”牢牢埝住了,紧紧攥在其中,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只仅仅剩下微弱的生命在呼吸,在挣扎。几千年延展,数百年未变,至今依然如此……
而今,当我们肆意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和金钱,当我们在风花雪月里无病呻吟的时候,当我们尽情沉迷在梦魇魑魅的游戏世界里,当我们在风狂沉醉和崇尚膜拜超女好男的风靡时代中,当我们还在博客论坛里争论男欢女爱的色味艳情之际,当我们在幽雅闲暇的时候高呼无聊的时刻,有谁会想起了这些苦雨凄风、凄碎呐喊的生命呢?
一个以儿子考上大学为荣却没有钱供儿子读书而感到羞辱的农民父亲,居然以生命的代价去昭示社会的种种不公;一个12岁女孩当家7年的疾苦生活,居然没有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贴心关怀;一个连生命中最神圣的尊严都不要竟以裸奔为子讨药费的老父亲,居然生龙活虎展现在众目睽睽的闹市之中,等等……这些蓄积心底、深藏已久的底层弱势生命的愤然呐喊,在一个光鲜亮丽、丑态百出的特色社会中暴光,赤luo裸地披露出这个民族的劣根文化扭曲到了一种已经没有人性的地步,恰恰印证了一个以漠视生命价值的特色社会的丑恶和残忍。这些以生命的坚韧、尊严和代价唤醒人们对官僚败腐的深刻认识和深恶痛绝,这对一个“特色社会”的精英官僚来说是莫大讽刺和强烈砰击,还有何脸面说为人民服务?有何脸面甘当人民的父母官?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高举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倡导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治国理念,这无疑是中央的正确决策!也是人类生命中最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啊!既然如此,中央心明眼亮的盏灯,为何未能照耀在这片辽阔的神州大地上?为何却被地方精英官僚当作儿戏?为何还我行我素冷若冰霜地对老百姓的疾苦万状和苦堪呼声却视而不见?精英官僚天天挂在嘴边高喊发展为了人民,天天背着“三个代表”和倡导“科学发展观”。究竟有多少精英官僚的心里真正装着“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发展为了人民”的治国理念呢?发展依靠人民是千真万确,发展由人民共享却成了老百姓心中大大打折扣的问号。人们不禁要百思不解地追问:什么叫“三个代表”?什么叫“科学发展观”?什么是“和谐社会”?保民生求发展不是口号,而是实质。精英官僚们做到了吗?这是人性丑恶的根源,还是腐败堕落的无能,或是现制隐患的核心所在?中国人甚至整个民族是否好好地思忖一下?尤其是精英官僚们,你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给老百姓的心目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痕。不要拿中央的治国理念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当儿戏来愚弄咱们善良无辜的老百姓,那样会让广大的老百姓觉得原来我们的精英官僚玩的只不过是小学生在空白的纸上填词造句而已。
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打破了禁锢思想的愚蠢,促进了民主自由的追求。这些意识的洋溢,智慧的激发,是任何人都扼杀不了的生命真理,是谁都阻挡不住的时代潮流。愚民愚众,愚人愚心,最终将失去民心,祸害社会,丧家败国。希望这不是“特色社会”中一种精神文明的全盘没落,不是集体沉沦的一种道德的彻底沦陷,也希望我们的精英官僚一定要具备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认真思忖再思忖,以身作则,真真正正地带领老百姓解决温饱,走发展致富之路,再奔小康生活。
-全文完-
▷ 进入蓝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