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宝钗出园为哪般谁解个中味

发表于-2009年04月08日 上午11:17评论-2条

说到宝钗出园,我们不妨先来回忆一下宝钗入园时的情景。当时,钗黛竞宝,贾母王夫人各执一方。王夫人为给二宝创造亲密接触机会,利用“二六日探省”之便,特地让元春下了一道谕,叫宝玉和宝钗搬进大观园居住。书中写到:“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不可封锢,命宝玉也随进去读书。”我们把这道谕撤开看,就是一幅对联:上联,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下联,命宝玉也随进去读书;横批;不可封锢。显而易见,纯粹是为宝钗宝玉提供一个浪漫幽会场所。贾母利用了谕中的一个“等”字,把三春、黛玉和李纨一起安排了进去,打乱了王夫人元春的设想,从此大观园可热闹了。但再热闹,宝钗宝玉也没碰出爱情的火花,经常是宝钗到宝玉屋里来,找宝玉玩,从未见到宝玉主动去找宝钗,到宝钗屋里去玩。相反,宝玉倒是天天朝潇湘馆跑,甚至一天几次去找黛玉玩。宝钗见宝玉裹足不进蘅芜苑,心想宝玉爱与湘云一起玩耍,就邀湘云住进了蘅芜苑,以此来吸引宝玉,结果效果仍不理想。更未想到的是,湘云从第三十七回来到大观园后,就一直住着不走了,并与宝玉喝酒做诗烧鹿肉吃,走得很近。宝钗又有了受到湘云威胁的感觉,不得已主动把香凌编到大观园来与自己一同居住,意在想把湘云挤走。谁知香凌是个诗迷,与湘云相见恨晚、一拍即合,还与黛玉这位老师结成了三位一体的诗学研讨小组,这让宝钗更烦。宝钗如果真心实意待湘云香凌,二人都又是她自己主动邀请去的,她就不应该感到烦;按宝钗的才学,她完全可以教香凌的诗的,香凌为何要舍近求远找黛玉教呢?可见宝钗原来的想法就是想让香凌来挤走湘云。湘云本来就是借居,当初安排进园时就没有湘云的位置,后来不知怎么回事,湘云的监护人保龄候二叔外调就任,贾母反把湘云留在贾府不走了,但又没有另外单独给她安排住处,仍在宝钗处挤。我想这很可能是贾母还与王夫人在斗劲。贾母的用意:你宝钗一家人又没隔多远,你怎么不回去住,还在这里赖着不走?挤就挤吧,看谁挤得过谁!贾母也想利用湘云来挤宝钗。于是这当中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微妙了。宝钗是何等精明的人,能看不到、想不到贾母的用意?虽然自己是元春钦定住大观园的,但也不免处境有些尴尬了。这应该是大观园生活中的真实情态。

宝钗出园,表面上是为“绣春囊”事件查抄大观园,因顾忌宝钗是客人,除她以外,宝玉黛玉、迎、探、惜、和李纨住处都查抄了,唯独没有查抄宝钗住处,这原本是为宝钗留脸面,但却使宝钗原就尴尬的处境更为尴尬了。其实,查不查抄宝钗住处,都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查,宝钗作为客人没有面子不说,还报怨你们贾府把自家出的丑事怀疑到我客人身上来了,无论如何心中是接受不了的;不查,说明你贾府始终把我当外人,黛玉也是客嘛,她都查了,为何不查我?她都能承受我咋不能?不查我,这不等于是给我留点面子来撵我出去吗?这应该是宝钗的第一反应。有了这第一反应,接下来宝钗就会想:是走还是留?走有什么好处?留又有什么好处?如果宝钗留下来还有一定价值,凭宝钗“装愚守拙”的气度和本事,她完全可以若无其事地留下来呆在大观园里,仍然象往常一样同宝玉、黛玉、湘云和三春姐妹谈天说地、虚与周旋。但一想到如此一如既往三四年,都没有改变宝玉对自己的感情,宝玉还是一心扑在黛玉身上,并且有增无减,想让他移情别恋,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使有丁点可能性,中间还隔着一个史湘云。所以,宝钗很清楚宝玉与她的感情距离。这是宝钗没有必要再住在大观园的理由之一。

黛玉与宝玉虽然是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二人爱情火苗是直往上窜,直线上升,但到后来黛玉的身体在薛姨妈和薛宝钗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是每况愈下、直线恶化,已没有回春返青之可能,而是极度垂危、病入膏肓,死亡已是早两天迟两天的事了。也就是说,宝钗的主要情敌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当然针对黛玉来说,宝钗再留在大观园已经没有必要了。再说,婚姻之事,如果双方处得不够亲密,毕竟还有大人作主嘛,最后还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解决问题。既然再留下来已没有任何价值了,何不采取离开的策略呢?这是宝钗出园的理由之二。

宝钗离开大观园,一方面宝钗家里确实有事,比如薛蟠娶亲的诸多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宝钗出园也是对贾府的一个刺激和反思,至少总要在一些人当中激起一层波浪。至于一个史湘云,疯疯哈哈的,与其留下来与她比心劲、浪费我的时日,还不如我走顺便把她捎带出去。怎么才能把湘云捎带出去呢?来他个“釜底抽薪”不就得了。就是宝钗自己出园的同时,不让湘云住在蘅芜苑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来看看宝钗出园时与李纨的对话就知道了。李纨是贾府委托在大观园照看众姐妹的管理者,所以宝钗直接找李纨回明:“只因今日我们奶奶身上不自在,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时症未起炕,别的靠不得,我今儿要出去陪着老人家夜里作伴,要去回老太太,太太,我想又不是什么大事,且不用提,等好了,我横竖进来呢。”当时尤氏也在场,听宝钗如此一说,两人都心领神会地相视而笑。实际上两人也只是笑宝钗因查抄事件多了心才提出离开的,她们哪里知道宝钗早就想出园去了,查抄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线或借口而已。李纨当然不好推辞,只得说:“好妹妹,你去只管去,我且打发人到你那里去看屋子。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宝钗笑道:“落什么不是呢?也是人之常情。你又不曾卖放了贼。依我的主意,也不必添人进去,竟把云丫头请了来,你和她住一两日,岂不省事”。这段对话,宝钗既说明了离开大观园的原因,又把史湘云赶出了蘅芜苑,还为自己留了后路,而且说得理直气壮,真不愧是宝钗,一踩十二头跷。如果说这次对话还不够全面彻底的话,那宝钗与王夫人后来关于此事的对话就更全面、更深刻、更彻底、更绝了。七十八回,“王夫人命人去请了宝钗来,分析了前日之事,以解她的疑心,又仍命她进来照旧居住(书中原话)”你猜宝钗是怎样回答的?“我原要早出去的……姨妈今日既然已知道了,我正好回明,从今日辞了,好搬东西。”口气好硬,简直就是在发唠骚。一向大家闺秀作派的宝钗竟然在王夫人面前大发唠骚,这太不正常了。但仔细一想,王夫人和宝钗是亲密无间,而且很多事王夫人都很听宝钗意见的,可以说王夫人信任宝钗胜过信任王熙凤,而宝钗的唠骚也不是针对王夫人发的,而是针对整个贾府来发的:我宝钗被你们物色为宝玉妻子候选人这么久了,为此还把我放在大观园里受闲累,到头来你们还把事情搞不定,本小姐不奉陪了。王夫人当然深知宝钗的委屈,所以不外一笑而过。宝钗语锋一转:“再者,自我在园子里,东南上小角门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着出入的人为省走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个人盘查,设若从那里弄出事来,岂不两碍?而且我进园子里来睡,原不是什么大事,因前些年年纪都小,且家里没事,在外头不如进来……如今彼此都大了……徜有一些照顾不到的,皆有关系,唯有少几个人,就可以少操些心了。所以今日不但我决意辞去,此外还要劝姨娘,如今该减省的就减省些,也不为失了大家体统。据我看,园子里的这一项费用竟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姨娘深知我家的,难道我家当日也是这样零落不成?”宝钗这番话,说得太有水平了,无不令人佩服之至。依我初浅理解,至少有四层意思。其一,不是我多心,其实我早就想出去了,今天既然提到,出去无疑;其二,园里管理不善,如东南角的小门常开,无人盘查;其三,园里姐妹都大了,当然包括黛玉和湘云,宝玉与她们一起厮混,怕惹出一些不才之事出来。解决的办法,“不但我辞了’’,“唯有少几个人”,“少操些心”。其中的“唯有少几个人”,当然是指包括宝钗在内的黛玉湘云了,而且由我宝钗带头出去,全是为你贾府的声誉作想了;其四,“该减省的就减省一些”,“园子里这一项费用竟也可以免了”。勤俭持家的理念,好当家媳妇的人选,附带大观园往日的生活都没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湘云、黛玉只好另寻出路,各打主意吧。写到这里,不免想起当初宝钗利用湘云时,又是邀住已处,又是主动为湘云诗社作东出资出财,热情似火。而今湘云没有利用价值了,自己不住的地方也不让湘云住,还想从根本上让湘云远离贾府,无情若冰,其心机可谓“厚”矣,这就是一些人成天赞不绝口的薛宝钗!

总之,宝钗对王夫人说的这番话,是为了大观园的安全,为了避免宝玉和黛玉、湘云发生不测之事,为了节省开支,我先带头出去。余下的就请姨娘酌情安排和考虑了。宝钗的这番话与袭人当初对王夫人说的那番掏王夫人心窝子的话相比,涉及面还要宽、还要含蓄而深刻。通过说了这番话,使本来就十分密切的姨娘关系更紧密了,住不住在大观园内完全不重要了。特别是现今黛玉身体已坏,贾母也硬气不起来了,王夫人就是贾府的实权派,只要抓着了王夫人的心,不住大观园反而比住大观园的效果更好。

以上这些,就是宝钗出园的真正原因。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谁解个中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灵苦渡点评:

一部红楼梦,说遍天下事。

文章评论共[2]个
照妖镜1-评论

一部红楼,真实各有各解。问好作者。at:2009年04月08日 晚上8:51

谁解个中味-回复请多指教,谢谢。 at:2009年04月09日 早上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