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剧作家,写有《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等剧作。《牡丹亭》是其代表作,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取材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但其成就远远高于话本本身。《牡丹亭》成功塑造了杜丽娘这一古典文学里可爱的少女形象,通过讲述她和柳梦梅超越生死的爱情,展示出古代青年男女追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呼声,并对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摧残进行无声的声讨。这既是本书的主旨所在,也是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
杜丽娘是一个貌美如仙的官宦小姐,原本应该成为一个具备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然而追求个人自由的心性使她本能的抗拒这一切。《闺塾》一折是全剧反抗最强烈的部分,《关雎》原本是后妃之德的歌颂,杜丽娘却固执的认为那是一首恋歌。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之下,她悄悄走出房门,跑到后花园,浑不顾“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的家训。“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后花园的春光焕发出杜丽娘的青春活力,“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风景,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杜丽娘就像长久生活在牢笼中的小鸟,情感被压抑,眼看着青春年华即将逝去却无能为力,后花园之游为她打开一扇通往自由的窗。作者巧妙安排,让杜丽娘梦中和情人相会,并因此害上相思病,一病而终。春香是一个特别的角色,古典文学里似乎写到少女形象总会为主角安排一个丫鬟,她见证了主角轰轰烈烈的爱情和追求爱情付出的惨痛代价。春香有着毫无顾忌泼辣的一面,当面和陈最良胡搅蛮缠,而杜丽娘不会这么做。但是,并不因此杜丽娘的反抗精神比春香差,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身份和地位的桎梏使得杜丽娘只能将这种反抗在内心深处和梦中以及死后展现。
柳梦梅是一个酸腐书生,有着和封建时代绝大多数文人都有的书生气,为求功名不惜长途跋涉。他能够中状元有很大的偶然性,虽然在才学方面的确过人一等,但在岳父面前却没有表现出起码的礼数。在《硬拷》一折,柳梦梅不止一次的对杜宝口舌之争,完全不像女婿对岳丈应有的态度,尽管杜宝的确蛮横的把他当作盗墓贼。柳梦梅身上的确没有值得杜丽娘以身相许的优点,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都有着对封建礼教的痛恨,柳梦梅是谈不上的,基于这一点可以说杜丽娘和柳梦梅并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感情。或者说,我们只能认定杜丽娘是整个故事的主角,而柳梦梅并不算。
杜宝和陈最良等人是封建礼教的守护人,前者对女儿管制甚严,而后者纯粹是一个酸腐到家的书呆子。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杜宝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一面,以及他对女儿的爱,但从本质上他还是封建正统的代表。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柳梦梅没有高中,结局会怎样呢?不难想象,在一个注重门当户对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杜丽娘和柳梦梅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陈最良三年一考,连续十五次,依然是一个秀才,使人很容易想到《儒林外史》那些可怜的读书人。他们同是这个制度的受害人,却反过来再害别人,如此出现一个恶性循环。
《牡丹亭》有其出色的地方,比如对杜丽娘美貌和心理的描写,但也有不可饶恕的败笔。如二十三折《冥判》中的鬼神之说,十七折《道觋》和三十四折《诇药》等章节里低俗的语言。尤其是后者,和全剧的思想内涵毫不相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地方不是作者刻意为之,却是自然流露,是受到那个时代环境影响所致。
总的来说,古典文学无法避免遭耙的存在,这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大环境决定的,《牡丹亭》也不例外。但是,在封建时代即将结束的明代,汤显祖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忆殇
2009.4.19下午
写于星源阁
-全文完-
▷ 进入忆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