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广州是一座由交织的河网编织成的柔美水城,而由东濠和大沙河逐渐冲积出的广州美丽沙洲—大沙头,原是珠江上一个独立的小岛。明代初期,这里还是烟波浩渺的珠江水域,沙鸥点点,芳草萋萋。东濠和大沙河两河冲击水中泥沙逐渐沉淀淤积,在河口形成几个江心洲:筑横沙、大沙头、二沙头。这三个小岛,呈“雁飞”状排列。
那时,大沙头一带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海印石。海印石,位置大约在今天广九大马路以南地段。明初,它还是矗立在东濠口边的一块巨型礁石,是昔日珠江三大名石之一,其余两石分别是海珠石和浮丘石,三石成品字形排列,散布在珠江水道上。海印石很独特,有一半露出水面,其形状如一枚印章。因为位置较低,特大涨潮可以淹没,因此又称为“沉石”。
天长日久,海印石周围的泥沙不断沉积,逐渐形成小岛。明代万历年间,岛上建有“海印阁”,清初改为京观楼,楼的四周有城墙围绕,人们可登临眺望珠江和羊城秀色。一年一度的珠江龙舟竞渡,京观楼是上佳观赏场所。
大沙头地理位置独特,东濠口是进城的入口处,大沙头附近有一条菠萝水道,因可以通到现在的南海神庙而得名。这条水道可通各地,大沙头一带便成为从事渔业、运输、经商的好去处。据1852年编写的《番禺县续志》记载:“大沙头在东门外3里,沙田纵横约10余顷。”这里地势平坦,面积宽阔的江心洲,择水而栖的,是被称为“疍民”的水上人家。大约在清代乾隆年间,最初停泊在黄埔的疍民,在珠江上打鱼后,划艇到广州卖,常在大沙岛、二沙岛一带停泊,成为一个较大的聚居点。
《番禺县续志》还记载:大沙头这片沙田纵横十多顷地,是番禺县学四司的产业,岁租收入用来供四司士子科试注册和公车费胥之用。当时,沙田承耕者携家中妻小,于此筑寮耕作,悠闲自得,花木清芬,除种稻秫外,隙地还潴为池塘,蓄鱼养鸭,杂莳以菱藕茨芡之类。堤岸有渔庄蟹舍茶棚百数十家。户外帆樯如织,为水驿所必经,烟波浩淼,甚饶江乡野趣。
《县志》还引诗人骚客描述大沙头景致颇详。如《采访册》载清代陈景周写有《我爱沙头好十四咏》其一云:
“我爱沙头好,沙头漠漠田。
鸠啼三月雨,犊饮一溪烟。
放水车声急,分秧笠影圆。
平畴生趣足,弥望正苍然。”
其二云:
“我爱沙头好,沙头叠叠溪。
藕花香不断,菱角叶初齐。
雨歇烟迷渚,潮来水抱堤。
溪东游未足,打桨过溪西。”
清末民初,《续志》编纂者凌鹤书也有赞大沙头风物的《江南好》词六阕, 现录其中五阕云:
“沙头月,皎皎照汀洲。漫道河南人见面,分明砥柱出中流。又一海珠浮。”
“沙头雨,一气幂云山。岭上星辰低浸水,涧中菖叶近扶栏。不厌两相看。”
“沙头浴,拍拍濯凫翁。戏浅浮深浑不定,集云散雾浪相从。桑海两懵懵。”
“沙头店,临水枸茶楼。农昼纳凉谈稻蟹,儿童戏水学沙鸥。权作小勾留。”
“沙头树,枝叶连菱丝。系得渔郎情意转,如何西去复东移?侬叵耐伤离!”
凡此,都形象生动鲜明地录下了古广州大沙头的江村野趣、农渔风情。
19世纪中叶,大沙头海印石四周沙滩的面积不断扩大,清政府在此建起了东炮台,又称东水炮台、东定炮台,它是清政府设在广州城东、用于拱卫省城的主要军事设施,与观音山炮台、西炮台等构成保护广州的第三道防线。中国的贸易伙伴英国为改变贸易逆差,谋取巨额利润,大规模向中国偷运鸦片。1838—1839年度,鸦片走私高达3.55万箱。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烟毒泛滥最严重的广东禁烟。林则徐于1839年3月到达广州,掀起一场禁烟风暴。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他指挥了那场震动中外的“虎门销烟”。随即,林则徐又在这年七八月间,在省城广州靖海门外的东炮台前,进行了3次销毁鸦片和鸦片烟具的运动。 靖海门外和东炮台遗迹虽已湮灭,但禁烟领袖、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大沙头3次销烟事件,已彪炳千秋。
大沙头,这个广州昔日美丽沙洲,一直以来,还掩埋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80年前,大沙头是中国飞机制造业的发源地,孙中山大元帅府航空局(俗称“红楼”)、 航空学校在这里正式成立,并成功研制、试飞了我国第一架军用飞机:“乐士文一号”。如今在商肆林立、声色饮食之风盛行的闹市里,一座暗红色的石碑—写着“中国首架国产飞机—“乐士文”号试飞机场旧址纪念碑”庄严的矗立在沿江东东段南侧的人行道上,它默默的述说着八十年前那段震撼世界的中国航空业辉煌史迹。
大沙头现已与陆地相融接,沙洲胜景已不复存在。在90年代末到二十世纪中期,曾一度是闻名全国的旧货交易市场,在楼房栉比、大厦连云掩映中,作为广州东、西、北江和省内外水路客运和货运的枢纽的大沙头客运站还在,照样迎来送往匆匆游客,享誉海内外的大型电器专业市场,也云集在这昔日的美丽沙洲的地域之中,繁荣而热闹。
-全文完-
▷ 进入净莲飘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