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幸福学研究认为:幸福就是人的渴求被满足后的愉悦感觉。所以,感情的付出也是会为人带来幸福感的。同样,爱的付出也是会给人带来幸福感的,只要你是真爱。
所以,爱情的定义就是:爱情是在恋爱阶段,人们渴求为所爱的人付出一些或全部所有的思想。
上面的这段话也是从百度搜索来的,因为我还想了解人们对于爱情的其它解释,可总是没有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我不断的搜索,不断地失望,不断地失望,还是要不断地搜索,也许,我的执着能够让哪一位对爱情有着真正了解的人发现,能够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那就谢天谢地了。
幸福首先需要有对它的渴求,这是这位幸福学家对幸福来临之前的描述,也是前提,如果我们没有了对幸福的渴求,那么,幸福是不会光临的。
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是“人的渴求被满足后的愉悦感觉”,从某种理论上来讲,这种说法不能不说没有一定的道理,只是我就是就得别扭,愉悦的感觉不单单出现在自己的渴望之后,同样也会出现在自己没有渴望的以外之中,如果说把愉悦的感觉归之于渴望之后,那么,很多渴望以外的愉悦就被排除在外了。
比如说,最近政府在医疗改革上的新方案,还有取消了200项的政府部门收费。这对于受益者来说,都感到愉悦,只是这些愉悦的来临人们原来并没有渴求,因为人们所渴求的是最大限度的人生保证,还有就是公正和平等,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两个前提来“给予”民众,那是一种安抚,在安抚的过程中,也会有人感到愉悦,就是那些真正的得益者。
又离题了,我写文章总是这样,谈着,谈着,就不着边际了,爱情怎么会跟幸福连在一起呢?幸福怎么会跟愉悦连在一起呢?愉悦怎么会跟公平和正义连在一起呢?还是回头谈我们的爱情。
这位中国幸福学家研究认为:爱情是在恋爱阶段,人们渴求为所爱的人付出一些或全部所有的思想。而且还把他的认为说成是定义!
第一,爱情出现在恋爱阶段。第二,渴求为别人付出思想。
这位中国的幸福学家没有说假话,爱情只是出现在恋爱阶段,后来就没有了,说的太精辟了,连我也没有想到我国的幸福学家也会像我这这样神经错乱。
渴求为别人付出思想,不管是你所爱的人还是不爱的人,每一种付出就需要回报或者代价,天上掉馅饼的故事已经老掉牙了,那是爷爷骗孙子的,或者是外婆骗外孙的。
最近,浙江大学的教授郑强痛批本校女生最喜欢外国男朋友:“学校有些女生不自重,我们的女生见到垃圾一般的外国男人都讨好”。
被女生回帖痛骂:“黑人男朋友让我很爽!”
一位浙江大学的女生在网上还进行了猛烈的回击:“在浙江大学,像我这样有外国男朋友的女生很多,我年轻漂亮。而且成绩优秀,追求我的人很多,但是我就是看不上中国男人……”
这是在网上发现的,不知道是真是假,先不管真假,我们讨论他们的言论,不讨论他们个人,我们讨论他们的思想,不讨论他们的行为。
我该支持谁?这个问题同样是文章的主要问题,立场没有决定,文章就没办法写,就是写了也没办法看出作者的真正想法,说不好还得让别人骂上一会,所以我想了又想,总想从这两位师徒当中找到突破口,好跟上去也把对方置于死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跪倒在“石榴裙上”兄弟的脚下,再也没办法“昂首阔步”信口开河。
郑强教授所说的浙江大学有些女生不自重,他的依据是见到了垃圾一般的外国男人都讨好,自重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如果我们把“垃圾一般的外国朋友”改成“朋友”或者是“中国朋友”,或者是“有前途的中国朋友”,又或者是“有前途的中国男朋友”,那么,这位教授所说的话肯定是有问题了,因为对于上面所说的这种类型的人,是正常的中国人,很多还是中国人中的极品,如果浙江大学的女生去讨好这种类型的人,那肯定没错,郑强教授也肯定会说她们很优秀!
只是郑强教授说的是“有些”女生,他并没有说是全部,还有,郑强教授所说的不自重的对象是“垃圾一般的外国男人”,并没有说像奥巴马这样的外国人,就算他不是外国人,是中国人,可这中国人是“垃圾一般”的男人,难道自重的女孩子也会讨好吗?
所以,我认为,郑强教授的这句话没有错,错就错在这位浙江大学的女生误会了郑强教授的意思,他并没有反对你去讨好外国朋友,而是希望你不要去讨好那些“垃圾一般的”外国人,当然了,你一定要去讨好,那也是你的自由。
而作为浙江大学的这位女生,她说的话前面的几句还情有可原,后面的一句那就显得打击面太大了,“我看不上中国男人……”就算是你看不上中国男人,你也应该埋在自己的肚子里,没必要把它说出来,说出来那就让中国的男人心寒了。
如果说,一位外国男人能够让你幸福,你讨好这位外国男人也是人之常情,这位浙江大学的女生说:“我宁愿嫁给美国黑人,可以早拿绿卡,嫁给美国黑人精神上是平等的,嫁给美国黑人肉体上高[chao]是真实的,所以嫁给美国黑人是我们自重的结果”。
说的比我怨妇还要露骨,确实让我汗然!
在这里,我发现里面有着很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绿卡”,“平等”和“真实”,还有就是对“幸福”的最新解释了。
“爱情是在恋爱阶段,人们渴求为所爱的人付出一些或全部所有的思想”。
这位浙江大学的女生的作为——讨好外国人,是否是属于“爱情的恋爱阶段”?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说是属于这个阶段,那么我们的这位幸福学家的定义就奠定了基础了,如果说不是呢?或者说这位浙江大学的女生否认呢?那我们就说也说不清了。
其次,为了证明这位浙江大学的女生是不是具备了“渴求为所爱的人付出一些或全部所有的思想”,我不断地点击下面她的跟贴,我终于发现了,原来她是“我宁愿嫁给美国黑人,可以早拿绿卡,嫁给美国黑人精神上是平等的,嫁给美国黑人肉体上高[chao]是真实的,所以嫁给美国黑人是我们自重的结果”。
在此,我终于哑言了,我无话可说,只有请这位幸福学家来跟这位浙江大学的女生来继续辩论了,也许,他俩还真的能够就幸福的定义问题拿出一个真正的答案出来,那就谢天谢地了!
-全文完-
▷ 进入怨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