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立足,并且屹立于世界之林而居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它的人民具备良好的基本素养。那么,人民优良的基本素养从哪里来呢?回答是肯定的,只有两个字:教育。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便不难理解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有多大,份量有多重!要搞好教育,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首先就要有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要建立起这么一支坚强的队伍,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注意在这个队伍中的师徳师风建设工作。
基于此,我们选编了这一辑《〈不悔的追求〉——都昌县师德师风教育读本》。借以用榜样的力量来鼓励更多的人们,以达到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
教师的个人修养直接作用于学生。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站得正、挺得直的人,教师必须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有完善的独立思考意识,并甘愿把生命放进这份美丽的事业里。
教师自我生命的自由与健全发展以及素质的提高,是教师主导地位与主导作用问题下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教师以良好的自我约束行为的能力,从人格和精神层面来驾驭自己,不至于走上岐途。
教育对象——学生素质问题的背后,往往折射出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问题。教育的素质现状与教育改革的客观现实和要求是否相互适应呢?己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教育改革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和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建设好教师队伍,不仅仅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精神培养、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选录了本县九位普通教师的平凡事例作为对照自己的镜子。他们中有坚持山乡教育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不计个人得失,武垦学校的成传义老师;有身残志坚,板凳上的教师,小港小学的肖丽华同志;有爱生如子,孝亲敬老,真情可动天的刘红月、曹达梅老师;有矢志教育为之奋斗一生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鄱阳湖上孤岛师魂王祥生老师;有扎根基层,黙黙耕耘的新妙湖畔的领头雁徐谦同志等等。他们的事迹听来虽然不是那么轰烈,也很平淡,但于平淡中我们便可见其精神在熠熠闪光。
有的人总觉得如果自己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和壮举,便就能留芳千古。孰不知平凡中蕴藏伟大,平淡中体现价值。朋友们:你们说,董存瑞的舍身炸碉堡与雷锋的助人为乐,哪一个更有价值?前者死得轰烈,后者去得淡然,你能说哪一个比另一个活得更有意义?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身边的人和发生在身边的生动事例去感动身边周围的人们。这就是我们编录本辑的目标所在。一言及此,我们将不遗余力!
-全文完-
▷ 进入明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