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王安石这个人,是初中时学《伤仲永》的时候。神童方仲永由于被爱财的父亲左右,没有继续后天的学习,所以后来成为了很一般的人。这让王安石很伤感很遗憾,也让后来的人为仲永感到可惜。然而王安石本人让人遗憾和叹息却远胜于这个方仲永。
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中,有不少的篇幅写到了王安石。他文采出众,智慧超群,生活俭朴清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但是他的变法,按林先生的话说,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却很是不得人心。再加上他顽固执拗,对反对他变法的人都给予沉重的打击,因此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极力的反对,甚至包括他的亲兄弟,还有著名的苏轼和范仲淹。他的政策被林语堂先生批评得很没有价值和意义,无非是一个年轻的野心勃勃的皇帝敛财的工具而已。所以他最终的失败是难免的。他编纂的《三经新义》和《子说》也遭到了林先生的嘲笑。在林先生的笔下,王安石是渺小的,是无法与苏东坡相提并论的。对此,我曾经也表示赞同。
但是,最近我读了本由当代作家王丕震著的历史实战小说《王安石》,却让我深深疑惑了起来。这位被誉为“文坛奇人”的作家的文笔和创作的态度显然是不容怀疑的。在他的笔下,王安石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身体力行,大刀阔斧,不畏权贵,为国家勤勤恳恳付出了一切。他不认天命,坚持改革,坚决同保守顽固的视力斗争到底。这本书里的王安石是奇人,是英雄。他的变法是为穷苦的百姓的,所以严重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乃至皇亲国戚的巨大利益。而且身边有太多的小人,这些小人反复使用离间计,酿成了他失败的悲剧。小说的结尾引用了他的一首《桂枝香》,词中写道: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读来让人非常伤感。王安石一子一女全死在了他的前面,连大力支持他的神宗也死在了他的前面,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和希望呢?无论作为改革家还是父亲,他都是个悲剧。他浑浊的泪水,证明了他悲情的一生。
我奇怪的就是这两本书对王安石的态度。虽然后者是小说,有明显的想象和加工的成分,但基本的史料应该是真的。由此可见,“任由后人评说”这句话说得是多么的有理!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个人,可褒可贬,褒之可以上天,成为一代伟人;贬之可以入地,狗屁不如。王安石死后,被哲宗封为荆国公,所幸还算有个不错的结局。可是他甘心吗?他自认自己所作所为都无私心,全是为国家着想,可是他做了,没有得到良好的效果,反而遭到无数人的嘲笑和打击,他这样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怎能甘心?
还有王安石的性格也是很值得商榷的。性格本身似乎无所谓好坏,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王安石的性格中的执拗却在有形无形中给自己的变法造成了强大的阻力。中国人大都看不惯跟自己很不一样的人。大家都喜欢吃鱼,就你喜欢吃螃蟹,估计你就会被看做是另类。别人都打麻将,就你不打,大约你就是清高。跟自己格格不入的人,就是想出风头的人。如果你不触犯大家的利益,那倒罢了;倘若你惹了大家,那么一定就是大家该打击的人,也无所谓对错。王安石也辩论过,也解释过,但他太不顾别人的感受,只是一根筋地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他能不得罪人吗?而且是大大地得罪了。可他并没意识到,或者说意识到了却不改,所以以他的力量,即使有皇帝的支持,他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史载王安石不修边幅,常常是邋里邋遢,很不遭人喜欢,大概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历史书上他的样子双眉紧锁,像是无限的忧愁,一定也是发自内心的为国为民的担忧。可惜了他那样的天才,留名史书,却是毁誉参半,怎不让人深深叹息?
-全文完-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