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在民心的党旗
引言:普定县财政局党总支书记郑厚茂同志听到汪建奎创建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及其党支部,以带动农民增收为己任的事,深为感动。他说,创建农民自己的组织,这种方式好!对农民增收切实有准效。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讲得好不如做得好!对这样的合作社,这样的党支部,我们就应和他们结成对子,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服务。服务他们,也就是服务科学发展,就是增殖财源。服务他们,就等于服务“三农”,从而鼓励更多的农民创建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努力为农民的增收扩宽路子。
因此,财政局党总支部通过会议研究,决定将该合作社作为财政局党总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挂钩服务点。并于2009年4月12日派人到合作社举行了挂牌仪式。并承诺,县财政局将尽最大努力,积极协调,争取相应的项目支持,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尽心竭力。
一
2009年4月12日上午九点过钟,虽然雷声隐隐,清雨如箭,急不可耐地直射大地,但我们一行五人还是乘车冒雨前往目的地。此行是因为感动而相约前往。而让我们感动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人和事,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既发扬传统、又另辟溪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发挥,来自一位现如今花甲有五的退休干部汪建奎。
1999年退休的他,明知那时退休影响自己的待遇,但在别人劝他缓几年再退,退休工待遇都要高点时,他却说:“我曾经劝过其他人,不管待遇如何,早点退休,免得占编制,影响年轻人。我不能让人家看我笑话。好歹我是个党员,还任个职”。朴实的话语里,透着律人先律己、以身作则的表率精神。
老汪退休后,他的身影,常在自家的茶园里转悠。有人认为,老汪的茶园,成了他退休后的岁月归属了。谁知老汪却不想让自己还拥有的岁月被小小的茶园所羁绊!
老汪曾任个小乡时的书记,撤区并乡建镇后,又任过乡人大主[xi]团副主[xi]等职。是猫洞乡新民村下黑石村民组人。三十年前,猫洞七百多亩的集体茶场就在新民村的土地上。而多年来,因为种种原因,茶场发展滞步不前。后来有了“退耕还林”政策后,乡政府利用政策鼓励新民村人新种了七百多亩的茶叶,茶叶种植规模才有明显的扩展。为了解决茶叶的销路,乡里引进了两户加工企业收购茶青,茶农市场经济的观念得到一定的加强。
这时的老汪想, 如果能发动种茶农户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组织,把“小生产”与“大市场”结合起来,帮助农户种自己的茶,赚更多的钱,确保增收,那该多好?老汪有了这一念头后,就开始有目的地到有关部门进行咨询、了解,并开始搜集报刊、电视等媒体对有关农民合作组织的报道。当他弄清农民成立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不但政策允许,而且还倍受鼓励时,2007年初,便开时筹建“普定县猫洞乡新民村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下称“合作社)”。
二
一个人,只要不损人利己,为自己活着、为自己的家人活着,是无可非议的。而一个人活着,更可贵的是能为了更多的人更好地生活着。这样的人,他的精神,会在今后的岁月里,或多或少地化着口碑加以传承。
每月拿着两千多元退休金的老汪,本可以打打麻将,喝喝小酒,摆摆龙门阵,安度晚年的他,却没有因为岁月不饶人而以安享晚年的心态对待自己。因为他心中装着的,不仅是自己。他清醒地认识到,做好事也得有“带头人”不仅自己要带头,还要动员几个党员和他一起,才能形成合力,凝聚人心带好头。于是,他在动员农民参加合作社时,首先想到的是身为党员的胡光友、陈家芬汪峰等村民。然后通过党员动员家人和其他农户,先组织起来后,做出样子,以实际成效让群众自觉加入。为此,老汪把他的动员词概括成七个字:“民办民管民受益”。
也就是这七个字,让市关工委和县乡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等领导感到老汪不老!感到老汪的举动值得重视和支持。2007年7月,合作社相继办理了一系列相应的证照手续。2007年9月28日,合作社在各方的关注与支持下正式成立。通过社员民主推选,老汪任理事长,张行法、张行云任副理事长。并在组织协调上进行了相应的分工协作。
2007年12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下达了受理“罩子山”商标注册通知。一年多的时间里,合作社在多方面的支持下,加工机房竣工及附属房屋竣工,集化验室、包装室、党员活动室,办公室会议室等为一体的综合楼竣工。总面积近320平方米,总投资25.43万元。并购进了11.84万元的设备。目前,市交通局准备支持4万修建的公路,合作社已组织动工。
如今,已有七户农民、十七个社员的合作社,不仅有了自己初步的民主管理的议事规则,还制定有相应的制度、机制。他们对承包地,不论锄草、施肥都有出工单。收茶青,加工、入库、销售每个环节都有手续制度和管理流程机制。并聘请了一名专业会计人员,按照财政部《农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为合作社建账、做账,进行财务核算。每月都将财务进行公开。老汪在介绍合作社财产时,涉及的数据细到角分。可见会计管理的有条不紊。更重要的是加入合作社的共有四名党员(最年轻的22岁,还有一名妇女党员),因此,合作社还按规定程序建立了自己的党支部。老汪按程序被推先为支部书记。老汪说,成立党支部,就是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多为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合作社争取有市场竞争力的地位。既是为自己、更是为大家。凡对合作社具有比较大的影响的生产、经营的重大事项,不论由谁提议,先交社员大会讨论,再由理事会综合分析后,提出初步意见报党支部讨论,党支部通过讨论确定后,由支部宣传委员负责思想宣传,让所有社员在理解的基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合作社成立后,每户出资10,000元入股,形成股份制合作社;2008年,合作社承包101.5亩土地种植茶叶(其中无性扦插52亩),都是民主决策的结果。
如今,老汪又提出以茶园入股、以土地入股、以技术入股的设想,以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生产经营规模,赢得更好的效益,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通过合作社的运作,以切实增收,共同致富。
三
虽然老汪的额头,岁月的沧桑已在所难免。但是,面对老汪,我却为那些“人到中年万事休”的人深感惭愧。如今的老汪,面对我们的到访,除了介绍合作社成立与生产经营的大致情况外,他没有叫一声苦,说一声累。每当说到方方面面重视和支持,有些清瘦的老汪,感激之情总是禁不住溢于言表。
让老汪更高兴的,是谈到合作社取得的效益时。老汪说:大多数来茶场收购茶青进行加工、销售的老板,注重的主要是春季。而合作社除了加工春茶外,夏、秋两季,同样生产加工,分级销售。夏茶一叶一芽的同样多,只要注意选摘,提高加工质量,同样能制出好茶,卖出好价钱。老汪还介绍说,合作社除了加工股东自己的茶外,还开展委托加工业务。委托业务,从事加工的技术人员与合作社按6比4进行分成。毛峰茶成品加工费每斤10元,绿茶2至5元。
2007年,完成产值110,000元;2008年,完成产价值148,000元;2009年,截止4月10日,完成产值130000元。三年中,与2006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168至184元。老汪还说,他的三亩茶叶,去年毛收入12000元。合作社赢利42,000多元。
老汪算了一笔账。他说,新民村多是山地,种苞谷一亩收300斤,值210块钱左右。种茶,凭他掌握的情况,只要种下两三年可采茶后,一般每年至少可收入2000块钱。如果在采摘茶青和加工各个环节讲究些,多出好茶,收入远不止2000块钱。所以,老汪说,只要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按他们合作社的规划,解决杀青机、分级机、包装机、揉撵机等机械设备与道路建设所缺的48,000元资金后,合作社将按照省农业厅无公害茶叶基地的检查要求,进一步创造条件,申请qs论证,派人参加化验与品茶技术技能的培训。并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合作规模,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合作社中来,扩大合作,扩大增收范围。
但是,老汪认为,扩大合作规模,最好的方式是茶园入股。因为这样,茶青多。只要在采摘、杀青、加工各环节上认真研究、捉摸,不断加以改进,就能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卖出好价钱。
老汪还说,现在合作社的好处初步显示出来了,已有不少茶农找他,希望能加入合作社。为此,老汪很高兴地一笑说:“我们的合作社,现在遇上些困难,但方向是对的,发展壮大是肯定有希望的!将来,合作社有了发展,有了可观的收入,就会按比例提取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提取公益金,用于社员因公受伤、养老保险等费用”。
社员私下说老汪,年纪虽大,脑筋好用。通过一年多的相处,合作社的舵,让他掌,大家放心。社员还说,老汪对人也好,对事也好,热心、公道。有老汪在,他们说啥也没顾虑。有老汪在,他们就有了主心骨,干啥都有劲。
老汪筹划未来的眼神里,充满着春天的信心。是的,人老志不衰,精神春常在!
五
我们的到访,老汪并没说什么感激的话。我们的告辞,个头不高的他,只是微笑着点头致意。他的微笑里,藏着的,不仅是热情和自信,还有一份为民的执著无悔!在我回首的刹那间,我突然发现站在几个社员中的他,显然成了一面插在民心上的鲜艳党旗!是的,对于合作社,老汪是插在民心的一面永不退色的党旗!而对于猫洞乡、对于普定,我想,年老志不老的老汪,也算得上一面为人景仰的旗帜。
-全文完-
▷ 进入灵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