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手机年租到期了,便叮嘱老公去移动公司帮我续交。不久,老公便打来电话说,移动公司新到一批号,是没年租的,最低消费才几元钱,问我换一个号行不行?出于本能的虚荣心,我说要是有好号的话,换一个也行,反正这个号才使一年,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换也无妨。就这样,年租没交,“旧的去了,新的来”我便拥有了一个新的手机号。号虽不是什么“霸道”号,但和先前的比起来确实顺口好记多了。
10号中午11时,因为念旧虽有千般不舍,但原号终于因话费归零而光荣“下岗”。随之,新号接替之开始为我服务,伴我生活万里行。
为了方便联络,便将新的联系方式告之亲朋好友。接下来的两天,我便先后接到几位朋友、同学的电话和短信,问为什么突然要换号?一些朋友还开玩笑说,是不是为避“骚扰”、有“情况”啊?
“骚扰”?“情况”?一时语塞。便回答,要是你们的电话算是“骚扰”的话,我倒是希望多来几次,省着我的手机像是打在“冷宫”里的,毫无生气,价值一直得不到发挥。
朋友的一时玩笑,让我想起去年新上号的时候也是这样。由于cdma在老家信号不好,总是在高处才能顺利收听,为了回家时打电话方便,老弟特把他的手机给我。于是,一直以来我都是两个手机交替使用。虽然也想“二合一”只是一直没实施,喜欢的太贵,便宜的又不喜欢。所以,每当有朋友看到我居然用两个手机,总是调侃,用诧异的口气笑我“业务多”。而实际上哪有什么业务啊,全是一颗念旧的心作崇而已。
想想有趣,为什么大家对换号和对用多部手机而有那么多的遐想呢?就象常听到的一些“八卦”新闻,说突然看见某某和异性的某某一起走路、吃饭一样,原本简单的情节总是令人猜测成复杂的小说。有时,猜测的可笑程度令人都有些匪夷所思。为什么大家总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呢?是人本多疑?是事出有因?还是生活原本就是故事?
记得有位朋友对我讲了他被别人误会的一段经历,使得本是兄弟的两人在一件子虚乌有的事上反目成仇。那样的一段经历无疑是灰暗的,散布谣言的人无疑也是可恨的。朋友说其实只不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果他当时冷静些,换个角度去理解朋友;如果他朋友不是那么敏感,不将事情复杂化,不满怀狐疑误解他的好心,事情也不至如今这个地步,也许他们现在仍然是最好的哥们。显然,朋友对那段友谊很是怀念,为之婉惜。其实人生有些事,真的需要“回头看”才能化解心中的块垒。在回顾中才能清晰总结认识上的繁与简,得与失。面对朋友的慨叹无以慰藉,只能送一杯咖啡令其自行品味。
然而细想,简单、复杂只差一念。凡事我们应该把握问题的本质,不能总是用“想当然”的眼光看人、观事。不仅要做到“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做到对自己的人格负责,既要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就像数学家华罗庚说的:“神奇化易是坦途,易化神奇不足提。”就是在告诫我们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是要尽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生活中,我们要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上学会简单化,正所谓简单就是快乐,简单就是幸福。
其实,在现如今的社会风气下,人人都是带着面具行走的。有些人,有些事又不得不让人猜忌多虑。为了维护道德与不道德的那张“脸”,善意与不善意的谎言一并堂而皇之地走在阳光下。真象、假象令人难以区分。尤其是一些涉及情感的问题,谎言就意味着不可告人,有隐情。人们对于隐情自然会敏感、自然会浮想联翩,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将问题复杂化。随之而来就是舍本逐末,让人越来越糊涂直至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为什么生活中我们会常常感觉有一种说不清楚的迷离和感伤?为什么当一个特意搬上舞台的“作秀”节目,演出结束之后,我们总有种感觉是那样若有所失?当我们陷入波涛汹涌复杂化的尘缘里,便很难对自己有一种理性的清洗和整理。更难汲取到一种面对滚滚红尘的能量。在伪善中谨言慎行,美丽与阳光日渐消失,结果又让复杂的简单不了,于是人们会心生郁闷,觉得活得很累,很窝囊。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呢?由此可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未必不是一件乐事。
-全文完-
▷ 进入海那岸无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