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糅和融合
(谢绝转载)
昨夜加班,起床的时候已是正午,家里空无一人。总能在这样的时刻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在我睡觉的时候,如果没有要紧的事,谁都不会叫我,他们都希望睡眠能对我的身体有好处。在传统的藏族家庭或者内地农村,女人睡懒觉是要受谴责的。《女儿经》里不是有训吗:女儿经,细细听,早早起,开房门。……不禁微笑,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有着奇异杂糅的环境里,我的家庭切实地体现着民族团结。追根溯源,我的血统不纯。还有,窗外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天空淳静得没有一丝杂质。桃花李花妍丽地盛开着,对面山上的积雪皑皑闪光。我很庆幸自己能投生在巴塘这个素有“高原江南”之称的地方,苍凉和婉约完美结合,《巴塘县志》里有一首怀古绝句,出自清代赵尔丰旗下一位将军之手:“绿映金江十里堤,傍花待绕小桥西。一竿一钓巴山月,日落云潭万树低。”马蹄的声音和诗情画意就这样并不矛盾地依存着。
一个人的中午,该吃点什么吧。打开电炉,酥油茶飘出了香味,我开始做醪糟蛋。鸡蛋打在清水里有瞬间的混沌,片刻之后,圆滚滚的蛋黄已浮在一层凝固的蛋清上,小心地翻转它,把火加大,随着沸点的升高,蛋清体现着包容,蛋黄表现着顺从,各就各位,渐渐成型,白玉包金。这个过程很像一个团队,需要不同特质的人共同发挥作用,团结一致,事情才不至于搞砸。细致地打掉面上的泡沫,我们这里,管这泡沫叫“蒙子”,如果吃了“蒙子”,是会被蒙在鼓里遭人算计的,呵,真是很好笑的说法。最后放点醪糟和糖,我的早餐兼午餐就做好了。面对酥油茶和醪糟蛋,不禁再一次对“杂糅”和“融合”这两个词心生感叹。有网友说,从你的文字看,你可能血统不纯。我说,不纯好啊,亦藏亦汉,可以感受两种文化,可以和汉藏朋友同时沟通交流。真是这样的,就像这顿饭,清晨和正午重叠,藏餐和汉餐结合,普兰木碗和景德镇瓷器同时摆放于餐桌。通常在聚会时,我会兴之所至地唱藏歌,电脑里却是神秘园邓伟标莎拉布莱曼。我说藏语,又读着唐诗宋词。既过春节也过藏历年。把藏传佛教作为一种文化而不仅仅是宗教在凭临,不像长年转经的老人们那样一味虔诚,在磕等身长头祈祷并默诵“六字真言”的同时,觉得《圣经》也是世界上最纯粹的文字,其中的“雅歌”是宗教,更是诗。或许,父亲说得对,我的脑子太杂乱,得清理。是的,需要清理,人的思想的“杂糅”和“融合”,是大小环境对意识的无形浸染。历史沉淀也一样,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和底蕴,要在岁月的长河里历经磨练,历经沉浮,历经荡涤,才能形成体系。我们要做的,就是梳理,摒弃糟粕,发展和继承精华。
就像巴塘,“高原江南”的赞誉本身就体现着融合之美。不说华山冰川下的马群鞭影,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气息,西方传教士引进的苹果、梨子、西瓜在这里生根发芽,就连山西人酿醋制酒的密方,东北、陕西各种面食的做法,正宗川菜的制作,竟也代代传了下来,它们和青稞酥油一道为人们所喜爱。看过很多地方的弦子舞,豪迈激扬,比较单调,缺少诗的韵致,唯有巴塘弦子称得上轻歌曼舞,刚柔相济。脚尖点地、手不能超过额头、水袖不能舞得太软,这些要求注定了它的混合美。因此,五十年代才有“拉起二胡上北京”的佳话,我们才当仁不让地摘下了“中国弦子之乡”的桂冠。
每每有汽车从国道经过,就仿佛看见了茶马古道的恢宏烟尘,那些来自各地的驮脚娃、回民、藏汉商人,他们繁荣和改变了一条路,一座城,一段历史。城东有一座关帝庙,虽已失修多年,但从淹没在尘土下的雕檐画壁中,可以感受到当年香火的旺盛。今天,仍然有老阿妈拿着柏枝、米和麦子,用藏民族自己的方式给三国时的关公进香。老百姓如果想在关帝庙前后修房造屋,事先要占卜,请喇嘛念经,因为怕动土冲犯了神灵。杂糅和融合就体现在这些普通的行为和观念当中。悬崖边、山岩上可以看到“孔道大通”、“易简师超”、“遗爱在民”的字迹,这些石刻遒劲有力,如今已被列为了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它们反映出儒家文化在藏地的渗入。这让我再一次悟出:各种文化结合的人文沉淀,是进步的象征。一个民族要保留住最本质的特性,展现出最原生态的面貌,但也必须接受外来民族和文化的冲击与融合,才可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不觉已是黄昏。今天是藏历正月初三,在弥漫的桑烟中,人们将燃起篝火,跳弦子锅庄。而上坟祭祖、吃年夜饭、放烟花鞭炮这些仪式已经在春节完成了。决定出门,穿藏装太麻烦,还是汉装简便,不过,我戴上了一只藏式银质绞花手镯,上面镶着两颗小小的松耳石,晶莹碧绿,散发着博巴①民族古老的气息。大街上,一个汉族女子迎面走来,不经意看了一眼,她穿着口咖啡色藏装,红色的仙子②,颈上的告乌③小巧别致,提着一大包东西,一幅神采奕奕的样子,应该是按汉族的习俗前去“走人户”的。
2009.2.27(藏历土牛新年正月初三) 午后
注:①博巴:藏民族对自己的称呼。
②告乌:藏族的一种装饰品,通常佩戴在颈上。
③仙子:藏语(巴塘方言),即藏式衬衣。
-全文完-
▷ 进入潋滟冰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