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的《旅夜书怀》
公元765年间,吐蕃入侵唐朝,川中地区,兵荒马乱,一片混乱,杜甫从秦州来到成都,本想于此安家,又遭遇了这场战乱。作为那个时代见证者,杜甫给我们提供了时代的文本证据。读他的《旅夜书怀》诗歌文本可以感受诗人和时代紧紧相连的辛酸血泪。杜甫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比李白早12年,从天宝十五年(756年)庞大的唐王朝帝国开始解体,国家一天一天瓦解,人民一批一批地死亡,杜甫在天宝十五年以后,为了生存挣扎生死线上,他见证了战争中的生灵涂炭。他从今天的陕西到甘肃,从甘肃到四川,尝遍了流浪漂泊的辛酸。公元765年正月初三,即唐永泰元年,杜甫辞去幕僚的工作(工部员外郎,即检校官)退回浣花溪草堂。而这以后,杜甫的朋友严武(在西南边陲守护祖国的战将,杜甫的好朋友。)死后,川中的战乱开始,就是在这个时候,杜甫又开始了流浪的生活。从此他只好放弃浣花溪草堂,重新开始他的流浪生活,他离开成都,携家乘舟东去,到哪里去呢?他直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他不知道应该到哪里去,也不知道怎样去,老夫妻带着一群儿女在一条船上,他把命运托付给了小小的船上,茫茫大江,前途渺茫,大概是他乘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途中写下了《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杜甫把这首诗叫做“旅夜书怀”,为什么不叫“漂泊兴叹”这是中国是个传统表达方法的缘故。“语言的状态和精神的状态是密不可分的。”【(美)文学评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语】请看杜甫的感觉,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明亮的星辰低垂于开阔的四野;明亮的月儿随着江水的波涛涌上夜空,滔滔的大江哟滚滚向东流。像我这样的人啊,有点名声,怎么是因为我的文章写得好啊?做官的,倒应该到了年老多病而退休回家。漂泊了半辈子还有什么可求的呢?不过像一只沙鸥孤独地在广阔的天地间翻飞而已。这些语句就是诗人在诗歌文本上的字面含义。可是真正表达的却是这样的意思,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今天我们借助于杜甫的身世和经历,就可以勾勒出他的复杂心境和辛酸的生活。
大唐腹地遭受战乱,杜甫为了躲避战火逃出了陕西流落到了甘肃,甘肃战火也起,他就又逃到了四川,在成都刚刚住下,川中地区战火又起,杜甫这时候无处躲藏,因而他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虽然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可是他孤苦伶仃和颠沛流离的凄怆心情,在这时只是像一只孤雁,渺小而无助,特别是,他唯一的“保护伞”严武的去世,更使他无依无靠,孓然一身。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杜甫,刚刚要为国家施展才华,敬忠报国,可是政治风云多变,仕途道路险恶,他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年老和多病,而是由于仕途上的尔虞我诈,被排挤。这样的一个环境置于天真浪漫的是人是多么的不相承,对于诗人自己心中又是多么的不平,对于这个政治上失意造成他飘泊、孤寂,他又是多么的委屈无奈。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借景抒情,情景互藏,一字一泪,一句一悲苦,句句感伤,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此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心境与河山广阔美好的不相承,正如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的评论说:“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
杜甫这首简洁、空灵出奇的诗篇,以一种庄重严肃得让人感到了无比的雄宏和无比的沉重,诗歌文本上的形而上的意境和他生活的悲苦和人生的悲壮,使读者在一种沉重和悲情中享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悲剧诗歌的美感。对于一个诗人,之所以是他而不是另外一个人,除了语言上的差异外,主要就是诗歌文本的结构,正如美国评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所说,诗歌的内容和题材都不能显示出诗歌本身的特点,只有结构才是诗歌艺术独特之处。因而我们说,杜甫的《旅夜书怀》之所以是杜甫个人的经历和人生悲苦所有,而不是他人,是诗人借景寓情,情景交融的典范诗歌文本。
2009-4-12于家中
-全文完-
▷ 进入洋浴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