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大家曹雪芹,在妙玉煮茗的一段描述中,写过“取梅花上的雪”,少小读此,至今不忘,高人雅趣,令人心仪。小说必竟是小说,出家女尼,衣食无忧,闲来无事,搞点清雅之事,未尝不可。
我也曾愚人学样,摘取一些梅花,捧取洁净白雪,将梅花白雪拌和一起,装入大烧杯中,备做煮茗之水,与朋友摆弄一番。
确实有梅之幽香,令人回味……
后來,偶然之机遇,读到乾隆皇帝的一首诗和诗的小序,更让人叹服一些人对生活的近乎完美的追求。
诗曰:
“平湖几里风香荷,
荷花叶上露珠多,
瓶罍收取供煮茗,
山庄韵事真无过”。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写的。
大凡去过承德避暑山庄的人,都知道,那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避暑山庄规模宏大,建筑精巧,是清帝们避暑的好去处。乾隆皇帝几乎每年都到这里避暑,甚至接待外国使者,亦不离开避暑山庄。
乾隆皇帝一般是在农历五月里來山庄,九月底十月初返回北京,这段时间,正是山庄湖区,莲荷十分繁茂的季节,可以想见,一贯以风雅自榜的乾隆皇帝,由一窝子后妃们陪侍左右,在“烟波致爽”或“云山胜地”,一边品着用荷露烹煮的极品贡茶,一边调笑着一朶一朶的“解语花”,确实是风雅韵事!至于那些娇小的宫女们,日日清晨,手捧瓶罍,乘坐小舟,穿梭于澄湖、银湖的万顷莲荷丛中,一滴一点的采集荷叶上的露珠,他是绝不会去体谅的!恰恰相反,身穿绫罗绸缎,显得色彩鲜艳的娇小宫女,在万顷碧波之中,往来穿行,在品赏他人劳动果实的雅趣中,正是“色彩的点缀”!
为啥要用荷叶上的露珠來煮茶呢?乾隆皇帝在这首小诗的序中,写的十分到家,真没亏了这个自称为“十全老人”的家伙。
序中说:“水以轻为贵。尝制银斗较之,玉泉水重一两,唯塞上伊逊水,方可相埒(相等),济南珍珠、扬子中泠,皆较重两三厘,李山、虎跑、平山则更重,轻于玉泉者,唯雪水及荷露云。”
乾隆皇帝“尝制银斗”,用來称量水重,取水质轻者,用來煮茶,饮了可以延年益寿,蠲痾健身。经他相较,唯雪水和莲叶上的荷露,可比玉泉之水,承德避暑山庄远离北京,且置夏季无雪可取,于是乾隆皇帝就取荷露煮茗了。
我们在这科技日新的时代,交通运输十分快捷,在一定的地位上,水是可以万里特供的,(美、俄、英、法、德、日、意、等大国元首,來华访问,所用饮水,皆取自国内,由专机运送。)但是,三五好友,相约一起,手捧瓶罍,乘坐小舟,穿梭于碧波万顷的颍州西湖,采集些许荷叶上的露珠,煮茶细品,自劳自乐,并非不可尔!
2009.4.12.1:55.写于泉上小筑
-全文完-
▷ 进入颍水老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